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上城区工会组织以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为载体,以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为手段,以完善维护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为着力点,务实创新,开拓进取,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积极开展新时期工会“三级联创”活动,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工作基本格局以及抓特色(品牌)带动其他工会工作的运作手段,有效地提升了全区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
近年来,全区工会组织广泛开展以“百名职工合理化建议,百名职工技术比武”为主题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充分发挥职工、科技人员、管理干部“三结合”的优势,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建功立业。区总结合区情,着力打造以“行业为主、多点开展、形式各异”的上城区现代服务技能大赛,每年比赛均有不同的重点,2006年主要是艺术插花、特色厨艺等四大类七个项目,2008年主要是宾馆客房服务、餐厅服务四个大项内容,由于选项定位准确,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受到了经营者及广大员工的广泛好评。新颖的技能大赛同时吸引了各大新闻媒体的关注,餐厅服务金奖获得者还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并在《焦点访谈》栏目播报,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不断拓展技术比武领域,区总工会与区妇联、清波街道联合举办了“上城区手工编织技能比赛暨手工作品展示”活动,来自全区6个街道的16支代表队48名女选手参加了比赛,扩大在全省全市的影响力,拓展了妇女就业渠道。区城管办工会开展了重点工程比进度、城市管理比质量、车辆驾驶比安全等竞赛活动;卫生局工会开展医疗护理技术知识竞赛,着力提高整体素质;发改局工会开展了以推销产品为竞赛内容,形成全员参与、争当“营销状元”的良好氛围。区总还积极组织技术骨干参加全国第四届振兴杯青年职工技能大赛、省“昆仑杯”钢筋工大赛、市车工技能大赛等。仅2008年,全区就有159家企业组织技术培训4180人次,2530名职工参加劳动竞赛活动,980人次参与各类技能比武,272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出合理化建议467条,已采纳291条。通过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活动共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900多万元。为了进一步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区总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得到了全区各级工会和职工的积极响应。到2008年底为止,全区已经树立学习型组织341个、学习型班组810个、知识型职工1491名。区总为了解决职工学习、活动场所少的问题,拨付专项经费,着力开展“创建职工学校”、“职工俱乐部”、“职工书屋”建设工作,现已建设职工俱乐部5个、职工书屋6个,其中奥普电器公司和娃哈哈集团公司阅览室被命名为省级“职工书屋”。区总依托上城区职工培训中心,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加强职业技能等培训,开展“万名职工免费培训活动”,今年已经开展了技能业务、班组管理、社交礼仪等8个项目1825人次的培训活动,202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二、以人为本,突出维护,着力促进劳动关系的协调稳定
上城区工会组织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抓住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条主线,致力于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利益保障机制和矛盾调处机制。一是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机制),切实从源头参与、保障职工的切身利益。上城区建立政府与工会的联席会议制度已多年。从2003年起每年召开联席会议,至今已召开七次。联席会议上政府与工会相互通报工作,研究解决工会工作中提请政府帮助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如机关事业单位工会经费集中统一划拨、困难劳模及在职职工急难救助、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强化《劳动合同法》宣传和贯彻、推动工会社会化组建工作等,促成区政府出台了相关文件和政策。为了规范联席会议运作,区政府专门制订文件,从会议宗旨、会议内容、会议原则、会议组织、会议会务等方面进一步健全了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会议制度,切实推动企业和谐发展。上城区在2002年就建立了区级三方协调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至今已召开了十次。每次围绕主题解决一至二个重点问题。如2004年区总提交的《关于进一步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指导意见》,在区第三次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上讨论、通过并下发。同时在区劳动局等部门的协同下,专门组织对各级工会干部培训、辅导;聘任了13位同志组成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为基层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提供指导帮助。2008年,全区有100家企业新(续)签集体合同和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协议,累计343家单位签订了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议,受益职工2.3万名。6个街道也早已于2004年率先在杭州市城区中全部建立了区级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会议制度。望江街道、湖滨街道总工会的区域性职代会、区域性集体合同、区域性工资协商走在全市的前列。三是建立健全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机制,切实维护职工具体利益。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一方面每年两次深入基层指导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开展工作,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等。另一方面加强了同区劳动局、发改局等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到2008年年底,全区企业与职工(57422人)签订了劳动合同,占应签人数的96.1%。