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教学相关 > 语文教案 >

《三字经解读》教学教案

2014-05-25 
教学预案一、三字经解读学生先背诵。听听学生说说三字经。 另外一点,今天我们挂在嘴边的话,切磋,说咱俩切磋切

  读书人网精心整理《三字经解读》教学教案:,更多出色文章请查阅读书人网:www.READER8.CN



教 学 预 案
一、三字经解读
学生先背诵。
听听学生说说三字经。
 另外一点,今天我们挂在嘴边的话,切磋,说"咱俩切磋切磋"。现在咱们讲的"切磋切磋"基本上是电视剧里面的武打场景了,两个武林高手碰到一起,"来,咱们切磋切磋。"那接下来就应该动手了。古人不是这个意思。古人的"切磋切磋"是什么意思呢?切、磋、琢、磨,全部是古人玉器手工业上的用词。这四个字,全部是动词。采来一块玉石,外面可能是石头,先要把它切开,看里面有没有玉,有多少玉,这叫"切"。
  "磋"是指把玉和石头分离开来,把石头给磋掉,把玉给磋出来。"琢"就是把玉加以雕琢,让它形成一个大致的器具的样子。"磨"就是打磨,把这个玉器给磨光,最终形成一个作品,或者一个产品。所以《诗经》里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就可以看到,《三字经》所倡导的学习是一个过程,它像制玉一样,必须经过切、磋、琢、磨这样一个过程。
  俗话说,严是爱,宠是害,即使是美玉,也要下功夫雕琢。我们常常听说,有的孩子天资聪明,被人们誉为神童,但是,很多神童长大后,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这是为什么呢?
  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小孩叫方仲永。他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家。这个农家完全没有读书人,家里当然不会有笔墨纸砚了。所以,方仲永从小不仅是书没有读过,而且连书都没有看到过。但是,这个孩子的天资实在是惊人。为什么呢?村庄里毕竟还有那么几个非常底层的读书人,经常在那里诗云子曰的,在念书。方仲永从小就听在耳朵里。到了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方仲永在家里突然大哭,他的父母就去问他怎么了,为什么要哭呢,是要吃的呢,还是要喝的。他不,他要笔墨纸砚。方仲永突然要笔墨纸砚,父亲觉得很滑稽:"你这孩子,家里从来没这东西,你要这干嘛?"赶紧从邻居的读书人那里,借了一套笔墨纸砚,借回来以后,就问方仲永:"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你打算拿它干嘛呀?"方仲永说:"我要写诗。"当时就把父亲给吓愣了:"你还写诗?"谁知道方仲永拿起笔,就写了四句诗,而且还给这诗起了个题目,还很高雅。旁边的读书人一看,这是一首好诗啊。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从来不知道笔墨纸砚,从来没有见过书本的人,居然能够写这么好的一首诗,大家一致认为方仲永是天才。方仲永的父亲种了一辈子地,忽然有了这么一个儿子,有神童之名,当然很自豪,也很高兴。实际上就有点像咱们北方话讲的"显摆",就叫儿子:"来!给叔叔作一首诗,给伯伯作一首诗。"方仲永都是出口成章。慢慢地,方仲永的名声传到了县城里。县城里好多富人,好多乡绅,就叫方仲永的爸爸把方仲永带来,来作诗给他们看,都觉得很棒。这些人也是出于好意,就开始资助方仲永的父亲:"你家出了一个神童,这是我们这一方乡土的荣耀,好好培养他,将来能够给我们这个地方争光。"谁知道方仲永的父亲就认为,方仲永既然是天才,那没什么必要再去培养了,整天就忙不迭地带着方仲永走街串巷,去展现本领。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方仲永依然还能作诗,但是这个诗和同龄人比起来,已经没什么差距了。到了二十岁的时候,方仲永还是能够写诗,但是他的诗歌,已经远远不如同龄人。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就算是天才,也需要后天进一步培养和教育。否则,天才只能泯灭,只能被浪费。我想这两个故事,从正反两个方面很好地说明了《三字经》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明白了这一点以后,《三字经》就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开始着手学习,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哪些问题。古时候,孩子的启蒙教育都是从哪三个方面着手的?而这些传统的教育内容,在当今社会中,是否还有保留的必要?
