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教学相关 > 语文教案 >

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一)

2014-05-25 
一、教学目标1、能在仔细阅读课文后,找出本篇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2、能在快速浏览课

  读书人网精心整理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一):,更多出色文章请查阅读书人网:www.READER8.CN



 一、教学目标
1、能在仔细阅读课文后,找出本篇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能在快速浏览课文的基础上找到描写参观者的参观对象和参观感受的句子,并能分析作者这样写作的必要性和好处。
3、能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代表性细节、反语、否定句等理解并说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4、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本篇文章作为新闻的特征和独特处,理解该新闻主观性和客观性结合的特点。
5、能初步学会反思奥斯维辛的人类悲剧意味。
6、能用寓主观于客观的方式自己写一篇新闻报道。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写作意图
2、理解该新闻主观性和客观性结合的特点
3、能初步学会反思奥斯维辛的人类悲剧意味。
三、教学思路
1理解课文主体内容——找出参观路线和参观感受,分析三个细节
2理解写作意图——通过阅读开头结尾理解作者的情感及思考
3进一步理解作者思想——通过否定句理解奥斯维辛是否真的没有新闻
4总结该新闻的独特性——主客观结合
5扩展延伸——关于人类悲剧的反思

四、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文内容
1、导入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作者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美国新闻界的传奇人物,1977年起担任美国《纽约时报》主编,使《纽约时报》从亏损到盈利,收入一度达到16亿美元,对美国报业和外国报业都有很大的影响。
学生阅读学案37页,了解奥斯维辛。
这篇新闻报道是作者罗森塔尔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后写的。他明明写的是一篇新闻,但题目却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作者说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既然没有新闻,那么作者写了什么呢?
2、学生仔细阅读全文
问题1:这篇新闻像不像一篇新闻?更像什么
明确:更像一篇游记、参观记录。
3、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几个问题。
1哪些段落集中写了在奥斯维辛参观的经过?他们都参观了哪些地方?
明确:7-15。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实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2作者是写自己的感受吗?
明确:参观者的感受、解说员的表现。
3参观者参观时的感受和反应如何?
第7段:默默的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步履不由地慢了下来。
“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表现他们心情的沉重。“很快地望上一眼”,为什么眼光不敢久留?因为他们清楚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是不忍目睹的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便震惊骇怕,所以“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第9段: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恐怖。
第10段:女牢房——长条盒子。惊惧万分,长大了嘴。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
惊恐万状;不是没得看,而是连解说员都不忍心看。
第11段:实验室——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
读者由此可以推想到,那肯定是一个极为卑劣,极为残酷的地方。据资料记载,他们几十种绝育方法,十余种实施方案给囚徒们强制绝育。有一种是往女囚徒的生殖器官中注入大量水泥。
第12、13段:长廊——注视、深思
说照片上的人注视参观者,其实是参观者注视,说照片上的女孩思考,其实是参观者在思考。
第14段:绞刑地下室——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窒息”二字足可以让读者想象当时的凄惨。参观者跪下来祈祷,意在祈求上帝保佑人类,永远不要再蒙受如此灾难。但是接着有一句,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鱼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关于奥斯维辛有一句很深刻的问题,问,在奥斯维辛,神在哪里?其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奥斯维辛,上帝是缺席的,他没有让法西斯畏惧忏悔,也没有给惨死者以生的希望。作者通过这句议论,说明奥斯维辛集中营纯粹是一个人间地狱。愤恨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第15段:参观结束时——用恳求的目光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联系第三段人们来参观的目的。这段文字至少含有两层深意,一是说,参观者看到这里,已经无法再承受这种悲惨的氛围,所以他们说“够了”,恳求解说员不要再看下去了;二是说,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残暴远不止此,但是,人们只要看到这里也就“够了”,知道什么是法西斯了。

4作者为什么要写参观者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的感受?这样写的原因和好处在哪里?
明确:写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就更具有广泛性,这当中自然也就包含了作者的感受和反应,说明奥斯维辛集中营遗迹召唤起所有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反省;同时,这比直接描写作者的见闻更有感染力。另外,这样写更符合新闻客观性的要求。

