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国际促销组合
1. 国际促销组合:企业为了扩大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销售,通过各种方式或媒介向外国消费者传递企业及其产品的信息,促进他们了解,信赖和购买企业产品的一种国际营销活动。促销是企业开展的有目的的传播信息和沟通信息的活动。为了实现特定的促销目标,企业对各种促销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配合,以便发挥最佳的促销作用为国际促销组合。
2. 促销的主要作用:使目标市场的顾客相信商家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有优于其他竞争者的差异化优势。
3. 国际市场促销的主要方式
-广告促销:企业以支付费用方式,通过特定的媒介,向公众传递企业或产品信息,以便达到促进企业产品销售的目的的一种促销方式。大众化程度高,渗透性强,表现力丰富;单向的,缺少及时的信息反馈。
-人员促销:企业派出外销人员与消费者或用户直接见面,介绍企业产品并达到销售产品的目的的一种促销活动。能及时得到准确的信息反馈,有利于获得信赖,促成交易。但范围有限,单位成本费用很高,且合格外销人员缺乏。
-营业推广:企业直接刺激消费者购买企业产品的各种促销手段:赠送样品,发放增券,价格折让,有奖销售,产品展销,橱窗陈列以及现场表演。在短期内较为显著,但经常重复性使用会有损于企业的声誉和产品形象。
-公共关系:企业有意识的加强于社会的联系,争取社会公众的了解,信赖和支持,到达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于声誉的目的的一系列社会交往活动。实现企业产品销售量长期增长的目的,有高的可信度和传达力强的特点。
4. 国际促销组合的主要目标:提高销量,获得新客户,改变消费者行为。
5. 国际市场促销的基本步骤:分析研究目标市场;国际标准化范围;针对国家或全球市场进行促销组合决策;扩展最有效的信息;选择有效的媒介;为了便于控制和实现全球市场目标建立必要的控制手段。
6. 国际信息沟通模型:包括7部分:信息源,编码,渠道,解码,接收者,反馈,噪声。
7. 国际市场促销的原因:缺乏对目标市场的基本了解和忽略文化因素不同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产品营销者对市场需求的判断于市场实际需求并不一致。
-编码过程中诸如色彩,价值观,信仰和爱好等因素有时也会导致沟通出现问题。
-渠道选择优于媒介实用性会给沟通带来问题。
-解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一般是由于不适当的编码所引发的。
8. 国际广告:为了配合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的需要,通过国际性的传播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各种适应国际市场特点的广告宣传,使企业产品能够迅速的进入国际市场,树立国际品牌,扩大产品的销售量,实现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的目标。
9. 国际广告的特点:复杂性,代理性,目的性
10. 国际广告的战略
首先确定国际广告战略,要关注两方面:
-制定出与其他企业不同的创新性国际广告战略:广告演示主体,广告作用机制,广告影响特点。
-确定国际广告中的标准化促销信息与当地化促销信息的比例。促销信息的标准化是指将世界视为一个市场,忽略明显的地理,文化和国家差别,在所有国家或地区采用相同的信息来促进产品的销售。促销信息当地化将针对标准化在国际广告媒体,象征符号,内容,演绎方法以及营销主体等方面进行改变。
11. 国际广告代理制度和机构
-国际广告代理制度是以具有规模的,独立的,组织完善的广告代理机构取代以往个人所代理的广告业务,并以科学的方法和组织专业人员提高广告的策划与设计水平,使广告的表现更为有效,广告的宣传效果更加显著。
-广告代理机构是专业广告公司或传播公司。
12. 选择国际广告代理机构的标准条件
-必须具有充足的资金
-必须拥有精干的专业人才
-必须具备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必须对广告媒介有正确的认识
-必须进行科学化的广告管理
-必须具备国际作业能力
13. 跨国广告代理机构与当地广告代理机构
-跨国广告代理机构:大型广告代理结构不仅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而且在全世界设有许多分支机构,提供给客户“一步到位”的服务,满足客户在广告刚的所有面需求。
-优点为:
庞大规模,充足资金
专业人员全面
多市场促销活动
充足资金进行大规模调研
集中设计跨国市场促销活动计划
工作效果易被不同国家客户企业接受
杜绝了不同国家客户企业对机构的片面评价
定期交流
总部集中处理与分析各个分支机构的费用,状况等
