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布置与环境保护
(一)绿化在总图中作用
绿化对环境温度、湿度及气流起着调节的作 ...
绿化布置与环境保护
(一)绿化在总图中作用
绿化对环境温度、湿度及气流起着调节的作用。还具有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功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吸收有害气体,滤尘杀菌;净化水土;隔离噪声。同时还能够美化环境,为游人提供休息、游览的活动场地的作用。总图中的绿化对于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二)绿化布置
草地、花卉、灌木、乔木植物,为城市和建筑环境配置出多样化的公共绿地、专用绿地、街道绿地、防护绿地等环境。绿化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要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因地制宜地发挥绿化效益的同时,不要影响地上交通和地上、下管线的铺设、运行和维修。
绿化布置分为规则式(西洋式)、自然式(结合地貌空间)、混合式(中西合璧)、中国式(因山取势、人工造园)共四种。在有条件时可以扩增水景,它可以丰富绿化景观。
树木与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的间距如下表:
名称
最小间距(m)
建筑物
楼房外墙
平房外墙
至乔木中心
至灌木中心
5.0
2.0
1.5
--
挡土墙顶内和墙角外
1.0
0.5
高2.0米以上的围墙
1.0
0.75
道路路面边缘
0.5
0.5
人行道边缘
0.5
0.5
排水明沟边缘
1.0
0.5
给水管、排水管
1.5
1.5
煤气管
1.2
1.2
热力管(沟)
1.5
1.5
电缆(沟)
1.0
1.0
道路设计
(一)道路布置
1,道路分类
其一,生活区道路:一般有主、次车行道之分和宅旁人行通道。其二,工业区道路:工厂一般车流量大,除车行主、次干道外,还增加了辅助道、车间引道和回车场。其三,城市型道路:路面宽,有上下道,每道上有快车、慢车、超车,甚至城市公交车道。另外还有自行车道、人行道。再者还有城市间高速公路等。
2,道路布置原则
道路布置在满足交通运输多种行车功能与原则的同时,还应满足人、车安全;道路选线尽量节省场地,应留有宽敞、良好的建筑条件、绿化环境和工程管线架设余地;道路布置要节约土地和投资。要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如遇山地路,纵坡不宜过大,经常绕环山丘、平行盘旋或树枝尽端形式。平坦城市路网乃至居住小区道路布置的基本形式偏重于平面构图的视觉艺术效果。
道路的平面设计
1、道路的平面设计
道路转弯半径、依车型内边缘最小转弯半径如下表:
内边缘最小转弯半径
行使车辆类别
最小转弯半径(m)
小客车
6
4~8t载重货车
9
10~15t载重货车
12
15~20t载重货车
15
40~60t载重货车
18
公共汽车
21
道路宽度。即行车部分的宽度,按行车通过量及种类确定。单车道3.5米;双车道6-7米。考虑机动车与自行车共用;单车道4米,双车道7米。
道路交叉口的视距。一般不小于21米。
回车场。尽端道路不应小于12m*12m.
道路边缘至相邻建、构筑物最小安全距离如表
相邻建、构筑物名称
最小距离(m)
建筑物外墙面
当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无出入口时
当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有出入口时,但出入口不通行汽车
当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有汽车出入时
5.0~2.0
5.0~2.5
6.0~8.0
各类管道支架
1.0
围墙
1.0
2、道路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坡大小按路面类型和行车、排水方便确定。道路横坡方向有单坡、双坡两种,但横坡坡向都应按将排水接至雨水暗沟或明沟。各不同路面道路的路拱坡度见表:
路面面层类型
路拱坡度(%)
水泥混凝土路面
1.0-2.0
沥青混凝土路面
1.0-2.0
其他黑色路面及整齐块石路面
1.5-2.5
半整齐、不整齐块石路面
2.0-3.0
碎、砾石等粒料路面
2.5-3.5
各种当地材料加固式改善土路面
3.0-4.0
3.道路纵断面设计
道路纵断面也要有良好的行车和排雨水条件。纵断面的设计应与场地竖向布置和建筑标高相互配合,且道路变坡点相距在50m以上。道路最小纵坡不宜小于0.2%,但纵向坡度也不宜过大。一般道路纵坡在5%-11%时,其坡度的坡长是有规定的,但不应超过表1-9规定。如遇特殊情况略超规定时,其纵坡长应更短,其路面要有防滑措施。
道路纵坡与限制长度 表1.9
道路纵坡(%)
5-6
6—7
7-8
8-9
9-10
10—1l
限制长度(m)
800
500
300
150
100
80
道路路基和路面
1、路基应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根据现场水文条件设护坡填垫土方。
2.路面的分类、分级有不同要求。刚性路面指现浇混凝土路面,还有预制块材路面。柔性路面指沥青、黏性、塑性材料
3.路面结构构造。面层受行车、大气影响;基层接承面层荷载,并传给下层;垫层协助承载,并有稳定路面、排水、防水和防冻胀作用;路基为原土辗实层。
(四)人行道。一般不小于1m宽。纵坡同路面,横坡1%-2%。人行道距建筑物最小1.5m宽。
单选题(100道)每题1分,满分100分
