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趣谈与鸡相关的婚俗
土家族称踢毽子为“踢鸡”。春节时男女青年一起踢“鸡”,一人将“鸡”踢起,众人都去争接,接到“鸡”的人,就可以用草去追打任何人。而青年男女往往用草去追打他们的意中人。这样,“踢鸡”又成了谈情说爱的媒介。
浙江一带流行“宰鸡”的婚姻风俗。新郎前去女家迎娶,女家在地上铺一块白布,让新郎在上面宰鸡,但不准将鸡血溅在布上,否则罚酒,滴几滴血则罚几杯酒。杀鸡时,女家故意相撞新郎,有经验的新郎则可应付自如。
长江三角洲一带流行“合啼鸡”的婚姻风俗。新郎迎娶时,以一只用红绸系挂的大公鸡作礼,女家不能将此鸡留在家中,新娘前往新郎家完婚时,需将此鸡带回男家。
山东一些地区有“抱鸡”的婚俗。娶亲时,女家选请一小男孩抱只母鸡,随花轿出发,前往送亲。因鸡与“吉”谐音,图吉祥如意的兆头。
湖南等地流行“送离娘鸡”的婚姻风俗。迎亲前一日,男方备鸡肉送至女家,称“送离娘鸡”。迎亲日,花轿至女家后,新娘梳妆毕,全家围坐,桌下必烧生柴,谐生财之音。新娘夹鸡肉敬奉母亲,称“吃离娘肉”,以示告别。
云南大理地区白族流行“鸡米礼”的礼仪风俗。鸡米礼又分鸡米单礼和鸡米双礼两种。鸡米单礼为一坛米酒,一只大公鸡;鸡米双礼为一坛米酒,一坛谷种,两只大公鸡。这是嫡亲或姻亲之间在出生、结婚、盖房时互送的礼品。
广西隆林苗家村寨有“鸡心认亲”的交际风俗。客人来到,主人杀鸡设宴款待,锅中的肉和汤都吃完后,唯鸡心独存,便认为是亲兄弟,第二天设宴庆贺兄弟团圆。如果鸡心被吃,主人再杀一鸡,夹起鸡心逐个劝吃,如果谁吃了鸡心,饭后主人便婉言谢客,吃了鸡心的人再也不能参加团圆的盛宴。
佤族民间传统食品有“鸡肉拦饭”,流行于云南。做法是:等米快烂时,把鸡肉与调料一并放入锅中,用温水焖至半干,再放葱花即成。通常在过年、过节、祭祀、婚嫁、待客时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