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改革的目标有六个转变:
1、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现象,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态度。
2、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3、改变课程难、繁、偏的现象,强化与现实结合。
4、改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动手的能力。
5、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改变教学实践的过程。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实现学校地方国家共同管理。
二、课程结构:
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数、外、科学或物化生、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积极实行学分制管理,05年秋天江苏省高中开始实行学分制。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
综合实践活动分为: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城市普通中学要逐步开展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标准:国家、地方、学校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共同发展
五、教材开发与管理:
六、课程评价:学生发展性评价
七、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
八、教师的培训与培养: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技术教育改革为核心内容
新课程时间安排: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要进入新课程。
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高中课改:
1、在课程结构上,新的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者构成,其中学习领域规定为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八个大的学习领域,在学习领域下设具体的科目,在科目下设置模块,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划分三个层面内容,从学习领域到科目再到模块不断细化。
2、在课程内容上每个科目都规定必修系列与选修系列的内容。
3、在课程评价方面
①首先要合理有序的安排课程
②建立选课指导制度
③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④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关于课程结构调整的三个基本原则: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
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内容结构
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
3、完善和优化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