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反思(2)
“人和潮湿的木头是导体”,在理论上是无可置疑的。因此,教师通常在教学中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去说明这一“事实”。
这时两个问题出现了:一是对一个物体既说是导体,又说是绝缘体的情况;二是人体是否是导体的问题。这种情况,我备课时已有准备,这正好为教师利用学生认识上的矛盾,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解决问题方向提供了机会。于是我问:“人体、木头到底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我们用什么方法去判断呢?”学生立刻就想到用刚才实验用的电路检测器来进行实验。于是,有的学生拿着木头去浸湿了,有的学生用自己的手去连接电路了,……但是,无论他们怎样试小灯泡还是不亮,许多学生们似乎确信人体和木头都是绝缘体了。这时一位学生说:“湿了的木头以及人体都是导体。在下雨时,人站在树下躲雨会遭雷击,所以湿木头是导体;一个人触电时,另一个人直接用手去拉他时,也会触电。所以人体也是导体”。用事实说话,这是科学的态度。“但是我们怎样做实验来证明呢?”学生们不禁陷入了苦思之中,教师趁机提出:“雷电,家里的电流是不是比干电池的电流高出很多呢?我们在安全用电的前提下,我们增大干电池的电流去“进行实验行不行呢?”接着我拿出电流放大器模型,说:“假如我们有这的一个电流放大器,或许我们可以完成这个实验。”学生的思维又异常活跃起来了。
这时下课铃响了,我及时把此项研究布置为课外研究活动。课后学生异常积极,有的小组说要查书,有的小组说回家问爸爸,有的小组则说去请教电器维修部的师傅……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第二天一大早,有个小组的同学兴奋地拿着一个电流放大器跑到我面前对我说“我们成功了。教师我们还发现不同的人体,不同的湿木,小灯泡的亮度也不同呢?我们查书知道,这是电阻不同引起的
。”其他小组的同学也纷纷向我汇报来了……
我感到异常兴奋,第二节课,我开了个“科学报告会”让学生畅谈了他们在课外所学习到的知识,总结了这个课题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案例分析与反思
把人体和湿木直接连在电路中,小灯泡当然不亮。这是因为功率=电压×电流,而干电池的电流是有限的,人体和湿木的电阻又大,电使电路中的电流变小,不足以使小电灯泡发亮。而孩子们不知道这些。来自学生的问题,学生是最感兴趣的,所以我将这一问题的研究由课内引向课外,再由课外引入课内,让学生真真正正地去做科学研究,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科学的思维能力。
在课改热潮的推动下,科学教师都希望通过“思中做,做中思”的科学探究方式,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科学探究平台,培养和发展学的科学思维能力。但是,真正做起来难度比较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认真“把握学生的发现,激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故此,第一,教师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问题:对于课堂中学生突然出现的不同声音不能以一句简单的话语轻描谈写地放过。教师要设法机敏地抓住那些产生于动态中的问题,将一个学生的问题化为全班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样才能使课堂具有探究性,富有创意和动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思维的价值,产生不断创意新的求知欲望。二是教师要善于引导,使课堂上产生思维的碰撞,必要时将其引向解决,正如“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用实验证明人体和湿木是导体”时,教师不是一下子把电流放大器搬出来,而是逐步将其引导,使其自己去探究,找出解决方法,这样学生感到的不只是自己积极的思维得到尊重,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得淋漓尽致,使教学活动步步深入,富有活力。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又有效地运用可利用的资源及科学方法去进行学习和研究,在行为参与的过程中,逐步习得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这正是“思中做,做中思”的理念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