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诉求开展不同维护,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密织维权网络,2009年5月14日,区总工会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率先成立了全市首家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大队,区属六个街道也相应设立了监督中队,做到组织、人员、措施“三到位”,实施网格化管理,不留“死角”,全方位开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着力撑起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维护合法权益的“庇护伞”。四是建立健全矛盾调处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安定和企业稳定。区总建立了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6个街道也相续成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45家企事业成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小组。为配合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区总在80多家企业建立了人民调解组织,还在金星铜、花中城等基层进行挂牌,把劳动争议调处与人民调解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创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区工会系统的人民调解组织,落实专人负责,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
三、扶贫帮困,服务职工,积极扩大工会品牌的社会影响
上城区总工会2006年就率先在全市启动了外来务工者(包括帮扶困难职工)医疗救助办法。“办法”规定,凡加入工会一年且因病致贫,致使生活费用低于本市低保标准的外来务工者,其本人或配偶及子女产生的医疗费自费部分,都能享受此政策,一个困难外来务工者家庭一年的医疗费救助最高可达2万元。目前,区科技工业园区已有两位外来务工者工会会员按此办法得到了救助,其中井滕汉方员工谢勇受助2万多元,成为该办法的第一位受惠者。这件事情在广大外来务工人员中引起强烈的反响,被称之谓“为外来务工者带来的又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使那些因病致贫的职工及时得到救助,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同时全区各级工会以“冬送温暖”、“夏送清凉”、“金秋助学”活动为载体,积极履行“娘家人”职责,不断推进扶贫帮困长效救助制度的落实。2008年,区总共慰问在职困难职工家庭173户,发放慰问款8.65万元;为190名低收入劳模发放补助金116.72万元;为14名全国劳模发放特殊救助金、困难补助金、节日慰问金6.84万元。组织安排600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与工会干部同吃年夜饭,并发放慰问金和赠送年货12万余元。举办文艺晚会、联欢晚会40余场,让外来务工人员在第二故乡共同抗击雪灾愉快度过春节。区总还为全区427户因学致贫的家庭发放援助金234.85万元,圆了他们的大学之梦。四川发生强烈地震后,区总迅速行动,组织各级工会捐钱、捐物、献血,缴纳工会“特殊会费”12.09万元,还为12名家庭有人员伤亡的灾区籍职工发放慰问金8000元。区总继续实施职工互助保障计划,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女职工安康团体重大疾病保险工作,全年有87家基层工会为4559名女职工(包括外来女职工)投保,为女职工们筑起一道保护屏障。与此同时,区总2004年4月在区司法局的指导帮助下,建立了上城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会职工法律援助站。制订了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会职工法律援助站的工作内容、服务对象、服务形式等,设立了专线电话,近年年共接待来信来访100余件(次),区总工会领导亲自接待受理,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区属6个街道也相续建立了职工法律维权站和社区工会维权室,通过接收企业职工的侵权投诉,为保障职工劳资、安全、劳动合社会保障等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
四、创新形式,彰显特色,全面推进工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
上城区在全市率先尝试成立街道总工会的基础上,今年推进6个街道全部成立了总工会,并结合各自特点,克难攻坚,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湖滨街道总工会认真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方针,在全市率先成立外来务工者工会,开创直接吸纳职工入会新路子。目前,该工会的工会会员已达1.6万人,辖区内工会组建率已达98%,进一步增强了工会组织对职工的凝聚力。同时在全市率先推行区域性职代会制度。创造性地建立了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从宏观上、源头上有效保障了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和切身利益。南星街道总工会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在全市建立了首个“岗位银行”,配备专门人员及时将招工信息、岗位“存入”,下岗职工需求时“取出”,近年来共有2000多人通过这一方式实现就业或再就业。同时推出了每月一次的“社区工会职介会”,向失业人员推荐岗位,把岗位送到他们手中,有力地促进了家庭和谐及社会稳定。清波街道总工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组织一群下岗女工成立姐妹编织社,采取集中订单、培训与销售,分散制作的灵活经营方式,深受女工姐妹们的欢迎,从当初的十几位员工,发展到目前的600余人,被命名为“首批杭州市工会促进就业援助行动创业就业基地”。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对姐妹编织社进行了调研,还欣然为姐妹编织社题辞:“妇女双手巧编织,生活美好乐无穷”。望江街道总工会以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社区、外来人员公寓等为平台,以职工文体队伍为依托,于2008年4月成立了全市首家“职工艺术团”,并在红星大剧院以“城市一家人”为主题进行了首场演出,受到了到场700余名观众的热烈欢迎。职工艺术团下设合唱团、时装表演队、器乐队、舞蹈队、书画队、军鼓队等分支团队,300余名演职人员分别来自地区内10余家企事业。通过成立这样一个艺术团,不仅为这些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搭建起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的才艺和表演欲望充分得到发挥;同时也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进一步拉近了同广大职工间的情感,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职工的向心力。小营街道总工会热忱关爱劳模工作、生活,每年的“五、一”前夕街道总工会对有困难的、体弱的、以及退休后还在为社区服务的劳模进行走访慰问;并且积极做好低收入劳模补助的调查申报工作以及发放工作,以人性化服务体现政府对劳模的关怀。紫阳街道总工会结合自身实际,率先在上羊市街社区成立杭州市首个“社工”实习基地,为向往“社工”生活的大学生们搭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服务平台。目前,为前来“社工”实习基地锻炼的30位大学生提供了党务、妇女文教、环境卫生等条线活动上的训练内容。为怀揣着“社工”梦想的大学生提供一份“实践套餐”,为大学生提供充实的“原材料”储备,受到大学生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