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调整心态,突破"心理围城"
一、考试一半是靠心态
一年一度的高考,对广大考生是一次极其严峻的考验。它不仅是对考生的知识、智力、技能的考查,也是对考生情感、意志、体力的挑战。无论心理学的研究,还是高考的实践都表明,考生的应考心理如何,临场发挥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考的结果。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对20个影响高考成功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考试中心态排第1位。
1.不良应考心理的外部表现
"应考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多数时候主要反映在思维活动中,但有时会在人的言行、神态中表现出来。比如在考试前感到紧张不安、焦虑失眠,学习效率下降,甚至食欲不振,精神体力都有极度疲惫的感觉;在考试中有人心情激动,难以平静,不能很快进入角色;有人碰到一些问题就惊慌失措、悲观失望,甚至想退场;有人感到头昏目眩,心慌烦躁,身心不适等等。这一切其实都是不良应考心理的外部表现。有一些医学工作者称这种现象叫考试综合症。据最近几年的实际观察,有以上这些现象的考生不是少数,而占到相当的比例。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适度的压力,适当的紧张,可以提高人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无论是对人的身体健康,还是对人的心理锻炼都有益处。但是,如果压力过大,长期精神紧张,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情绪不安、焦虑紧张、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现象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临场发挥。
2.应考心理对临场发挥的影响
应考心理与临场发挥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应考心理的好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临场发挥的好坏。应考心理越好的考生,一般来说,临场发挥就越好。反之,则越差。经常有这种现象:有的考生平时成绩并不怎么好,甚至较差,但是高考中却发挥得相当出色,甚至超水平发挥;而有的考生平时成绩还不差,但考试结果却令人失望。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还是应考心理在作怪。可以这样说:应考心理与临场发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临场发挥"是对"应考心理"的最好检验。
3.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应该教育考生,使他们认识到:高考固然是一条成功之路,但并不是"唯一"的成功之路。金榜题名诚然可喜,但"榜上无名"也未必就是穷途末路。当今社会,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时代,需要各方面人才。只要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正确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就一定能有所作为。考生应树立正确的考试观,排除一切不利因素的干扰,正确对待高考。
二、考试情绪的自我调适
高考成绩的好坏不仅取决于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与临考时身心状况,尤其是临场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影响考生心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考试焦虑
大多数考生临近考试时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当紧张过渡成为焦虑时,就成了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所以许多考生一到关键性考试前夕就有心神不定、长夜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一旦进入考场,便觉得神志不清,思维停滞,有的连平常很熟练简单的知识也回忆不起,有的老半天写不出一个字,严重的还会当场昏倒。
2.心理定势
影响考试的心理定势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习惯定势,二是思维定势。如考试时碰到与平时练习相似或相近的题目,有的考生就会非常高兴,因而不再仔细审题就匆匆下笔,造成许多非知识性失分。
3.瓶颈效应
瓶颈效应是指在考试过程中,心里觉得似乎容易解决而一时又解决不了的心理现象。这时考生答题一会儿感到似乎已经茅塞顿开,一会儿又觉得毫无办法,欲行不能,欲罢不忍,时间不知不觉溜过去了。
4.自暴自弃
有的考生遇到连续几个题做不出来时,立即紧张起来。而情绪一紧张,思路就展不开,觉得整卷题目可能都是难题,于是抱着"反正做不出"的心理破罐破摔。
5.过分自信
这类考生与第四种考生刚好相反,他们在顺利完成几道题后,开始沾沾自喜,继续答题时粗心大意,不求精确,导致思维缺乏严密性,答好题后也不进行认真检查。