各分支机构交换实践经验,降低了成本和客户企业费用。
-缺点:规模庞大,官僚注意作风严重,费用昂贵,预算经常超支,各国的分支机构缺乏有效的交流,所拥有的专家水平不同,服务质量也参差不齐。
-当地广告代理机构:提供“全面服务”仅仅是提供某一方面的全防卫,全过程的服务,规模相对局限。
-优势:能够代给海外公司一个本土化的形象,并且当地广告代理机构与本土分销代理商或者其他分销代表之间存在潜在的,紧密的和有效的伙伴关系。
-缺点:应对突发事件统筹安排的复杂性;要对多家代理机构进行选择,增加了管理的难度;需要与很多代理机构进行沟通;对多个代理机构的绩效的控制与评价也比较困难。
14. 代理机构的选择
考虑因素:
-候选者进行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能力。
-企业准备进行的促销活动类型
-促销的产品类型
-候选者的促销水平
15. 国际广告媒体计划:需要明确促销活动的目标,广告的到达率和频率,各种媒体的权重。
-企业根据其营销目标,产品及其市场决定广告的到达率与频率的恰当组合。影响到达率与频率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目标市场的大小;在购买过程所处阶段;产品的特性。
-影响持续性的因素:消费者的购买模式;竞争对手的广告安排;竞争对手的反应;分销安排的可靠性
16. 国际广告中多种媒体战略和集中媒体战略的优势
-多种媒体战略:分散了某种媒体无法实现与其效果的风险;对消费者产生“保持性”效果;传递的信息可以根据媒体的不同而改变;目标消费者可能不会对某一媒体上的广告有印象,但可能注意到其他媒体上的同一产品的广告;到达率会高于使用单一媒体。
-集中媒体战略:使企业对某一细分市场可以施加最大限度的影响;使企业可以在一段时期内支配某一传播媒体;给消费者和中间商产生重大影响;大量购买同一媒体的广告空间会有大额折扣
17. 国际广告预算方法
主要基于两种思路:一是“企业需要投入的多少”,包括目标和人无法,竞争对等法,责任会计法三种。另一种是“企业的支付能力”普遍采用的销售百分比法。
-目标和任务法:企业首先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具体确定要达到的广告目标以及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对每项活动成本都要进行估算,按部门进行统计,并以此制定预算。采用这种方法出现的问题是:
在国外市场的目标没有在本地运作时清晰具体
对于达到每个目标需要投入的费用难以预测
制定目标脱离实际
国外市场出现以外情况就需要修正全部目标
-竞争对等法:企业要估计竞争对手的广告花费,并根据竞争对手的广告费用进行等规模投入。采用这种方法的问题是检测国外竞争对手的广告投入比在国内难度增加,因为各国企业财务状况公开程度是不同的。
-责任会计法:每个负责人都应考虑达到预定广告目标需要的费用,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配置。并且负责人要对最终的预算结果负责。困难有:
广告政策和实际执行广告政策的人对在其他国家进行的活动无法进行必要的监督和评价。
当地的销售代表对完成某个目标所需资源的认识与企业所在国负责人的想法存在巨大差异
信息反馈的延迟导致广告经费的绩效评估难以实现。
-销售百分比法:将广告支出直接与利润或销量挂钩,企业将其销售额的某一百分比用来作为广告费用支出。优点:
确保广告支出力所能及
广告费用具有“市场导向”,市场营销的花费直接根据市场需求
市场拓展活动能够自动进行
某一时期的巨额收入可以用来投入新媒体或新方法的广告实验
缺点:
不使用于销量下降时需要增加广告费用用以扭转局面的情况
无法在新产品进入市场时使用
广告成本在各国差异巨大
导致管理层忽略对广告和销量之间关系的分析
-在选择国际广告预算方法时考虑的因素:目标市场,市场地位,竞争者的反应。
18. 外销人员的基本素质及谈判:外销人员只有适应跨文化的沟通与谈判技巧才更加有效,必须懂得跨文化沟通的核心。外销人员不仅要了解东道国的关税,价值观以及社会和政治机构,而且也要掌握言词的实质意义一样懂得非语言的含义
19. 外销人员成功的5条基本规则:做好充分准备,适应对方的时间概念,开展业务之前要首先建立批次的信任关系,学习东道国的语言,或请以为优秀的翻译,尊敬东道国的文化。
20. 国际市场营销谈判主要包括4步骤
-建立关系
-定位
-反应,评价和说服
-调整
21. 外销人员构成
-本国人:优势:更好的技术培训,更了解公司以及产品生产线;更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更高的工作效率;劣势:成本高昂,文化和法律障碍,愿意到海外生活很长一段时间的人有限,能力强的人缺乏,相比雇佣当地人费用高很多。
-当地人:他们跨越了文化和法律障碍,对当地企业结构更加了解,更有利于企业穿越陌生的分销渠道的迷宫。丰富合格的当地人成本更低。
-第三国人:优势:他们通晓多种语言,对某一行业或某一国家非常熟悉。
22. 国际营业推广的特点
-不规则和非周期性
-灵活多样性
-短期效益比较明显
23. 国际营业推广是在国外市场进行促销的有效工具
