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解析“猪”在德语中的使用
做口译,出入高级场所,出现在大型国际会议上,从容不迫、潇洒自如,一天下来收入甚至上万元,毕业后不愁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在很多人看来,口译是罩上光环的天堂。但是,他们真的生活在天堂里吗?
一心五用的临场应变高手
在武汉大学口译队的训练室内,记者亲眼目睹了这样一幕,一篇近千字的财经文章,满篇复杂的专业词汇,在这些小年轻面前,只不过是小菜一碟。一个刚开口念出,一个即张口翻译成英文,通篇读完话音刚落,翻译也戛然而止。一句话翻译完,与原话结束的间隔时间不到3秒。这些都不算真正的挑战。
同声传译员有时被戏称为“精神分裂者”:同传时,译员紧盯发言者的口形,凝神听讲话内容,迅速进行笔录,瞬间完成口译表达,传递给听众。耳听、眼看、手记、脑想、口说,一心五用。
刚刚考上研究生的口译队员黄欢欢说,在翻译现场,经常出现一些突发情况:会议上事前没有安排发言的人临时上台发言,对传译员的心理和应变能力是一种考验;不同口音、甚至是不太标准的英语发音,会让传译员面临输入障碍的同时,也增大输出的难度;有时还要对平常没有准备的专业词语或生僻词语进行紧急处理。
今年2月,为巴基斯坦总统做同传前,黄欢欢团队3人拿到发言稿时离大会开始只有3分钟了。手写的发言稿很难一下子看懂,3个人干脆直接上阵。几乎是在发言人讲话的同时,他们就已迅捷、准确、流利地完成了相应的口译。“当时连紧张都来不及了,现在想想还真有些后怕!”
口译是罩上光环的天堂?
做口译,出入高级场所,出现在大型国际会议上,从容不迫、潇洒自如,一天下来收入甚至上万元,毕业后不愁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在很多人看来,口译是罩上光环的天堂。
口译队的队员们却不这么看。
口译队英语队队长、研一学生张珍岚说,队员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玩笑话——“珍爱生命,远离同传”。在同传中,口译员都是神经绷得紧紧的,既拼脑力,又拼体力,还拼心理。做的时间长了就会感觉缺氧、想吐,甚至全身大汗淋漓,所以同声传译员每工作20分钟,必须轮换休息,“一次同传做下来,如果没有腰酸背痛的感觉,那多半是在偷懒!”
而要想成为合格的口译队员,“炼狱”是必经之路。
口译工作通常分为五类:视译、交替传译、耳语口译、连续口译和同声传译,难度逐步提高。
同声传译时,戴着耳机的传译员紧盯发言者的口形,聚精会神地听讲话内容,同时进行笔录,在瞬间译成汉语或英语,传递给戴耳机的听众。一句话翻译完,一般与发言者说完的时间间隔不超过3秒。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日常训练中,队员们要听磁带练听力,有的磁带要反复听上千小时;练笔录要挥笔如流,闪电般记录瞬间;分心训练是在各种嘈杂的环境下训练队员的“定力”;练得最多、也最难的是“影子训练”,“你说完了,口译员也说完了。”
内部的压力每天都存在。队里实行三级梯队,第一、二梯队参与到实际工作中,第三梯队的人员以训练和观摩为主,条件成熟时升级到上一级梯队;第一、第二梯队的队员如果表现不佳,也会被降级。2007年该队招收的15名新队员中,就有近半数队员因无法承受训练压力等原因,中途退出。
张珍岚进队后不久,接到一项建筑专业近两万字的翻译任务,水平有限,时间又紧,眼看着交稿期限近了,张珍岚心里特别着急,只得连续熬夜赶工。
“最后一天晚上,我实在熬不住了,5点时,看到窗外的霞光,心里感动不已,突然又有了劲。7点钟室友起来了,我也终于翻完了。”她回忆说,任务没完成前,心里挫败感特别强,害怕自己完成不了任务,失去信任,“但磨炼过后的感觉,是无法形容的。”
疲倦、懒惰与决心的强烈碰撞
口译队指导老师吴钟明说,一直以来,大学生在课堂学的都是理论知识,很少有机会与实践相结合。口译队,是课堂的延伸,具备一定实力的队员,所学直接运用到招商引资、文化交流等日常生活中,正是这样一次次的实战,让队员们逐渐提升着自己各方面的实力。
“你学了多少理论知识,与能不能实际运用自如,是两码事。”黄欢欢对此深有体会,目前高校和培训班众多,但同声传译人才仍然稀缺,原因之一就是学员缺乏实战机会。
队员们出去做翻译经常有一些戏剧性的画面:经验丰富的口译人员年龄一般也不会小,邀请方一看根本不相信,刚开始也难免尴尬,但只要现场稍一展示,对方马上信服,“态度真是有天壤之别!”
在口译队,除了打好语言基础,还要向不同领域的国际专家请教专业知识,跟电视台的主持人学发音,跟外事专家学礼仪,甚至组织军训锻炼毅力、学习站姿……这样培养出来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有的去了新华社,有的去了商务部,还有的去了外交学院继续攻读同传研究生,有的学生还没毕业,就被预定了。
“已经毕业的队友们的故事,和一次次的实战,总让我感觉有种精神感召着自己,总有‘在路上’的感觉。”张珍岚说,如果不参加口译队,自己也可以选择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但绝不可能早早体验到艰难与煎熬,还有一定要完成任务的决心与自己的疲倦、懒惰强烈的碰撞,“但挺过来,一切是那样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