4、看完后展示图片。

5、理解两个美好的细节:雏菊花绽放、年轻女孩的照片。
1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上,雏菊花在怒放。
这是一个有争议的句子,中心就在“雏菊花”象征什么。有人认为“雏菊花在怒放”这个细节象征着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必将灿烂地开放。《教师用书》认为“雏菊在怒放”象征“朝气蓬勃的生命”,“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我们认为这些说法都未能从具体语境出发。句子写得明白,“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不能忘了前面有个介词结构作状语,“德国人撤退时炸毁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是为了毁灭罪证,它们的阴谋能得逞吗?“雏菊花在怒放”!所以白色的“雏菊花”当是象征那些屈死的冤魂,“雏菊花在怒放”当是象征死难者在不屈地怒吼,在控诉,在声讨。西方人为死者哀悼常手捧雏菊花,这一习俗对理解句子也可能有帮助。另外雏菊花在欧洲又叫“延命菊”,花语含永远的快乐、纯洁、和平、希望、愉快等意思。
2这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这一段是特写,许多囚徒中有一个二十多岁的漂亮姑娘,面对死亡,“温和地微笑着”。作者不由得问:“她在想什么呢?”是啊,同学们想一想,在众多“表情木然”的囚徒中,唯独她没有痛苦的表情,没有凄惨的泪水和害怕的面容,却在“温和地微笑着”,是想到了慈祥的父母,还是想到了死去的爷爷奶奶?是想到了可爱的家乡,还是想到了青梅竹马的恋人?是想到了美好的未来,还是想到了万能的上帝?莫非她就是鲁迅所讴歌的“真的猛士”,一位伟大的抗击法西斯的英雄?接着作者又有一问:“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我们可以再想象一下,她是在想父母已经安康?她的恋人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法西斯终于灭亡,她为和平的到来感到欣慰?或是面对着众多的善良的参观者表示感谢,或是羡慕?这一浮雕式的特写,引发我们多少思考!一个美丽善良、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的姑娘,却在法西斯的集中营里残酷的被杀害,这不由得激起读者对法西斯的无比痛恨。作者“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充满青春与梦想的照片,美好的生命化为灰烬,这是对法西斯的控诉。这也与现实构成了反比、反衬,多么可爱的一个姑娘,而今安在哉?以相片中的有,反衬现实的无,更突出现实的无,更突出了那种上天入地再难寻觅斯人的撕心裂骨的痛!
3《蝴蝶》
——来自奥斯维辛的诗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
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
轻盈得翩然直上。
它离去了,我相信,这是因为
它自己要告别这个世界。
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
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
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招呼着我
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
只是,我再也没见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这里,
不住在集中营。
这首诗的作者,生于布拉格的巴维尔.弗里德曼,在21岁时被遣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两年之后,他被毒气室夺去了生命。
找不到更多关于他的记录,年轻的巴维尔只是死亡于此的上百万犹太人中的一个。那个年代被太多的毁灭和死亡充斥,我们唯一相信的真实,是那座人间地域里散发着的腐臭气息,和年幼年轻年老的写满恐惧的眼睛。
但现在,我们阅读到另一种东西——飞来飞去的蝴蝶,金色的太阳的泪水,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它们在巴维尔最黑暗的生命时光里,跳出了一抹最鲜亮的光。人们说,眼睛看到的,是心灵的图画。那是美、是生、是自由和尊严的图。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这一切美好的有价值的事物,就在奥斯维辛被毁了个彻底干净。
问,在奥斯维辛,神在哪里?
回答:在奥斯维辛,人在哪里?
也就是说,在奥斯维辛人也不存在了。这里的人不只是犹太人,而是指人类这个整体。人为什么成为人?因为人是有情感和理智的,因为人是有怜悯和善意的。但是在奥斯维辛之后,人类引以为自豪的人性特质不见了,暴露出来的全是魔鬼的一面。所以说,在奥斯维辛,那些美好的东西被毁灭的同时,人也被毁灭了。
哲学家阿多诺说: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文学的宗旨是真善美。自奥斯维辛之后,失去了诗得以存在的人性基础。甚至有人说,奥斯维辛之后,人类不配再拥有幸福。


(二)理解写作意图和作者情感
6、开头两端为什么说那些美好的事物是可怕的?这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和思考?
1以乐景衬哀情
文章起笔使人疑窦顿生:“阳光明媚温暖”,绿树成阴,“婆娑起舞”,孩子们高兴地“追逐游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竟然厌恶这一切?
这一段是对上述疑问的回答。原来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这美好的景象,与布热金卡的历史太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衰败和荒凉才是与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截然相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古人说,乐景写哀,更见其哀。越是看到今天的和平宁静,感受到它的幸福可爱,就越是感到当年战争的残酷,法西斯暴行的恐怖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有着震撼人心的效果。