-有助于刺激内在购买动力
-提高消费者的的忠诚度
-减少库存
-增加重复购买的频率
-减少需求的季节波动
-增强消费者对企业及其产品的关注程度
24. 企业重视营业推广的原因
-零售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在心理方面的竞争越来越突出
-消费者对于企业产品的认知率越高,越是需要采取广发的手段来维护其市场份额
-零售技术的发展
-营业推广,公共关系与广告活动融合程度更加紧密
25. 公共关系的特征
-公共关系的对象是各种社会关系
-公共关系的目标是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
-公共关系的核心是信息沟通和交流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是真诚合作,互利互惠
-公共关系的基本方针是着眼于长远打算,着手于平时的努力
26. 公共关系的方法
-利用新闻媒体
-参与社会活动
-组织宣传展览
-提供各种服务
27. 国际公共关系的促销策略
-确立公共关系促销目标
-选择公共关系信息和媒体
-评价公共关系的效果:展示度衡量法;衡量公众注意,理解,态度的变化;测算公共关系的投资收益率。
第十一章 国际营销的战略,计划和控制
1. 国际市场营销战略:企业根据国内外市场环境及其内部条件所制定的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营销目标和实现营销目标的途径。
2. 国际市场营销战略主要决策
-目标市场抉择:企业要根据对国外市场分析选择准备进入的国际市场。
-营销组合战略:企业要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应市场的产品及其质量水平,价格,分销渠道和促销组合。
-组织框架:企业母公司与各个关联企业的法律形式以及企业内组织结构,企业在国际范围内进行运作所采用的财务政策。
3. 国际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过程
-企业战略:应明确经营中最关键和最重要的问题:企业应进入那个或哪些业务领域;对于跨国经营的企业而言,企业战略还应解决各个经营领域或在同一领域所经营的不同产品类的最佳组合的问题。企业战略重点在于描述企业的总体目标,发展方向与战略前景。还应决策企业国际营销目标市场的资源配置,企业战略业务单位的资源配置。企业确定任务要考虑的因素:企业的历史,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偏好,各种环境因素,企业的资源,企业的独特优势。
-国际市场营销战略:首先应明确企业的总体战略,国际市场营销战略与企业战略密切相关:
在多个国家市场进行经营必然影响企业整体的经营框架,进而与企业的投资决策有关。
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国际市场消费者的特点和国外市场竞争对手的竞争战略紧密相联。
企业组织结构应该适应国际市场营销的控制和协调。
国际市场营销中货币兑换和现金流的问题会影响到企业融资及其资产结构。
跨国公司在多国或世界范围招聘管理者必然会对企业战略决策产生影响。
-战略业务单位的经营战略:战略业务单位的经营与企业总部战略规划的关系:
每个战略业务单位向企业层战略规划部门提供市场信息和建议。
也曾战略规划部门对这些市场信息和建议进行分析评估。
企业层战略规划部门为各战略业务单位规定任务。
战略业务单位根据本单位任务制定市场营销规划。
战略业务单位贯彻实施营销计划。
企业层战略规划部门对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估。
战略业务单位的经营战略规划包括:
战略业务单位应该如何在市场上与竞争者展开较量。
进行全面的竞争分析,衡量企业的竞争定位,对营销战略的改进提供支持。
战略业务单位资源的配置。
评估方法主要有波士顿矩阵法和通用电器矩阵法
4. 竞争战略的有关理论
-麦肯锡7-s模型:包括结构,制度,风格,员工,技能,战略,共同的价值观。价值观出于核心位置,指企业员工拥有共同的指导性价值和使命。其7-s必须与环境相吻合,并随着环境的变化或企业对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企业要对7-s中一个或几个要素进行调整,调整幅度和范围取决于环境变化的程度,速度和复杂性。
-波特的竞争理论:
通用竞争战略:一是全面成本领先:企业致力于达到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最低化,这样企业就可以以低于竞争者的价格赢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关键是企业应该在与战略有差别或中心战略相近的竞争者中获得最低的成本。二是产品差别化:通过对整个时候的藏评估找出某些重要的顾客利益趋于,集中力量完善这一区域的经营。三是集中化:成本集中化和差别集中化。
