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三大块即钢筋、混凝土和模板中,后两者都已经商品化,占建筑工程总成本30%的钢筋,因其加工生产的传统、落后,成为制约建筑工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施工自动化程度的一个瓶颈。钢筋能否实现工业化?
近年来,国内有些建筑公司、钢筋生产或销售企业开始从事专业化钢筋加工配送项目,在国内建筑和冶金行业引起很多关注,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开始认识到这种现代化的建筑用钢筋加工制作供应方式与传统工地加工方式的不同,在成本、质量、效率、管理、节能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比如提高效率、节省钢筋原料、保证批量且质量稳定等。
早在建设部2007年建筑业推广应用的十项新技术中,其中一项就是钢筋专业化加工配送,国家已将钢筋深加工作为今后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随着我国建设和低碳减排力度的加大,钢筋加工配送新模式成为推行绿色建筑、提高建筑工业化和施工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
钢筋“工业化”即钢筋专业化加工配送,是指在专业加工厂或加工基地,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和专业化成套设备加工,以及工厂化数字生产管理系统,将钢筋加工成所需形状的产品,并通过物流环节配送到工程现场直接安装的一种新型生产模式。钢筋加工配送可以大量消化通尺钢材(非标准长度钢筋,价格比定尺原料钢筋低200~300元/吨),降低原料浪费;自动化加工设备的使用大大降低人工费用,使每个工人的生产效率平均提高8~10倍;计算机控制的生产管理系统使生产中的错误几乎降低到零;商品钢筋的加工可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标准进行,确保钢筋产品的尺寸和精度等,这些都是传统设备达不到的。
与此同时,有些人对钢筋加工配送模式产生疑问,如是否按工程订单组织生产,在同一时间有多个工程订单怎么办,需要加工不同几何形状、长度、直径和种类的钢筋等问题。与降低成本、保障质量、提高效率、节能降耗等收效相比,这些只是有待解决的问题而不是障碍,现代化的钢筋加工配送中心就能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