  《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孩子小的时候,应该特别注重三个方面:亲近良师,亲近益友,学习应对,即学习礼貌,懂规矩。《三字经》告诉我们,应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来开始一个孩子的学习。在春秋的时候,郑国有一个乐师叫师文,他听说鲁国出了一个了不起的音乐大师叫师襄。于是,师文就远远地跑到鲁国去拜师襄为师。谁知道这个师襄眼界很高,轻易不招弟子,一再地回绝。师文当然一再地坚持,希望拜他为师,终于感动了师襄,收他为徒。但是,过去了两三年,师襄突然发现师文弹琴很怪,为什么怪呢?师文很勤奋,经常在那儿弹奏,在练琴,按理说这没什么不好。但是,师襄发现,师文从来都是弹几个乐章,弹几个片断,从来不演奏整篇的乐曲。师襄觉得很纳闷:"你跟我那么亲近,你学了两三年,居然连完整的曲子都不会弹,看样子你是没什么天分啊。得了,你回去吧,就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师襄就把这个跟师文说了。师文怎么回答?师文说:"老师,我并不是不会弹完整的曲子,而是我知道,如果我一旦能够演奏完整的曲子的话,您就会认为我满师了,您就要让我走了,我就不会再有机会亲近老师了,所以我故意不弹。"师襄一听:"哦,你这学生还有这个心事,你弹一个来听听。"哪知道师文马上就演奏了一曲,非常完整。师襄终于认识到,这是怎样的一个学生。师襄破格同意师文慢点出师,你愿意跟着我还是跟着我。师文就接着亲近他的老师,细细地琢磨老师的技巧。师徒两个后来都成了齐名的一代音乐大师。这就是一个亲近老师的故事。在你刚开始学习的时候,除了有良师以外,你怎么去结交朋友,怎么能够找到益友,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我们知道,古人极其重视、极其强调朋友的重要性,儒家的学说一向认为,朋友是一种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基础上,共同的道德朋友是建立在共同理想、共同道追求的基础上,共同的人格基础上的一种友好关系。
  德、共同追求基础中国古代有太多太多关于交友的故事,最有名的是桃园上的一种友好关系。
  三结义。我在这里也给大家讲一个交友的故事,虽然不像桃园三结义那么有名,但是好多人可能也听说过,这也是我们一个成语-"割席断交"的来源。汉朝的时候,有一对好兄弟,两小无猜。一个叫管宁,另一个叫华歆。两个人非常要好,要好到什么地步呢?坐在一张席子上一起读书,天天如此。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就等于咱们今天同坐一条板凳了,因为古人没有床,也没有今天这样的椅子,都席地而坐。有一天,两个人都在埋头读书,突然听到外面声音很响,很热闹。管宁依然读书,不受所扰,充耳不闻。而华歆,一下子跳起来,跑到门外面看热闹。回来告诉管宁:"兄弟,外面太好看了,太热闹了,我们这个地方来了一个新的官,正好在游街,你不去看看吗?"管宁拔出随身携带的刀子,一下子把他们同坐的那张席子割开,也就是说,我从今不跟你坐一块儿了,在古代就意味着断交。管宁就跟华歆说:"我们两个不是一类人,你太好那些浮名虚节,外边有一个新的官来,到我们这边来就任,鼓吹热闹,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啊?咱们现在应该一心读书啊。所以我看啊,咱们断交。"后来这兄弟两个果然分开。临分别的时候,管宁再一次跟华歆讲了这个道理,华歆也听不进去。后来的结果,华歆是被杀的,因为他趋炎附势。管宁虽然后来流落到了辽东,但是到了辽东以后,用仁义道德教化当地的百姓,得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在历史上留下了不俗的名声。这就是"割席断交"的故事。也就是说古人把选择朋友,看成是多么严肃、多么重要的事情。除了尊师、择友,我们的古人还非常重视礼仪,把这三项内容,看成是儿童必备的启蒙教育。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一样重视礼仪,提倡讲文明、懂礼貌。所以中华民族一直都有礼仪之邦的美誉。那么,这种传承了千年之久的"礼",它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
  人应该怎样来体现自己对礼仪的感悟呢?《礼记》的第一句就是,"勿不敬,俨若思。"你千万不要不敬,你做什么事情,见什么人,都应该心怀敬意,应该尊重对方,应该有敬畏之心。你要端正颜色,像经常有事情在想,不要轻佻。所以,我们古代的小孩好多就是小大人。当然,我们今天可以去讨论,如此是不是把孩子的童趣都给消磨掉了。古人也再三地提出,千万不要把礼仪庸俗化,这也是今天我们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我们今天也非常讲究礼尚往来,但是,是不是就掌握了中国传统礼仪的真谛呢?未必。孔子就在《论语•阳货》里面讲,"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孔子的话是说:"礼啊,礼啊,难道讲的就是玉帛吗?"玉,古人非常珍贵的礼物。帛,就是很好的丝织品,古人是作为贵重礼物来送的。孔子就哀叹,当时好多人已经把礼仪给庸俗化了,把礼仪等同于礼物。孔子看不惯了,于是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也是一种告诫。所以,在现代社会,们讲礼仪,要真正把握中国传礼仪,就要真正把握中国传统礼仪的精神实质。统礼仪的实质。接下来,《三字经》讲的就是教学的内容与次第,孩子应该怎么样一步一步接受教育,应该按照怎样的轻重顺序来学习知识,这就是下一讲要讲的内容。
二、点评每日微薄
三、练习校对

郭莉

  读书人网将定期的对本页面进行更新,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com/)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