竞争环境分析:波特认为,任何企业的竞争规律都寓于五种力量:竞争者的进入,替代品的威胁,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供货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这五种竞争力量共同决定了产业的盈利能力其原因在于其影响了产业内的价格,成本和企业所需的投资,即影响了投资收益率的诸要素。
价值链分析:波特认为,分析竞争优势的来源需要一种研究企业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及其如果相互作用的系统方法。为此他提出了采用价值链作为这一系统方法的基本工具。他认为,每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各种活动的集合体,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示。价值活动是一个企业所进行。的在物质形态上和技术上都界限分明的活动,是企业赖以创造出对客户有价值的产品的分解。价值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竞争范围会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重大印象,因为竞争范围形成了价值链的构造和经济基础。部分市场范围,纵向范围,地理范围和产业范围影响着价值链。
5. 国际营销计划:对企业与国际市场有直接关系的各项经济活动加以规划和安排,以便能充分挖掘和利用企业的资源,组织好企业的国际营销活动,协调好与此祥光的企业各项工作,以实现企业的国际营销目标的过程。
6. 国际市场营销计划的种类
-按时间长短分,国际营销计划可以分为长期计划(5年以上),中期计划(5年以下,1年以上),短期计划或年度计划(1年以下)。
-按计划内容的复杂性,国际营销计划可以分为综合性计划和项目计划
-按计划的重要程度,国际营销计划可分为战略计划和作业计划
7. 国际市场营销计划的内容
-目标的陈述:企业目标的汇总;营销目标的汇总;特殊专案目标的陈述。
-企业现状分析:市场;竞争;政府;组织的能力;其他。
-已确认的机会和评价:市场;产品与服务;相关的财务需求。
-行动计划:整体时间表;发展;测试;营销;
-评价与控制:财务定量化;成本;销售额;其他目标
8. 国际市场营销计划的内容
-第一阶段:初步分析和筛选:首先企业要对潜在的各国市场进行评估,对各国进行分析和筛选。其次是建立筛选标准以评估那些有发展前途的国家市场。最后运用建立的标准对企业经营的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
-第二阶段:使市场营销组合适合目标市场。
-第三阶段:制定国际市场营销计划。从国际市场营销调研信息的输入应用,到所要的各种市场营销计划的输出的整个过程。
-第四阶段:计划的执行与控制:衡量是否得到预期标准,激动灵活的调整行动,纠正工作偏差使之符合计划要求。
9. 国际市场营销计划的方法
-“由上到下”计划法,指高层管理者制定计划并给企业中的各层组织制定目标。
-“由下到上”计划法,是由各部门准备一个他们估计可以达到的目标并提交给上级寻求批准。
-“上下结合”计划法,由高级管理层提出一个总体目标,由下级制定达到各自目标所需的计划。
应用分析方法:
-销售预测分析方法:注意的问题:
收集与分析众多国家及细分市场数据的费用。
因为各国经济的多样性,收入与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所以要在不同的市场做预测,并各自采用一套变量。
有些国家数据缺乏或数据不精确。
欠稳定的政治,社会,金融环境使长期的预测不可信赖,需要更加频繁的进行预测并更严格的对这些结果进行评估。
对不同国家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非常困难。
缺少国外竞争者与未来行为的信息。
其他因素的影响
-“如果――怎么办”分析法:通过一系列提问得出结果,结果可分为预期的销量,成本,费用,资产结构,资金流,和其他操作性的变量。其考虑了现实中消费者的复杂性,不连续性,不确定性和过去信息的有限价值。
10. 国际市场营销的控制的必要性
国际市场营销环境的差异性,复杂性及多样性,决定着加强国际市场营销控制的必要性。国际市场营销控制是这样一个过程,即检查,监督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营销活动,看其是否按计划进行,及时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企业国际营销目标的实现。国际市场营销控制直接关系到全球战略和计划的成败。原因为随着跨国业务的发展,企业逐步建立起遍布世界各地的子公司和营销总部,使企业的层次增加,规模扩大。各个地区的业务单位既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方面需要区别管理,以适应各种各样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又要求将所有业务纳入到企业的整体战略。对于各种形式的国际企业来说,必须建立高效率的营销控制系统,对分布于全球的营销活动进行连续不断的监管,测量业务绩效与计划标准的差距,既是调整误差,使各个分支机构能达到各自的目标,才能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
