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在写作中沉淀生命作文

2018-05-26 
在写作中沉淀生命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
 

在写作中沉淀生命

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学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

匆匆忙忙中,一学期竟又要接近尾声。复习的一张张试卷,让自己的心情也跟着急躁起来。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同学不会做?为什么自己明明讲过的还要出错?我的课堂教学效率到底怎么样?好久没有动笔写教育反思了,今天读到窦桂梅老师的《回到教育的原点》,其中关于“写作”的阐述,让我的心一下子变得沉静而澄明。

                  为什么要写

当今,各种关于课堂教学的讨论像暴风骤雨一样不断冲刷着我们。一方面,我们要面对各种理念的更迭,及各种关于课堂教学的批判;另一方面,每天还要在辛苦琐碎的课堂生活中换气徘徊,折腾得疲惫不堪。课堂教学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迷茫当中,公开课本应成为“救命稻草”——这是一个放大了的,可供解剖的“典型案例”,这是一个提供多种营养元素,提供多种思考见解的“策源地”,是一种能与讲课教师分享教育成功或失败的,走向共同规范与价值的“生命职场”。

但,由于听课者身份层次不同,各自不同心态,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各自不同的教学经历与环境,各自对教育现象的不同理解等等,所以课后的评价大多是看自己想看的,听自己想听的,下课后又恢复成各说各话,就好比充斥街头巷尾的各种传言,到最后像风一样,吹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公开课的评价变得仅仅适合表达愤怒和怨恨,而不是善于理解与爱意?变得擅长与他人攻击与反击,怀疑与猜忌,而不是接纳与包容,信任与支持?我们背后有着怎样的局限,使我们变得如此恐慌急躁、匆忙仓促而不是勇敢宁静和从容?

面对惶惑,我们应当如何寻找课堂坐标去消除日复一日教学劳作所带来的职业倦怠?或多或少也还要参与执教公开课的我们,又如何克服一次次研究试讲带来的审美疲劳,以让公开课发挥出它应有的指导作用?总之,如何让激情、希望、魅力经由平淡生活的某一处火花引燃,从而辐射到教学生活的年年岁岁、角角落落?

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让笔静静记录自己,并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发现和生成新的“我”。借助于写,你的笔就会和你的课堂通过心灵的桥梁发生联系,你会忠于你的课堂,兼纳别人的“声音”。籍此,走出井底的你,才不会迷失自己。

于是,一个字,一个宇,具体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这一句话、那一句话,组成了这一段话、那一段话……“千朵万朵压枝低”的美,是用笔绽放开来的灵魂的一瓣瓣芬芳。当这涓涓细流汇聚成海,你也许会感慨:阅读自己“行走”于课堂的文字,就是欣赏心灵之花绽放的过程。

写什么

课堂内涵丰富,写作形式当然就会多种多样。既可以用平实的语言白描叙写,又可以用诗意的警句吟咏抒怀,有话则多,无话则少,写中有学,学中有思。写,或深邃或宏大,或微小或辽阔,或忧愁或明快,或抒情或议沦,却总是疏疏淡淡别有一番情怀。

特别是研究课,或者说公开课,那是一本打开的书、一扇开启的门。是多少个日夜殚精竭虑地忘我投入,—次次研究、试讲、修正,让生命的激情在课堂上尽情绽放。每一遭研究课的行走,留下的都是笑与泪、悲与欢、迷茫与领悟、蜕变与成长的足迹。于是,或者写些备课的心得,或者描述教后的体会,或者由引起争议的理念引发开去,总之,无论哪个方面的写作,都在创造着一个全新的课堂。

首先,可以写一些“题外话”。比如,我教《珍珠鸟》一课,前后写了好几篇文章。其中一篇,我写了为什么要选这节课研究的原因:

电影《金刚》中的大猩猩金刚,比人类强大却深陷人类酿造的悲剧。课文《珍珠鸟》中的珍珠鸟,比人类弱小,却因成了人的笼中鸟,引发了“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的思索。但故事本身是不是悲剧?这是关系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甚至人与整个世界的多元复杂的问题。地球不只是我们人类的栖息地,该怎样和众生彼此信赖,互相尊重,共同分享甚至达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至高境界?……写到这里,教学《珍珠鸟》的想法更强烈了。再次回过头来看影碟封面—上这个强悍,但手里捧着“人”的金刚,身后是一片朝阳。朝阳化作火焰,燃烧着我备《珍珠鸟》的激情……

这样的“题外话”可能永远不能发表,但写下这些,则对自己把握文本的精神高度的水平,进行了触摸和挑战,使精神储备更加强大、讲课更加游刃有余。很难想象,只记录“有用”“实用”的官样文字,教学背景怎么可能借此饱满丰富、恣肆汪洋。

当然,更要写“题内话”。在《珍珠鸟》一课的研究过程中,我接下来写了在解读出文本“信赖”主题后,为什么按这样的思路教学的思考:课文最后一句话是:“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围绕主题“信赖”我打算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体会作者如何“不动声色”,小珍珠鸟如何“神气十足”——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表现,来感受一个共同的美好境界:信赖。第二课时,我从文中大鸟们的表现进行“解构”。从大鸟的“生气地叫”与“再三呼唤”入手,理解原本自由的大珍珠鸟,因为知道人类的残忍,身怀不能忘却的恐惧,鸟笼剥夺了它对再度拥有自由的期待。告诉小鸟,自己的今天就是小鸟的明天……