[1] 有关混凝土的知识中,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环境温度越高,混凝土强度增长越快
b.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比抗压强度小得多
c.水灰比越大,混凝土强度越大
d.与钢筋的热膨胀系数大致相同
[2] 用高强度等级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时,为保证工程的技术经济要求,应采用()措施。
a.掺混合材料 b.减少砂率 c.增大骨料粒径 d.增加砂率
[3] 放火控制室宜设在高层建筑的首层或地下一层,与其它房间之间的隔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 )。
a.4.00h b.3.00h c.2.00h d.1.50h
[4] 用于吸声的材料,要求具有()的多孔结构材料,吸声效果最好。
a.大孔 b.内部连通,表面封死 c.开口细孔 d.纤维状
[5] 以下有关楼地面构造的表述,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
a.一般民用建筑底层地面采用混凝土垫层时,混凝土厚度应不小于90mm
b.地面垫层如位于季节性水位毛细管作用上升极限高度以内时,垫层上应作防潮层
c.面如经常有强烈磨损时,其面层可选用细石混凝土及铁屑水泥
d.室内气温经常处于0℃以下,混凝土垫层应留设变形缝,其间距应不大于12mm
[6] 下列有关砖墙的基本尺寸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a.12墙厚120mm b.24墙厚240mm c.37墙厚360mm d.两砖墙厚495mm
[7] 以下材料中,最适于用作卫生间防滑地砖结合层的是()。
a.1:2水泥砂浆 b.1:3水泥砂浆 c.1:0.3:3水泥石灰膏砂浆 d.1:1:6混合砂浆
[8] 下列有关天然石材的叙述,哪一项错误()。
a.按地质分类,天然岩石可分为岩浆岩(即火成岩)、沉积岩(即水成岩)以及变质岩三类。花岗岩(属岩浆岩)、大理岩(属复质岩)为建筑装饰用的主要岩石,古建筑中常用石材主要有大理岩、花岗岩及岩砂三种
b.花岗岩(俗称豆花石)属硬石材,主要矿物成分是长石、石英、云母等,具有致密的结晶结构,晶粒越粗,则岩石强度越高。花岗岩耐火性较好
c.大理岩属中硬石材,其主要矿物成分石方解石和白云石,主要化学成分为硅酸钙,不宜用作外装饰(除个别较疏密的汉白玉等外),比花岗岩宜加工
d.按岩石中sio2含量可将岩石分为酸性、中性、碱性岩石三类。岩石中sio2含量越高,耐酸性越高,如硅质砂岩、石英岩、花岗石、玄武岩、辉绿石等耐酸性均较好
[9] 楼梯从安全和舒适的角度考虑,常用的坡度为( )。
a.10°~20° b.20°~25° c.26°~35° d.35°~45°
[10] 当设计地下水位位于地下室底板标高以下,可仅以防潮层代替防水层,但不可能隔绝下列哪一种水源
a.毛细管作用形成的地下土质潮湿
b.由地表水(雨水.绿化浇灌水)下渗的无压水
c.由于临近排水管井渗漏形成的无压水
d.由于地下不透水基坑积累的滞留水
[11] 建筑物主要承重构件的燃烧性是指构件为( )。 ⅰ。难燃体; ⅱ。易燃体; ⅲ。非燃烧体; ⅳ。燃烧体; ⅴ。绝缘体; ⅵ。导体
a.ⅰ、ⅱ、ⅲ b.ⅱ、ⅲ、ⅳ c.ⅰ、ⅲ、ⅳ d.ⅳ、ⅴ、ⅵ
[12] 有关塑料的几项内容中,哪一项不正确?
a.常说的pvc指的是聚氯乙稀塑料
b.聚氨脂塑料属于热塑性塑料
c.聚氯乙稀塑料具有自熄性质,但耐热性较差
d.环氧树脂常用乙二氨等作为固化剂
[13] 下列有关防水材料的内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针入度(1/10mm)反映在一定条件下沥青的相对粘度(即条件粘度)
b.石油沥青的牌号高,说明其温度敏感性小
c.石油沥青油毡的标号主要以针入度划分
d.沥青胶(玛腣脂)是沥青与胶粘剂的混合物
[14] 自动扶梯应优先采用的角度是:
a.27.3° b.30° c.32.3° d.35°
[15] 指出下列四项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轻混凝土的干表现密度不大于1950kg/m3
b.碱-骨料反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物ca(oh)2与骨料中sio2之间的反应
c.影响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与水灰比
d.普通混凝土中的骨料要求空隙率小、总面积小
[16] 当设计条件相同时,下列隔墙中,哪一种耐火极限最低?
a.12cm厚普通粘土砖墙双面抹灰
b.10c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c.石膏珍珠岩双层空心条板墙厚度6.0cm 5.0cm(空) 6.0cm
d.轻钢龙骨双面钉石膏板,板厚1.2cm
[17] 砂浆的稠度是用砂浆稠度测定仪的试锥下沉深度(mm)来标定的,砖砌体的砌筑砂浆采用的稠度宜为()mm。
a.20~30 b.50~70 c.70~100 d.90~120
[18] 在干燥环境中的混凝土工程,应优先选用()。
a.火山灰水泥 b.矿渣水泥 c.普通水泥 d.粉煤灰水泥
[19] 砌块女儿墙厚度不宜小于
a.10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20] 加气混凝土具有轻质、绝热、不燃等优点,但不能用于下列()工程。
a.非承重内外填充墙 b.屋面保温层 c.高温炉的保温层 d.三层或三层以下的结构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