11. 控制方法的选择
建立标准和目标;监督各种活动并将实现的结果与目标进行对比;采取措施来纠正偏差等三部分工作。对集权化还是分权化控制产生的影响因素:
-企业国外分支机构的规模
-企业总部与国外分支机构沟通的难以程度
-总部对各地营销信息的掌握情况
-各分支机构的相互依赖程度
-各地市场的竞争状况,范围和激烈程度
-企业的规模与复杂程度
-企业的所有权
-投资资产的价值
12. 国际市场营销的协调9L%]d$#v2K1'&{c(本 文来 源于 3COME考试频道自考成考自学考试指导 htTP://WWw.reader8.com/exam/]9L%]d$#v2K1'&{c
有效的协调机制是建立在有效的控制系统,有效的评价体系和有效而迅速纠正偏差的系统基础之上的。有以下举措:
-在企业总部和海外分支机构均建立标准化的管理流程。
-在信息汇总,售后服务和客户服务过程中,对售价,折扣,促销及相关技术等建立统一标准。
-定期举行企业各国分支机构决策者的面对面会议。
-企业总部任命意味全职的协调经理,协调各个分支机构的工作。
第十二章 当代议题
1. 世界贸易集团:又称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是指成员国相互取消贸易障碍,进行某种程度的合作与协作,以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经济发展。
2. 世界贸易集团的组织形式
-优惠贸易安排: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规定其特别的关税优惠,是区域经济集团化最低级,最松散的一种形式。
-自由贸易区: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商品可完全自由流动,但各个成员国仍保留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并且各自对内政策也是独立的,属于较高层次的形式。
-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壁垒,并且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比自由贸易区更高一个层次,在成员国之间建立统一的关税率。
-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以关税同盟作为基础和主要内容以外,还要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消除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扩大市场,实现区域性集团关税,贸易和市场的一体化,对非成员国则实行共同的关税。
-经济联盟:成员国之间在共同市场的基本内容上,进一步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消除各自政策方面的差异,强化超国家领导机构和权力,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政策,建立统一的货币制度和货币禁忌组织,从而实现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属高级形式
-完全经济一体化或政治同盟:区域内各成员国在经济,金融,财政及国际贸易政策上实现完全的统一化
3. 主要世界贸易集团:欧洲经济集团化组织,美洲经济集团化组织,亚洲经济集团化组织,非洲和大洋洲及经济集团化组织,跨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
4. apec五个层次的运作机制: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委员会和工作组,秘书处。
5. 欧盟的组织机构:欧洲委员会,欧洲会议,欧洲联盟理事会,欧洲法院,欧洲审计院,欧洲投资银行,经济社会委员会,外交政策与国内事务委员会
6.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
-经济全球化揭示的是世界范围内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广度和密度,并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合理的配置全球资源。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所决定的。
