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软件交流基地大型城市活动综合交通专题 XXrtie轨道交通产业榜评选 混合交通是一种客观现象, 所谓混合交通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代其含意是不同的。在经济发达国家,公路上行驶的基本是汽车,混合交通是特指车速较高的小型汽车与车速较低的大型汽车所组成的交通,即行驶车辆之间存在的“速度差”;在我国, 混合交通所指的是自行车、机动车、行人组成的混合交通,这种混合交通引发的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增加、城市环境不断恶化、运输效益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地影响了道路交通秩序,降低了道路通行能力,增加了道路交通管理难度。因此,如何从道路建设、科学交通管理、整顿交通秩序、加强政府职能等措施来减少混合交通相互之间的干扰,降低交通事故率是当前人们关注的问题。
1 我国典型的交通混合现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混合
1.1 机非混合形成的原因
在过去计划经济情况下的企业办社会带来的居住与就业接近,居住与其他设施混合的特点造成居民出行距离较短。而自行车恰好适合近距离出行,因此步行、自行车成为最适合的出行方式。而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迅速,在我国,机动车的大量增加只是近 20 年的事情。早期的城市交通表现为机动车较少,居民出行以步行与公交为主 ( 早期的自行车价格昂贵 ) ;中期表现为机动车较少,居民出行以自行车为主 ( 自行车开始普及 ) ,目前则表现为私人交通机动化迅速发展、机非冲突加剧。在我国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并没有给规划师更多的时间去寻找廉价、高效的路网分流体系。如果不存在这种体系,那么机非混合就必然存在,
1.2 机非混合交通存在的问题
( 1 )导致交叉口通行能力降低
我国目前常见的三块板道路(此处三块板道路为广义概念,即人行道、自行车道、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人行道的道路断面交通组织方式,而不是狭义的具有分隔带的道路断面),已经基本解决了路段上的机非混行问题,路段的通行能力与车速基本可以保证,主要是交叉口的混行问题没有解决。交叉口汇聚了不同方向的交通流,当混合交通流进人道路交叉口时,会产生分流点、冲突点和合流点,这些特征点的存在,直接影响着交又口的通行能力,机非混行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远远低于路段,已成为城市路网中最常见、最普遍和最直接的交通拥堵发生源、交通事故多发地;而且机非混行对理清道路功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起到了消极作用。
( 2 )路网布局模式的不断恶化
我国城市路网还存在支路普遍缺乏的现象。由于城市干路缺少下一个层次的路网系统,适于商业活动的土地供给不足。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居民以自行车出行为主,自行车、公
交、步行、机动车均集中在干路上。自行车具有轻便灵活的特性,易停放,宽敞的人行道刚好提供了停车场所。最初为顺路购物,伴随交通量增加,主干路两侧的小规模商业活动逐步升级,最终导致“交通性商业街”的诞生。如果能够从路网上将自行车与机动车分离,那么沿自行车道的商业街将吸引自行车出行者到此购物。对于步行者来讲,在自行车专用道两侧行走将比在机动车道两侧行走更具安全性,同时也会减少汽车尾气对健康的损害。
( 3 )行人过街困难
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居民出行意向调查表明,行人过街困难、不安全是主要交通问题之一。三块板道路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