第十五章 信用与金融中介
一、信用的内涵与类型
(一)信用的定义、存在前提及本质特征
1.定义:信用是指债权、债务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全部经济现象,是资金盈余者把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贷放给资金短缺者。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存在前提:
信用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和大量剩余产品的出现。
信用关系是在商品货币关系基础上产生的,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也为商品货币经济所共有。
私有制是货币与信用存在的共同前提。
3.本质特征
(1)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
(2)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是单方面的价值运动。
(3)信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是债权与债务关系的统一。
(4)信用是与商品、货币紧密相联的经济范畴。不同社会的信用反映了不同社会的经济关系。
【例题1·单选题】(2007年)信用是一种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其条件是( )。
A.偿还和付息
B.中央银行的存在
C.商业银行的存在
D.证券市场的存在
【答案】A
【解析】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例题2·单选题】(2009年)关于信用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信用是双方对等的价值运动
B.信用不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C.信用是独立于商品、货币之外的经济范畴
D.信用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信用的本质。
【例题3·单选题】(2011年)在金融活动中,关于信用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信用是无偿的借贷行为
B.信用是双向的价值运动
C.信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D.信用的存在与商品经济无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信用的本质。
【例题4·单选题】( )是货币和信用存在的共同前提。
A.利息
B.债务
C.私有制
D.公有制
【答案】C
【解析】私有制是货币和信用存在的共同前提。
(二)信用的作用
现代经济从根本上说是信用经济。信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信用促进社会总需求的扩张与收缩。例如:贷款消费。
2.信用的存在降低了交易成本,方便了交易行为。例如:用银行汇票进行结算。
3.信用是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得以有效贯彻实施的桥梁。
4.良好的社会信用关系可以保证信用主体的行为具有长期性和可预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