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办公其他 > 调研报告 >

村级组织管理调研报告(2)

2012-06-04 
读书人网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 http://www.reader8.com/data/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领广大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

读书人网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 http://www.reader8.com/data/  

得村“两委”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一些外出务工、自谋发展的“挂名”干部越来越多,许多工作得不到落实;一些村干部误工补贴难兑现,撂担子不愿干的现象时常发生。县、乡干部在入户开展工作时,村干部不能积极配合,多是凑合应付,指指门,引引路了事。
(五)村干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一是由于村干部待遇低、后顾之忧多,有一定技术和能力的青年大量外出务工经商,致使有能力的村干部选不出来,而勉强选上的村干部却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村后备干部也难于物色,条件差的农村普遍存在村干部青黄不接现象。二是村委会、村干部及其他村级组织在民主选举中,存在利用各种不正当方式、不合法手段拉选票,有的村是家族势力在操纵选举,甚至黑恶势力插手选举的事也时有发生。三是缺乏村干部监督机制,有的村干部不是依法依政策办事,而是依自己的主观想象办事,方法简单,作风粗暴,工作漂浮。也有的村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一味地求稳定,避矛盾,等工资,工作没成绩。“关、卡、要、贪”现象在一些村干部中仍时有发生。四是缺乏保障激励机制,村干部工资待遇偏低,生病养老无保障,提拔升迁无盼头,工作积极性不高。
(六)村集体经济实力仍然比较薄弱。有的地方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思想重视不够,发展思路不清,工作措施不力,导致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多数村甚至没有集体经济。有的村虽然有一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但债务沉重,入不敷出,成了经济上的“负债村”;有的村寅吃卯粮,对村集体资产搞一次性承包,承包期10年、20年甚至50年,承包金一次性兑现,影响了下几届村级班子的正常运转。集体经济薄弱村甚至出现了“集体经济无实力,为民办事无能力,支部失去凝聚力,群众缺乏向心力”的现象。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弱化,严重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村级组织建设的活力。
(七)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力度不够。一是党员质量难保证。农村部分党员只顾自家发财不管别人脱贫,存在“各种各的田,各赚各的钱,管他党员不党员”的思想。也有的党员表现还不如普通群众,致使党员和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吸引力明显下降,部分青年看不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而不愿意入党,也有部分青年长期在外打工,无法入党。种种原因使农村党员发展比较困难,质量也无法保证。当前,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普遍存在队伍老化、文化水平偏低、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从我县的情况来看,全县农村党员中年龄60岁及以上的超过农村党员总数的一半,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超过农村党员总数的一半,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农村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三、村级组织科学选配和健康运行过程中问题的产生原因
 仔细研究分析以上多种种问题,存在以下原因。
(一)村两委班子职能定位模糊与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之间存在矛盾
1、体制方面的原因。从现实层面看,现行的乡村治理机制与村民自治之间存在矛盾。村党支部是乡镇党委政府“代言人”和“代理人”的现实定位,使其不得不越俎代庖执行过多的“政务”,从而影响到村“两委”关系。
2、认识方面的原因。有的村干部理论素养欠缺,处理问题仅凭旧观念、依赖旧习惯,缺乏民主管理的经验,热衷于搞亲亲疏疏、拉帮结派、排队划线,容易引发村两委矛盾。
3、村党支部自身原因。一是缺乏领导核心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后,有些村党支部推动经济发展乏力,失去了对农村经济资源的支配权。二是缺乏“领导核心”的群众基础。有些村党支部年龄结构老化,能力弱化,党员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对群众的感召力、凝聚力下降,“战斗堡垒”作用难以显现。三是缺乏“领导核心”的思想基础。个别村支部无力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社会思潮,面对农民精神信仰日益多元化的趋势,无力对群众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部分党员群众素质偏低与扩大基层民主需要之间存在矛盾
1、留守村民不少是老花眼,无心顾及村民自治。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优秀青年大量外流,留守农村的是一支386199部队,即妇女、儿童和老人。许多农村家庭是由留守老人作为代表行使自治权力,信奉以和为贵,无意也无力去关注村民自治。
2、部分党员群众患上近视眼,容易为利益左右。有些党员群众目光短视,民主权利几包烟,选票不如钞票的实利性观念根深蒂固。有的村民代表追逐蝇头小利,民主监督走过场,履行职责不认真,直接影响换届选举的质量。
