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教育学 >

《小学教育学》第四章小学教师与学生

2011-06-17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所谓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编辑推荐:

大学应以育人为本
小小的体罚也是教育方式
夫妻在孩子考上大学后扎堆离婚

  第四章 小学教师与学生
    Ⅰ、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Ⅱ、考核知识点
    1.教师
    2.学生
    3.师生关系
    Ⅲ、考核要求
    1.识记:教师和师生关系的概念;师生关系的类型。
    2.领会: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劳动的特点。
    3.应用:结合实际说明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及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Ⅳ、考核内容
    第一节 教师
    一、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师的地位
    在人类发展史上,对教师的职业性质和社会地位有如下几种观点:
    1、圣职论。
    2、公务员论。
    3、劳动者论。 
    4、教师专业性质论。这种观点认为教师的工作是专业性职业。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关于教师的建议》指出:“教师的工作应被视为专业性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确立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是国民教育在由粗放式向高水准的转变中提出来的。对教师专业性质的确立,从根本上肯定了教师的社会地位。
    (二)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社会、对学生的作用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三个方面。
    1、在社会发展中教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3、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是针对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所处的特殊位置而言的。其主导作用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教师是教育方针、教育计划的执行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主导着学生的发展。。
    (2)教师受过专门的训练,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学生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在短期内掌握丰富的知识。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二)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三)劳动过程的创造性
    (四)劳动方式的个体性
    (五)劳动成果的长效性
     三、现代教师的素养
     人民教师必须德才兼备,故教师的素养包括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优良的智能结构。
    (一)思想品德素质
    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表现在政治思想素养和职业道德两方面。
    1、政治思想素养
    政治思想素养的基本内容包括: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
     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是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准则。 
    (2)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又是教好学生的前提。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团结协作
    (二)教师的智能结构
     教师的智能结构是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它是教师用以影响学生的重要素养。
     1、教师的知识结构
    2、教师的能力结构
    第二节 学 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发展中的人,这是学生的本质属性。
    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发展和自我教育的主体。
    (一)学生是教育的客体
    1、学生具有依赖性。
    2、学生具有可塑性。
    3、学生具有向师性。
    (二)学生是发展和自我教育的主体
    学生是发展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是指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是学生发展的内因。学生的主体性具体表现在:
    1、自觉性。 
    2、独立性。
    3、创造性。 
    三、学生集体
    四、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
    (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
    (二)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
    其身心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五对矛盾:
    1、主观的成熟体验与客观的相对不成熟的矛盾
    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3、强烈的活动需要与能力发展不同步的矛盾
    4、旺盛的求知欲与识别能力较低的矛盾
    5、性意识的萌发、成熟和道德法制观念薄弱的矛盾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概念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所谓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二、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
    师生关系具有多种的表现形式,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它分为以下几种:
    (一)教育关系和心理关系
    从认识与被认识、发展与被发展的角度来看师生关系通常表现为教育关系和心理关系。
    (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
    从管理与被管理的角度来看,师生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根据二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分为命令——服从、放任——自流、民主——参与三种类型。
    三、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学校、学生的共同努力以及学生家庭的配合和社会良好风气的影响。其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
    (二)发扬民主,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三)控制情绪,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