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1。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主要表现为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这一作用还表现在:(1)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2)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3)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4)是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5)也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2。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1。第三产业是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
2。第三产业繁荣与发展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
(1)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2)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
(3)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节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一)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由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劳动者履行的基本义务构成,通过劳动者实现权利和履行义务体现出来。
2。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3。劳动者依法履行的基本义务包括: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二)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1。就业是民生之本,增加就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2。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要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要进一步改善对就业的公共服务;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劳动合同制度
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关系并确立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1)平等自愿原则。这是劳动合同订立的核心原则;(2)协商一致的原则。这是平等自愿原则的延伸和结果;(3)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原则。这是订立劳动合同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
3。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1)签订劳动合同书;(2)由劳动行政部门进行鉴证。
4。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
(1)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建立劳动合同制度,可以增强劳动者的竞争意识,促进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3)实行劳动合同制,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4)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维护劳动者权利、体现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法律深障。
(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1。含义: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
2。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内容。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1)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4。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1)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
(2)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
(3)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第五课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财政
(一)国民收入的分配
1。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
(1)社会总产值-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 国民收入(净产品、净产值)
(2)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它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2。国民收入的分配
(1)国民收入经过复杂的分配过程,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积累,一部分用于消费。
(2)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积累和消费具有相互促进的—面,也存在此消彼长的一面。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要求做到:
首先,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部分和消费部分都应当有所增长。
其次,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
再次,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还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财政收入和支出
1。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即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2。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它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
3。财政收入就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资金,在我国财政收入可以概括为税、利、债、费四种形式。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4。财政支出规定了政府的活动方向和范围,也可以反映政府的政策。
5。财政赤字,是指当年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出现赤字,意味着要财政支出要依靠借债维持,并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
(三)财政的巨大作用
1。财政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1)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2)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3)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4)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5)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2。发挥财政作用,关键是增加财政收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第二节 税收和纳税人
(一)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
(1)税收和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比较
(2)税收的三个特征紧密相连。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3。要依法惩处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行为
(二)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1。性质: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在我国,税收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企业、个人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目前利益的关系。
2。作用: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三)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作为缴纳税款的主体,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
2。我国的主要税种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等。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税收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紧密相连,因此公民应自觉纳税,这也是每个公民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