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试题(三)
1. 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a. 自在世界与自为世界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 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2. 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对于人类事务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的,它作用于心灵。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其中,“第二种方式”指的是
a. 科学技术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b. 科学技术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c. 科学技术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d. 科学技术推动教育方式的变革
3.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社会所公认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4.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下面不能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是
a. 劳动是社会各种生产的表现形式 b.劳动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源泉
c. 劳动是人的生存的基础和源泉 d.劳动是社会的永恒的必然形式
5. 马克思曾经指出资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本身,这句话表明
a.资本不能给资本家带来价值
b.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不可能得到实现
c.资本的目的和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总是发生冲突
d.资本的存在会引发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从而极大地限制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6.现阶段,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属于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7.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收缩国有经济战线,就整个国民经济而言,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但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从根本上说这是为了
a.使一些地方、一些产业实行私有化
b.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c.规范国有企业,实现优胜劣汰
d.搞活国有经济,增强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8. 毛泽东所说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从娘胎肚子里带出来的老毛病”是指
a.软弱性 b.妥协性 c.动摇性 d.两面性
9. 毛泽东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的依据是
a.中国革命在较长时期内敌强我弱的特点
b.游击战争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
c.中国的地理环境便于开展游击战争,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阵地战
d.人民军队的绝大部分是穿着军装,缺少正规军事训练的农民
10. 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思想是
a.在生产经营方面实行“大的集中、小的分散”
b.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重要思想
c.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
d.“包工、包产、包财务”
11.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12. 我国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
c.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13.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14. “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问题是
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不能动摇 b.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c.祖国统一 d.和平统一
15. “十一五规划”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
a.坚持科教兴国 b.发展循环经济
c.转换经济增长方式 d.坚持统筹兼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