2提醒人们不要忘却
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也就是说,这里本该永远保留着历史的原状,应该永远是一片黑暗、凄冷、荒凉,让人们不断作痛苦的记忆。然而今天的布热金卡,却完全是另一种景象。这是否表明,生活在阳光下,人们早已经遗忘了灾难的曾经存在?已经没有什么新闻的奥斯维辛,会不会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
        联想:
《记念刘和珍君》第二小节: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以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作者也有一段透露自己写作动机的话,能不能找到?
课文第6段: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文章所说的“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和“不安的心情”,正是来自心理和现实的强烈反差。所以新闻一开头,记者就及其鲜明地用“可怕的颠倒”的事实抓住读者,这是很有特色的。
7、结尾一段也有这样的景物描写,这与第一段是不是重复了?可不可以删去?
从结构上看,文章最后一段照应首段,使得整篇文章浑然一体。从内容上看,最后一段是在前面记叙之后的再次描写,这就深化了沉重悲哀的感情;文章首尾相合,使得整篇文章整个儿笼罩在一种特别沉重压抑的氛围里。以景结情,令人无限遐想、无限沉思、无限悲痛……同时也是再一次提醒人们,不要忘却。

(三)理解作者的深层思考
8、理解文中的否定句。比如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还有哪里有这几句话?
否定句:
1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2第六段:今天,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可供报道的新闻
3最后一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为什么说“没有新闻”?从课文中找。
从二战结束,纳粹德国失败,十四年来,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一些幸存者在回忆录中谈到这里可怕的惨状,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被处决前写的回忆录,也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集体屠杀和用人体做各种实验的情形。
那些“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奥斯维辛不再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了。所谓新闻是要有时效性的,是要新鲜的,一个被人报道了多次的事情,自然只能是“旧闻”,是“明日黄花”了。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参观算新闻吗?
但是奥斯维辛真的没有新闻吗?
“没有新闻”这句话,是不是应该还原到历史上?也就是说,奥斯维辛曾经是有新闻的,那就是众所周知的纳粹大屠杀的骇人罪行。时光流逝,那些罪行久以罗列展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这“杀人工厂”的现场旧址。十四年已经过去,但每天都有人来这里,或见证,或纪念,或向死难者致敬。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十四年前的那一段历史历久弥新!那些参观者亲眼目睹了场景实物而流露出的惊骇和伤痛,尤其是那副栩栩如生的照片,照片上一双双向你逼视的目光,那二十多岁姑娘温和的微笑……不是令人感到暴行仿佛就在眼前,血迹依旧鲜浓?因此,对他们每个人来说,这一桩桩、一件件都不是历史陈迹,而是眼前活生生的现实,是刚刚发生的新闻!说是没有新闻,其实是每一天都在重复历史,每天都在播放新闻。因为法西斯灭绝人性的暴行,是教育和警醒世世代代人的永远鲜活的材料。也值得人们像对待新闻一样对待,而不是像“旧闻”一样被遗忘。


(四)这篇新闻的独到之处——主客观的结合
新闻因素:
1布热金卡电
2没有直接写自己的感受,而是客观描述参观者的感受
3对细节如实描写,如作者所列举的数字,这是一般游记类散文不具备的。
非新闻因素:
1起因经过结果很不分明,导语、主体也不分明,时效性也不强,所写的也不是新近发生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情。而是写了一群参观者参观访问奥斯维辛集中新的所见所闻所感。
2新闻强调“客观写作”“零度写作”,也就是说作者只作客观描述,一般不掺杂个人情感和好恶。但这篇新闻却有着作者强烈的情感和价值判断在里面。甚至直接道出了自己写作的缘由是:不安的心情。
这样的新闻大家觉得是好还是不好?我们该怎么评价?
获得了美国国家最高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并且成为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颁奖词:《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总结:对于新闻而言,报道的内容是否吸引眼球,是否是当下的热点固然重要,能不能客观写实,保持中立这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良心,是责任,是一个记者的使命感。被誉为“中国揭黑记者第一人”的王克勤谈到记者职业时曾说他“首先是人,其次是公民,再次才是记者”。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首先体现的也是一个人的人性的显现,面对那样惨烈的屠杀地,杀人工厂,他动容了,然后又因为一个记者的使命感而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了这看似不是新闻的新闻,然而这司空见惯的“旧闻”却恰恰具有最伟大的历史价值,我想这也是这篇新闻报道能够获得最大荣誉的原因。
(五)扩展延伸——对于悲剧的反思
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不要问丧钟为谁耳鸣,他为你而鸣。奥斯维辛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是我们共同的耻辱。我们人类应该反思,我们自称为高级动物,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样惨绝人寰的事情?为什么从古至今几千年的时间里,全世界没有硝烟的日子寥寥可数?甚至没有硝烟的惨剧更为可怕,比如中国的文革,死了两千万人。人变成禽兽。 这究竟是为什么?
以一个小女孩被杀的故事结束。
 

刘蓓莉

  读书人网将定期的对本页面进行更新,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com/)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