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ome delivery service,national newspaper 论断:扩大投递服务,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U州而不是S州。因为首先S州的人口太分散,这使得我们要花更多的钱去投递,这会降低每个顾客的利润。第二,一项对S电视收视习惯的长期调查显示,S人更愿意看当地新闻而不是全国新闻,因为他们花在当地新闻节目上的时间是全国节目的两倍。第三,我们的报道中有关U的比有关S的更多,U可能对我们的报纸更感兴趣。 ·被忽略的因素,扩大投递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报纸的利润,所以利润潜力大的地区,应该成为重点。在报纸经营的利润中,广告收入远比发行收入更大,所以在选择重点地区的时候,应该看重的是该地区可能给报纸带来广告收入的潜力。在这个问题上,当地居民的人口,收入,受教育程度,购物消费习惯都是很重要的因素,而论者却没有提供有关的资料,我们也无法判断是否U比S更值得我们去扩大投递服务。 ·不一定成立的前提,S的投递成本比U高。分散的居住并不一定意味着高的投递成本,如果S的交通比U更发达,费用更低,都会使得在该城的投递不一定高出U。另外分散的居住意味着城市增容的可能,即S的人口将来有可能比U增长快。这样都使得我们在S每位顾客上的利润会比U少。 ·不一定成立的前提,即S地区喜欢看当地新闻,不看全国新闻。这个结论论者是从对S的电视收视习惯中得出的。虽然这个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有一定的可比性,但是论者却在比较中忽视了一个很要的因素,就是新闻报道的水平。当地居民的收视倾向有可能是因为当地有较高的电视新闻制作水平,而不能证明他们不关心全国新闻。所以如果我们的报纸吸引人,就能够吸引S地区的居民读全国新闻。而且S地区全国新闻提供的不足,也使我们报纸会较容易取得效果。另外,电视节目的观众与报纸的读者并不完全相同,这也使得这份调查不能反映读者对于报纸的选择。 ·不一定成立的前提,U地区居民比S地区居民对我们的报纸更感兴趣。论者说我们的报道中有关U的比S的多,但这样的情况不是僵化不变的。首先我们完全可以增加对S地区的报道,以吸引他们看我们的报纸。其次扩大在该地区的发行,也将使也使得当地居民与我们报纸的记者有更多的接触,从而使得记者的报道中更多地出现有S地区有关。结论:论者的推断忽略了措施的最终目的,这使得他必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其次论者武断地强调在S地区的困难,却没有意识到这些困难同时也是S地区的优势。在作出决定之前,论者还应进一步了解两地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2 class reunions,Appleby College 论断:提高A校校友捐献的最好办法就是提供和E校一样的校友聚会活动,并让每个毕业班每年都举行聚会。因为A校每五年举行一次班集聚会,而E校每年都有。在聚会上E校校友被宴请,讲座还有学生表演,这提高了他们对大学的忠实度,使得他们愿意捐钱。E校在这些聚会中或聚会后都会收到大多数校友的捐赠。 论者的结论完全从A与E的比较中得出,但是它的比较却忽略了很多问题。 ·A校校友的捐赠是否就比E少,论者没有提供具体两校收到的校友捐赠数额,我们无法肯定A校一定少于E校。虽然E校每年聚会后都会收到校友的捐赠,但是次数多不一定金额就会多。有可能A校校友捐赠的次数少,但每笔都是大数呀。 ·A校校友是否还能捐出更多的钱来。论者没有提供有关两校学生毕业后的经济状况,有可能E校是商学院,出来的校友经商赚钱多,而A校培养的都是文化人,属清贫一族。 ·是否举行聚会A校校友一定能参加。如果A校学生毕业后很分散,五年聚一次已经不容易了,那么每年一次就更不能保证。所以如果没人能来参加,举行也没有用。 ·要校友捐钱不就为了让学校腰包鼓起来嘛,如果E校每年搞的聚会花销比校友捐的钱还多,这种为了拿捐钱的聚会还不如不搞。结论:论者没有考虑到两校的差别,进行的比较很荒谬。而且为了让校友捐钱而搞聚会只能破坏校友对学校的忠实,从而可能影响学校的声誉。这样的建议要不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