以上这些心理因素反映出的非正常情绪状态会导致考试失分,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调适,常用的措施有:
措施一:考生要学会正确地评估自己,避免过分自卑和盲目自信。成绩优秀、性格外向的考生应多想自己的不足,而成绩不良、性格内向的考生也应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考试信心。考生应该明白,个体之间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发挥长处,考出最好水平。
措施二:坚信"我行,我能考好"。信心是高考成功的精神支柱,高考中有没有必胜的信心,取决于能否正确对待自己的考试目标,能否把自己的水平正常发挥出来。
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考生一定不能迷信,有的考生考前看到了乌鸦,就觉得自己完了,看到喜鹊则认定对自己是个好兆头。还有许多考生考前爱扔硬币来判定自己的成功几率。这些都是要不得的,只会扰乱你的情绪,打击你的自信。
措施三:掌握答题原则和正确方法,科学分配答卷时间。如"先易后难、先快后慢"的原则,暂时跳过难以解答的问题,对无把握的选择进行猜测等方法。
措施四:加强细节训练,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考试时不仅要弄明白题目的条件、内容、范围及其重点,还应注意答题形式、计分方法及分值等细节。认真审题,有助于消除定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周密性。
措施五:重视临考前的充分休息和睡眠。高考前要注意营养搭配,可以适当地看电视、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过最好别玩电脑,因为电脑游戏、网络容易令人沉迷。
措施六:考前放松身心。放松身心有如下简单而有效的办法:深呼吸放松法--闭上眼睛,鼻式呼吸,缓缓吸气,徐徐呼出,这样可以使自己平心静气;想象放松法--可以想象天上下着毛毛雨,感觉雨水淋湿自己的头、胸、背、腿、脚,这样可以使自己清醒,感觉细雨冲刷了自己的紧张和疲劳。
措施七:保持适当的紧张情绪。考场上情绪过分紧张或满不在乎都不能考出好成绩。只有保持适当的紧张才能信心十足,平心静气,精力集中,思维敏锐,答题准确。
三、紧急情况处理
考生当听到入场铃声时,难免心理紧张,特别是第一天第一门功课。所以提前准备很关键,物质准备是首要的,心理准备更为重要。考生一迈入考场,可能会出现突如其来的紧张。考前的知识储备和身心调适越充分,这种紧张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如果在考场上已经出现这种状况,这时再去懊悔是没有益处的,只能积极地采用一些调控措施消除这些情况带来的影响。
1.突然慌乱
有时,考生可能因为在作答时遇到了难题,或是遇到钢笔坏了之类的意外情况,或是冷不防从脑海里迸出"我要失败了"等消极的想法,便突然慌乱起来。这种情况发生后,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放松,一旦出现突然慌乱的最初征兆,最好暂停作答,闭合双眼,轻轻地对自己说"放松",重复六次,并注意体验全身松弛的感觉;也可以全身高度绷紧十秒钟,然后突然放松。第二种方法是深呼吸,在突然慌乱时,呼吸会变得急促,这时应该有意调节呼吸,在吸气时绵长、缓慢、深沉,呼气时也这样。第三个办法是中断思路,一旦产生容易引起慌乱的想法,可以果断地对自己说"停",同时握紧一下拳头,这样能中断原来的思路。当自觉情况好转后,应迅速转入正常考试状态。
2.记忆堵塞
记忆堵塞常伴随突然慌乱发生,并加剧慌乱程度。虽然感到对某个概念或公式非常熟悉,但就是想不起来,这是记忆堵塞的典型表现。发生记忆堵塞时,首先要保持镇静,注意放松,调整呼吸;然后,通过情境、结构联想,回忆与该问题有关的内容,发掘出有用的材料和线索。另外,还可以暂时放下当前的题目,先做别的题,过会儿再回头思考,说不定会从其他题目中得到启发而豁然开朗呢!
3.身体疲劳
高考时,连续数小时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思想非常活跃、书写量较大的状态中,考生很容易产生身体疲劳现象。在高考前,考生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的锻炼和良好的营养,从而为高考储备足够的精力。在考试当中,要不时给自己一些调整状态的短暂间歇,伸展四肢和腰背,活动手腕和头颈,摇摇手指关节,这样,才不至于过分紧张或疲劳,维持良好的机能状态。有些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感到手指非常紧张,严重时感到握笔和写字非常困难,这是手部疲劳的一种表现。出现这种情况时,先放下笔,活动活动手腕,手臂自然下垂轻轻地摇一摇;也可以双手交叉按压指关节,双手举至面部自上而下做干洗脸五至六次,手便会放松许多。
4.作弊冲突
高考,要求严格、组织严密,与每个考生的前途有着重大关系。由于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以及个人准备不充分、成功欲望过强、道德水准较低等原因,有的考生在高考中还可能陷于作弊冲突之中。作弊是与社会道德相背离、与科学精神相对立、与考试规则相冲突的,应该坚决抵制。然而,高考关系重大,一分之差可能引起天壤之别,所以有些考生在高考中偶而会萌发作弊念头。有了这种念头的考生应立即设法排除,以免影响考试。对于那些试图把意向变成行动的考生朋友,我们想奉劝他们,不要冒险做那些会令你窘迫,甚至断送你前程的傻事,因为监考老师和考场纪律都是严格无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