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藏经阁 >

活在憋屈与坦荡之间

2011-11-24 
你们完全可以把这一篇文字看作是我在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之时,关于人生、理想和命运的自白,或者呓语。悉听尊便

  活在憋屈与坦荡之间

  丁启阵

  你们完全可以把这一篇文字看作是我在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之时,关于人生、理想和命运的自白,或者呓语。悉听尊便。——作者题记

  看过美国人罗兰·艾默里奇导演的灾难大片《2012》,我并不相信传说中玛雅人关于2012年12月21日将是世界末日的预言。但是,我认为,在2012即将来临的时候,审视、反思一下自己人生的道路与成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古语道,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假设的世界末日到来之前,我们的所思所言,或许会比平常多几分悲壮,多几分真诚。

  上周在完成“我的‘改变之年’”的命题约稿时,我把上大学当作自己的‘改变之年’。说实话,写完那篇文字,我的心里并不舒服,颇有几分无奈。因为,我认为自从上大学之后,我的人生道路并不平坦,充满坎坷。有位朋友曾以一句歌词“踏平坎坷成大道”相安慰,但是,我听着却觉得更像激励,激励我继续勇敢地走下去。当时脑子里浮现的是杜甫《赠卫八处士》里的两句诗,“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心底交织着的,是悲凉与迷茫两种情绪。

  迷茫、悲凉,均来自理想和希望。按照知足常乐的祖训,从一个农村苦孩子“改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跻身城市,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过温饱无忧的日子,我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但是,书本上的,报章杂志上的,老师们言传身教的,上级领导们声色俱厉教训的……太多的励志教育,早已把我们大多数人都塑造成了充满理想但实际上又不知道该怎么去追求的迷茫者,失路人。因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国度,这个时代,有太多的不公平,有太多的特殊性,即所谓的“国情”,使得我们的理想和希望,很难通过正常的渠道、采用合理的手段加以实现。孔子的君子小人之叹,屈原“黄钟失响,瓦釜雷鸣”的感慨,李白“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喟叹,杜甫“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的愤懑,仍然没有过时。几千年的历史,几千年的慨叹,周而复始,了无新意。

  我从小就不是一个有什么明确理想的人,中小学时期作文中写的那些革命理想,都是为了老师布置的任务,编造出来的。成人、而立乃至不惑之后,也曾阐述过几回人生理想,但那都是临时应景的说法,当不得真。只有一次,似乎是发自内心的。孩提时代,跟一个同龄的伙伴在我们自家所在的道地(农村大院,住十几户人家)大台门那儿玩耍,看着长辈们肩挑手提,负重艰难地走上十余级台阶才能进入台门,回到各自的家,我俩谈起理想。我们的理想几乎是一样的:都是要在将来拆去台阶,把它修成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伙伴实现理想的口气比我大,我不过是“如果我将来做了中央委员……”,伙伴是“如果我将来做了毛主席……”。不幸的是,我至今没有做成中央委员,伙伴更惨,十年前为了给他老婆孩子留一点生活费,在被查出身患绝症不久,拒绝治疗,坠楼身亡。不过,改革开放之后,手头有了几个钱的村民,按照乡镇规划,几度重建自家住宅,不是独门独院别墅式的,便是每家一间两间三间相互连接大厦式的,从前的道地、台门,早已荡然无存。最近,村里人们走了几百年的石子路,也变成了水泥路。

