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教学相关 > 语文教案 >

《过零丁洋》教案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

2012-11-06 
《过零丁洋》教案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从小就仰慕英雄,崇尚忠义文采出众,曾是皇帝钦点的状元兵败一路逃亡,历经九死一生的惨境因为他忠义,敌人很尊重他写的信很感人,为了国家他历经艰辛,无怨无悔,视死如归,但是妻子女儿却顾不上了,内心悲痛也没有办法文天祥认为义就是人活着不能拯救国难,死后还要变成恶鬼去杀贼,誓不与贼共存。舍生取义。板书:历经艰辛,九死一生,视死如归,舍生取义。

  一、知人论世

  事先板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

  1、课前我们读过文天祥的有关材料,这些材料中有没有让你感动的地方?请大家把自己的读后感受跟班上同学交流交流。

  从小就仰慕英雄,崇尚忠义;文采出众,曾是皇帝钦点的状元;兵败一路逃亡,历经九死一生的惨境;因为他忠义,敌人很尊重他;写的信很感人,为了国家他历经艰辛,无怨无悔,视死如归,但是妻子女儿却顾不上了,内心悲痛也没有办法;文天祥认为义就是人活着不能拯救国难,死后还要变成恶鬼去杀贼,誓不与贼共存。舍生取义。板书:历经艰辛,九死一生,视死如归,舍生取义。

  2、文天祥的一生,历经坎坷,充满艰辛。

  20岁,皇帝钦点为状元,4天后父亲病逝,回家守孝三年。

  24岁,回朝做官,满以为可以为国效力,但却遇到奸臣当政,只担任无足轻重的官职。

  38岁,元军进攻南宋,他响应太后的勤王(君主的统治地位受到内乱或外患的威胁而动摇的时候,臣子发兵援救)号召,散尽家财招兵买马组织500义军,但在对敌作战中因为官员隔岸观火而几乎全军覆没,仅逃出4人。

  40岁,太后执意投降。元军提出必须由丞相出城商议,当时的丞相害怕得连夜逃跑,文天祥即被任丞相出城议和。谈判中,文天祥不畏元军武力,痛斥元军,被扣留。千难万险想方设法逃出,后继续组织;队对抗元军,取得初步胜利后遭遇元军精锐部队的围歼。

  42岁,不幸被俘,同朝为官的投降者来劝,被俘的太后和皇帝来劝,投降元朝的亲弟弟来劝,元朝统治者还拿被俘妻子女儿的生命为条件来劝降,拿高官厚禄来劝降,文天祥拒不投降。

  47岁,被杀害。

  这首诗写于42岁。此时他已被俘,在敌人押解途经零丁洋的时候所作。

  二、朗读诗歌

  1、这是一首七律。韵脚有星、萍、丁、青。

  2、齐读诗歌。

  三、品读诗歌。

  (一)前三联

  1、请同学们从前三联中任选一联,说说从这一联中你读出了文天祥什么感情,从何处可见。

  (2)首联:读出辛酸辛苦。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一经:一部儒家经典。起一经:从考中进士开始。 干戈:泛指兵器。

  寥落:自己孤军奋战的辛酸,也暗含对苟且偷安、贪生怕死者的愤激。

  我参加科举考试,被钦点为状元,从此步入仕途,尤其是勤王以来,几乎凭一己之力与节节胜利的凶悍元军作抵抗,这种局面苦苦支撑已经有四年了。

  回顾经历,辛酸

  (2)颔联:读出担忧凄苦。

  国家支离破碎,危在旦夕。个人命运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赏析这一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国家支离破碎,危在旦夕的命运和个人漂泊无依,坎坷浮沉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苦悲哀。

  (3)颈联:读出惶恐孤苦

  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军击败后曾从惶恐滩退往福建,联想到当时兵败后的忧虑惶恐的心情。而过零丁洋,自己已经被元军俘虏了。在满眼是元军的地方,自己作为一个俘虏,想反抗不行,逃走也不行,那种孤苦伶仃的悲凉感觉可想而知。

  一语双关,巧用地名,既表现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也抒写兵败后内心忧虑孤苦的心情,自然贴切,巧妙新奇。

  2、我们从这三联中体会到文天祥的家国之恨,体会到他的艰危困苦,体会到他的哀痛凄苦,三联反复渲染了忧愤悲苦的感情。如果我们读了《指南集序》中的一段后会更理解他。男女生分读。

  痛定思痛,痛如何哉!

  3、带着这种哀痛凄苦的感情朗读这三联,语调低沉,语速缓慢。

  4、背诵这三联。

  (二)尾联

  1、丹心:碧血丹心。为国家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而有的赤诚的心。爱国忠心。

  汗青:史册。

  2、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

  高昂有力的。

  3、为什么要这么读?通过这样的语调你想读出什么?

  读出文天祥宁死不屈、以死明志的决心;读出文天祥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正气

  凛然;读出文天祥与国家共存亡的一片忠心; 读出文天祥身陷敌手对自身命运毫不犹豫的选择;读出一种慷慨悲壮;读出文天祥历经艰辛后仍然不改心志的坚定;读出文天祥崇高的人格魅力。

  3、文天祥只是一个文弱的书生,当时有很多人投降了,包括太后、皇帝、同朝好友、亲生弟弟,有太多太多变节投降的人。他当时还受着种种折磨,在长期的囚禁生活中牙齿掉落,头发枯秃,最后坐得连臀部都溃烂了。是什么力量使他能在土牢中抗御土气、水气、疫疠的侵袭,使他在敌人的刑庭上,虽然斧钺加颈而仍然面不改色呢?我们从这句诗中找到了答案,也从他的遗诏中找到答案。齐读遗诏。读《指南集序》中的一句话。

  对国家的一片丹心,与国家共存亡、誓不与贼共存的义,正义感,民族自尊感。

  4、读尾联,女生读,读出文天祥与国家共存亡的一片赤胆忠心。

  男生读,读出文天祥的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全班读,读出文天祥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人格魅力。

  5、赏析: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民族气节。

  6、前面种种的悲苦,种种的惶恐,种种哀痛,更反衬出这种舍生取义、以死明志人生选择的崇高和伟大,让人肃然起敬。

  7、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看到屈原因国都破灭、无力回天而自投汨罗,以死明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听到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看到陆游在风吹雨打的深夜仍然想着驰骋疆场,杀敌报国;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听到谭嗣同大笑着说“我自横天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用自己的鲜血唤起国人革命的意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看到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感受到钱学森始终眷恋祖国的赤诚之心。

  8、位卑不敢忘忧国,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对祖国的热诚忠心,对祖国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我们拥有古老文明的祖国才会像今天这样充满活力,昂首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而最近,我们每个人都情不自禁地关注钓鱼岛事件,并表达自己的思考,也充分说明我们每个同学都是爱国的好儿女。我们的民族从来不缺乏伟大的英雄人物,我们的民族也从来尊崇这些伟大的英雄人物。

  9、齐读板书上的两句话。。

  姚慧芬

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教案一

《项脊轩志》教学案例(苏教版高二必修)

一年级语文教案之《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后记

欢迎光临读书人网

更多精彩请访问读书人网语文教案栏目:http://www.reader8.com/data/ywja/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