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生就业空间越来越小
“我们不考虑自考生。”对于拿着自考文凭的黄锋来说,这句话在他求职 的过程中曾经听过无数次。比起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自考生就业面临更多的困难。他告诉记者,一位大学教授在给他们上课时指责自考生挤占了正规大学的 教育资源,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讥讽自考毕业证为“伪钞”,更是斥责自考制度是中国的“怪胎”,把自考说成是“低能儿”的游戏,说最好取消自考。而对于一些大公司来说几乎都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用人原则——只有全日制正规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才是考虑的对象。在一些招聘会现场,拿着自考文凭的毕业生们几乎都和一些好单位无缘。自考学历在就业市场所受的冷遇司空见惯。自考文凭为什么会受到歧视?在此前一次大行招聘会上,一家国有企业的人事部工作 人员告诉记者:“自考生要不就是没有就业协议书,要不因为没有指标,接收手续不好办理,所以我们国企一般很少接收自考生。”而另一企业的 工作人员则明确表示,“我们不要自考生,正规本科生的学习更加系统完整,同时在外语、计算机、人文素质等方面的能力也要强一些,如果是在同等条件下,我们肯定会优先选择正规院校毕业的学生。”
此外,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正规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自考生的就业空间进一步受到压缩。“现在正规大学毕业生排着队来面试,校方也和我们积极联系,人才资源很丰富,哪里用得着考虑自考学历的毕业生。”一位公司老总告诉记者,他们招收毕业生一般都是直接和学校联系,这样一来很少有和自考生沟通的途径。
“宽进严出”造成考生减少
“理论考试课程门数不少于25门”、“基础科段的学分数不低于70学分”、“理论考试课程一般不少于12门”……自考的淘汰率很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如果没有在规定的年限内全部考过,之前所考科目的成绩全部作废。理工类的高教自考生,四年能通过所有考试拿到本科文凭的更是寥寥无几。很多考生反映,自考试题偏难、偏怪,有许多自考生是自己看书,并非都参加学校的统一复习,而偏题、怪题导致了这些考生年复一年地重考,如此下去,时间精力都不允许,有些考生就不得不“半途而废”。记者了解到,以上情况在自考生中是比较普遍的。今年参加导游自考的林琳告诉记者,此次考试的《客源国》她已经是第3次了,这次考试出来感觉不好,估计还是过不了。她说:“如果这次还是过不了,我就不准备考了。毕竟我还要工作,时间不允许我在这上面投入过多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