-经济全球化将使各国经济在相互交织,相互依赖中逐步建立起以规则为本的运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逐步走向真正的融合。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任何国家面对这一趋势只能接受和适应而无其他选择。
归纳为三点: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历史过程;其突出表现为商品和资本,技术等要素的国际流动日益加强;其主要因素是信息革命以及贸易和金融的自由化。
7.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的特点
-生产活动全球化,国际分工转向水平分工
-世界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增长率远远超过世界经济增场率;在国际贸易发展中,服务贸易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国际贸易趋同化;国际贸易的电子化。
-国际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特点是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已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的新支点。
-世界金融体系逐步确立,各国金融日益融合
-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影响日益增大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8. 经济全球化对产品的影响
-对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影响:实现新产品创新包括:高品位的不断创新;以较快速度发展。
-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影响:当产品出于引入期,将产品放在开发出这一新产品的本国生产;当产品处于成长期时,企业主动到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进行投资生产;当产品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时,则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
-品牌趋向全球一致:品牌全球化的主要成因一方面根植与市场的开放与消费者购买模式的标准化,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全球范围内跨国公司之间的合并。品牌趋于全球一致必将激化全球范围的品牌竞争,对那些尚未拥有全球化品牌的国家或企业将产生强烈的冲击。
-产品的同质化和文化内涵的增加:现在的技术力量和激烈的全球竞争导致同类产品的性能十分接近,同类产品的物质性差异变得越来越小。某些产品因为拥有先进的使用性能而风靡一时,但这种优势往往是十分短暂的,在超额利润的驱使下,竞争者们纷纷进入这一竞争行列,同类产品竞相投入市场。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的同质化更加成为趋势,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一个重要的前提是生产产品与同类产品之间存在着消费者易辨识的差异性。
-产品生产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国际分工由垂直型转向水平型,这种趋势导致产品生产的国际化。
-产品组合多样化:企业必须适应从针对单一市场到面对全球市场的转变,实施产品多样化经营策略。
9. 资源与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
污染物类型:天然源和人为源:煤烟型污染;酸沉降;光化学烟雾污染
危害:人体;植物,材料;大气环境危害和降水规律的改变。
-水污染
污染物类型:悬浮物,耗氧有机物,植物性营养物,重金属,酸碱污染,石油类,难降解有机物,放射性物质,热污染和病原体。
危害:人体,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制约工业的发展;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经济损失
-土壤污染
污染物类型: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放射性元素和病原微生物
危害:植物;植物体内残留;人体健康
-不可再生资源
-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气体:甲烷;臭氧;氧化亚氮
危害:人体健康;森林;沿海地区;生物钟;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