这样的教学写作,可以让动笔前的一些模糊的想法变得清晰,让明确的思路变得深刻,让我们获得新知识和新发现。

最后,还可以写些“题后话”。从对自己课堂的评价中整理出有价值的观点,并将其再次置于自己的课堂中进行对照,具体地“革”缺点的“命”。

如教完《珍珠鸟》后,我作了如下记录:人该不该放鸟?鸟会不会飞走?这是我教学后的困惑,也是学生思考的困惑。在知识和真理发生冲突的时候,教育该如何选择?课堂结束时,我把这“结”抛给了学生——面对现实的这个世界,假使它真的还对我们报以信赖,放不放它们?假如我们是珍珠鸟,飞不飞走?有教师说:这个命题抛给学生真是太妙了。有老师听课后认为,前面所有的深入是画龙,最后的思考是点睛,突破了单纯的技术思考,使学生的思考提升到哲学命题的高度,于是摆在学生面前的问题就不是“放不放”这么轻松和简单。“放还是不放?”这也许就像讨论“娜拉出走后会怎样”一样,令我们继续产生更“头疼”的思考。

记录这些“题后话”,就会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一步由具体问题延伸拓展开去,努力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上,去反思和重建课堂。

对于许许多多像《珍珠鸟》一样我们曾用心研究的课,就应该写好题内话,如记好这一课的实录;还有题外话,如写好这一课的教学故事;当然还有题后话,如一篇教后反思。如此,你每天的家常课堂,就会“小心翼翼”地实现教学的自主与自省;如此,你的书写就不再仅仅是“录像记录”,而是从琐碎与无奈中,剥离出具有价值的思想的力量,从而超越了课堂“重复”的枯燥。教学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从“艰难苦恨繁霜鬓”的叹息中获得凤凰涅槃似的重生,挑战心智不断长进,对生命有了一种种静静的梳理与观照。

为什么而写

“议”一课易,长“思”难,长“写”难上加难。但,为之,则难者亦易矣!我们这些小学教师做到了用文字记示自己成长中的酸甜苦辣——在清醒后的清理与整理中,不断给自己的专业增进精神营养与生命美容,也因此成就是自己的“美丽容颜”,为自己辛苦工作增添了生命的亮色,避免了不知不觉中成为埋于是非的纠缠之中的人……

每一次记录,都会挖掘自己的心灵,并把它彰显出来。写出的文字,就成了我们的另一张面孔。而且,我们语文教师又是教儿童写作的,“以写促写”不亦快哉。

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文字拙笨,尽管有时“日吐干言”,怎奈笔力不够,常常自觉满纸荒唐。有时心里感受强烈,倾吐出来却显得很“蹩脚”。怎么办?练。

我们在写,我们就在成长。把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把它撕开又拼拢,折来叠去,这就像备课一样,努力实验它的速度、密度和弹性,把话写得干净些、响亮些。旁人读你的文章,才会听见你的声音,看得见你的笑貌。

于是,当我把公开课前后的备课以及上课体会记录下来,当作练笔并养成了习惯,写作像吃饭一样一天不可缺少的时候,蓦然间我发现这几年自己又有不小的长进。这个长进不只是笔头流畅了,更主要的是思想被写作这辆推土机推着向纵深发展了。在写作中,你会发现自己并非自己以为的那个自己,自己变得强大,有许多灵感的火花只在思想的纵深处闪现。没有写作这辆推土机,你灵魂深处最丰饶的部分就无法得到开垦。写,让自己更切身地明白了自己“曾经”是怎么回事。

就是这不拘一格而又别具一格的书写,令那些“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思想与细节,在头脑中一次次地“昔日重现”;能够让教师保持对自己课堂问题的清醒,自觉地辨别批判的声音,“跳出课堂本身”,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审慎看待自己的课堂。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用文字记录的心灵轨迹,清点自己记录的精神财富。我们文字里透出的感觉是否变得越加敏锐和灵动了?我们的语言是否因更加中肯而引发了教学行为上的务实求真?我们的心灵是否因书写而成了“时光的雕刻”,而变得更加正直、勇敢和良善?我们的教学使命是否因不断累积“心的长城”,而变得更加富有力量?

感谢书写带来的对课堂、对自我的“漂洗”。我们因此沉淀了面对课堂忧患与艰辛后的澄明;焕发了咀嚼过课堂压力与困厄后的自信;拥有了遭遇课堂失败和痛苦后的踏实。于是,就会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守住心灵,把困惑变成收获,把收获变成反思,在课堂反思中稳步前行。

看来,小小的笔改变不了世界,却能改变我们的课堂。更重要的是,写,让自己活得明白,更让自己活出了精彩。写,也许会改变你的课堂磁场,甚至改变了你的人生属性!

与所有人共勉!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