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对本章的具体要求是:
1."了解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国体、政体、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等基本概念".
2.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和生产关系在社会结构中的基础地位、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核心、文化的本质和功能等内容。
3.掌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哲学部分第五、六、七章集中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的作用",
第七章"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本章的中心任务是阐明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集中讲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讲"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说,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实践,既创造了人类社会,又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其他实践活动都是由生产实践派生出来的,并且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又是这样或那样的依赖生产实践并为生产实践服务。
第二个问题是人类社会是个什么样子,或者说它是由哪些方面构成的,即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本章从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述,这就使我们对人类社会及其有机的内在构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学习本章,要注意理解和掌握好以下问题:
1.要掌握好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阶级、国家、国体、政体、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等基本概念。
2.掌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文化的本质与功能等基本原理。
3.懂得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弄清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4.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原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一、选择题
1.在从猿到人的变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D )
A.气候的变化
B.生理结构的改变
C.生活习性
D.生产劳动
2.区别人类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C )
A.是否有理性
B.是否有语言文字
C.是否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D.是否能思维
3.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C )
A.社会关系
B.地理环境
C.生产劳动
D.社会存在
4.在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B )
A.血缘关系
B.生产关系
C.政治关系
D.阶级关系
5.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 D )
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
B.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影响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6.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能够( A )
A.制约和影响社会的发展
B.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C.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7.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B )
A.社会风气的好坏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
D.地理环境的优劣
★社会存在包括三个方面: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 起决定作用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 起制约和影响作用
8.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 A )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B.从事社会活动的人们
C.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D.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们
9.历史主体是指( A )
A.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人
B.社会历史规律的创造者和制定者
C.从事社会活动的英雄人物
D.进行社会改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10.历史客体是指( D )
A.地理环境
B.社会物质财富
C.社会精神财富
D.历史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一切事物
11.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 D )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B.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
C.自然规律可以认识,社会规律变化莫测
D.自然规律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通过人们自觉活动而实现
1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B )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物的关系
D.人与社会的关系
★生产力: 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界并取得物质资料的活动。
13.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 A )
A.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D.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生产关系: 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的、物质的关系。
14.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是( C )
A.劳动对象
B.劳动资料
C.劳动者
D.科学技术
15.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D )
A.产品的分配方式
B.产品的交换方式
C.劳动者的分工形式
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形式、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