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1、通过读单元导读,知道本单元的主题和学习本单元的主要方法。2、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
读书人网精心整理《雪》导学案:,更多出色文章请查阅读书人网:www.READER8.CN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读单元导读,知道本单元的主题和学习本单元的主要方法。
2、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3、读懂文章大意,借助“文章梳理图”梳理文章结构。
4、在大致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 学法指导:
1、导航中的预习题小组共同完成,在课本中相应的地方做笔记。
2、读很重要,请同学们在完成预习题时多读几遍课文,在读中质疑,在读中释疑。
3、小组长行使好自己的权利,可分配任务,合作完成。
(三)自学导航:
1、回顾自己对鲁迅的印象。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主要作品:小说集——《彷徨》、《呐喊》、《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而已集》、《华盖集》;散文诗集《野草》等。
2、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
《雪》这篇散文,1925年1月18日写于北京,当时鲁迅先生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这时正值“五四”退潮时,他以优美的艺术形式记录他当时彷徨、苦闷、希望能找到未来的心情,当时正处于北伐革命的前夜,同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革命形势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鲁迅当时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斗争极其激烈。鲁迅先后用象征手法,通过对江南和朔北的雪景的对比描写,赞美了飞雪追求自由和顽强斗争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冷酷黑暗的社会观赏的强烈不满的无比愤思的感情,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赞颂以及要和黑暗势力作坚决斗争的革命情怀。
1924年到1926年“五四”新文化思潮的降温使得鲁迅也有了一些苦闷与彷徨。这时的作品以内心抒发为主,交织着严肃的自制和不倦的战斗,感受非常深切,探索非常艰苦。这种感受和探索正是动荡的时代生活的产物。在新文学统一战线内部日趋分化的时候,进步的知识分子由于没有认清前进的方向,大都抱有同样的苦闷。不过鲁迅的苦闷比一般人要大得多,深得多。
3、本文生字、新词预习反馈(读完第一遍课文后完成)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脂粉奁( )( )( )目光灼灼( )粘连( )
朔方( )凛冽( )( )弥漫( )精粹( )
解释词语:博识 美艳 灼灼 消释 升腾 凛冽(做到书上)
4、梳理文章结构(读完第二遍课文后完成)
这篇课文写了那两个地方的雪景?各有什么特点?
(填主要内容)
1、
( )的雪景: 2、 (填特点)
3、
(填雪的状态)
1、
( )的雪: (填特点)
2、
5、再读课文,试着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小组探究解决问题,(在问题后面写上提问者的名字)。
A、 ?
B、 ?
C、 ?
(四)探究提升
(1)学习目标:1、通过小组探究,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2、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把握文章主题。
(2) 探究导航
1、抓住文本,在读中探究解疑。
2、重点问题的探究结果在书上圈点批注。
3、探究的问题见预习案中的第五小题。
(3)展示反馈
温馨提示:展示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演、唱、写、说、读、画等等。
展示的内容可以是对问题的分析解答,可以是根据课文内容改编的相声、小品、短剧等;也可以是根据课文内容即兴创作的歌曲、诗歌、小文章等。
(4)拓展延伸(任选一题做)
1、写自己在雪地里或其他地方做过的游戏。(注意用生动的细节描写)
2、吟诵有关写雪的诗句。
五、目标测评
完成《课堂全优》上的相关习题。
写在后面的话(今日学习所得、所思、所感):
刘萧
读书人网将定期的对本页面进行更新,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