  在孔孟故国所在地山东念了七年书,其间其后又读了不少主张积极入世的儒家经典,读了不少儒家思想塑造出来的志士仁人的诗文。天长日久,潜移默化,当然也在心里暗暗播下了理想的种子。但是,种子终归只是种子,一直没有破土而出长成植株的希望。回想自己数十年人生,觉得有一件事情,颇有象征意味。在我近二十年的学生生涯中,尽管学习成绩并不差(中学阶段一直是语文课的课代表,语文成绩一直当得起“优异”二字),同学关系也过得去(我不是孤僻之人),办事能力口才也还可以(中学期间我曾是全校黑板报主笔,课堂读报员,大学研究生期间曾主编全校学生杂志、学术论文集),也做过校级、系级研究生会的学习部长。我自认为,对集体事务一直是比较热心的。但是,奇怪的是,我几乎一直没有做过班干部。只有高中一年级时,莫名其妙,被班主任任命为班级的体育委员。被任命为体育委员,决不是因为我有体育特长。恰恰相反,我在体育技能方面一无长处,从来不曾在运动会上得到过名次。后来在大学里练长跑,练冬泳,凭的都是毅力与意志,跟技能关系不大。班主任卢永和老师坦言,临时任命我为体育委员,只是为了应付学校广播体操比赛!他认为,要想在全校广播体操比赛中获得好名次,首先必须有一个胆子大不怯场、嗓门大口齿清楚的口令员。他说,班里的干部们都太“嫩”(面)了,上不了大场面。结果,我自然是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比赛过后,我光荣的体育委员生涯也就自动结束了。这一件陈年往事,现在回想起来,对我而言,有极大的宽慰作用:倘若临危受命,我是会不辱使命的。记得苏东坡说过这样的话,穷独叟跟廊庙具(将相)之间,其实只有一线之隔。诚哉斯言!人生命运,转机往往在于遇没遇到过一个机会。我丁姓祖宗姜太公,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做得宰牛屠夫,也做得开国元勋。

  封建礼教的害人,前贤已经揭露得很多。而我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又发现了礼教的一个害人之处:当你真的相信了那一套说教并努力追求高尚,你便会时时遇囧,事事碰壁。因为,许多人并不信奉那一套说教,他们甘愿卑鄙。“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尚何言哉!孔子说自己四十而不惑,我不知道这“不惑”具体指什么。读《论语》,读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看他凡事絮叨,看他四处碰壁,实在看不出他老先生在哪方面不惑了,彻悟了。但我觉得自己有一点是不惑的了: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笨小孩。“他们说城市里男不坏女不爱,怎么想也不明白。妈妈说真心爱会爱得很精彩,结果我没有女孩……”,刘德华的《笨小孩》唱出了我的心声,唱出了我命运的缩影。

  熟悉我的朋友,会说我心态不错,并且距离说我喜欢呼朋唤友,游山玩水,到处寻找美食,富有生活情调。这当然都没有错,我不可能成年累月假装快乐。但是,其中多多少少会有一点儿无奈的况味。上边说过,我也算是一个深受儒家礼教影响的书生,是经世济民、为人民服务、“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君子嫉没世而名不称”、光宗耀祖、荣华富贵诸如此类的名利思想混合而成的华夏俗人。说得体面一点,就跟古代那些诗人一样,寄情山水、吟诗作赋、放浪形骸,都有排遣心中郁闷的用意;说得难听一点,已经接近杜甫的最低愿望,“但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长相见”。

  也许有人会说我矫情,说我哭穷,泛酸。这都没有关系,批评是别人的自由,我没有必要逐一加以反驳。曾有一个网友在我博客的评论栏里对我说“……我讨厌你很久了”。我的回复是:“您不妨继续讨厌我,直至地老天荒。这是您的权利和自由。”坦率地说,我认为自己是:干得不坏,混得不好。比如说写博客,现在于多家网站跻身名博行列,但三四年前,我也只是草根。“名博”两个字,是一篇一篇写出来的。混得不好,当然会让我感到憋屈,但同时它也使我坦荡,使我有不断前行的动力。另外,我在体制内的一点点小憋屈,能够成为孙绍振老先生及其徒子徒孙们如获至宝的奚落与嘲笑的材料,也算是一种废物利用,符合时尚的环保理念,聊可欣慰。

  说实话,我虽然不能算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但也决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尽管满眼黑暗,但我心里却永不放弃对光明的期盼。屈原能“虽九死其犹未悔”,陶渊明能“觉今是而昨非”(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非),往古圣贤的境界,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我愿意朝着理想,朝着希望,朝着下一次的“改变”,继续努力。学习苏东坡,面临险境时不慌乱,仍然写他的书法,我也要读书、思考、写作不辍,直至末日降临!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