3、个别干部群众偏心眼,专讲房姓派性。在农村这样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聚居社会群落里,家族认同感被提升到重要位置。尤其是涉及换届选举等利益分配的关键时刻,少数群众的宗族观念就会过度发酵,强调宗族本位,以姓氏划线,造成选举结果失真失实。
(三)“唯选是举”的单一导向与农村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l、选民意志与上级党委政府意图的“差位”。上级党委政府有时理所当然地将村党支部视为自己的“嫡系部队”,先验性地认准某个特定人选而提出“建议名单”,以致出现“群众不需要党需要,群众不欢迎党欢迎,群众不信任党信任,群众不依靠党依靠”的咄咄怪事,与选民意图之间出现认知“差位”。
2、上级组织对村委会干部监管的“缺位”。在机构改革、编制压缩的情况下,乡镇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难以腾出多余的精力和人手专门用于“村官”的监管。而且当前能够在村委会选举中脱颖而出的,要么是先富起来的经济能人,要么是德高望重的社会能人,在村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监管不慎便会引起怠慢工作、煽动群众集体上访等连锁反应。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主导下,部分乡镇党委政府放松了对村干部的监管。
3、村民自治要求高和选举繁杂实际的“错位”。一是选举程序不科学。村“两委”会换届选举周期短、频、快,而整个过程要求又极高,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困难。二是竞争平台不完善。目前提供给竞选者展示能力、推介自我的渠道不多,客观上给拉票贿选等非正当竞争行为提供了空间。三是竞选和解机制缺失。竞选难免会造成对立面,易引发班子不协调、干群情绪对立等后遗症,而目前的选举制度缺乏必要的竞选双方和解渠道,影响基层稳定。
(四)基层干部队伍整体水平低与新农村建设高要求之间存在矛盾
1、缺乏“扩源蓄水”机制,来源单一。村“两委”干部来源较为单一,面临后继乏人、质量不高的窘境。村干部“政治上没想头,经济上没干头,退下来没靠头”的现实状况,对优秀青年缺少吸引力,培养村干部面临源头枯竭的困境。
2、缺乏“吐故纳新”机制,出口不畅。从村党支部层面看,部分村支书年龄老化、建党管党意识弱化、能力衰退,但缺少合适的后备人选,加之在支部内任职时间较长、威信较高,很难调整其位置。从村委会层面看,有些村干部难以胜任工作,但现行的《组织法》对罢免程序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
3、缺乏“素质提升”机制,培训不够。有些村干部不注重学习,也不愿意学习,认为身在基层,做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具体事务,集中教育是浪费时间、耽误主业,对培训缺乏积极性。
四、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要破除上述阻碍我县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的瓶颈,作为基层党组织,应立足高远,尽快加大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投入,加强对村级班子和村干部队伍的教育和引导,实行“六个一”的建议。
一种理念。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站在落实县委“一主一引、四轮驱动”战略高度,始终如一地坚持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等原则,配齐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特别是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对经换届选举产生的“两委”班子,乡镇党委要密切关注,跟踪考察,对确实不能胜任工作的,群众反映强烈的或违法违纪的党员干部,要及时采取措施,通过正当程序进行调整撤换。
一种方向。要尽快找准发展方向,明确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只有努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才能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之上。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就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思路,认清优势,选准路子。
一种精神。待遇低并非村干部不积极的最大原因,某种品质的日益缺失才是根本。当前,尤其需要在广大村干部队伍中培塑一种扎根家乡热土、建设和谐君山的奉献精神。
一种关怀。作为党在农村最前沿的基层工作者,村干部们尤其需要组织的关心。为此,应尽快完善村干部队伍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村干部误工报酬保障制度,实行村干部工资正常增资制度;建立离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生活困难补助制度;探索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离职补偿制度。同时,探索建立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制度、定期表彰村干部制度,让村干部时刻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一种氛围。彻底消除村级组织建设的种种负面现象,需要在全区范围内营造一种想干事、肯干事、全力做成事的良好氛围。而且,营造这种氛围不能停留在嘴上纸上,要有舆论引导、物质推动、机制保障、群众参与。
一种境界。作为负责培训、指导和督促农村村级组织建设的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要有强烈的使命感与荣辱心,要有一种超越名利的境界,真正将农村村级组织建设当作一种追求,将之抓好抓实抓出特色,避免其对上流于应付,往下流于形式。同时,要教育和引导村干部追求超越名利、为民谋福祉的境界,真正做到带富致富。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