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成长需要“对手”──这是我从女儿喜欢吃别人家的饭这件事上悟出来的。以前,为了女儿能够吃顿饱饭,我们夫妻俩或诱或哄、或恐或吓,都未能奏效。好像女儿明白,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你疼还疼不过来呢,能把我怎么样?所以, 常常能够见到这样的无奈场面:我在一边端着碗,丈夫拿勺, 追着女儿喂饭吃;女儿呢,吃一口,玩一会,悠闲得很,似乎觉得做父母的挺好玩,她在和爸爸妈妈进行藏猫猫的游戏哩。后来,不耐烦了,索性饿她一顿两顿,你猜怎么着,女儿一点都没有要吃饭的表示,不知是丈夫偷偷给他零食吃,还是贪玩的女儿不知道饿,反正女儿从来不向我们要饭吃。 一天, 我和丈夫有事外出,将女儿托给邻居小妹, 等我俩急急忙忙地赶回来时,女儿端坐在邻居家的饭桌,和邻居的小男孩一起,一口一口地吃得正香哩,甚至我们进来,都顾不得看上一眼。等她抹抹小嘴,神气地将空空的碗亮给阿姨看,我才明白了,女儿在和邻居家的男孩比赛吃饭,看样子是赢了,上胸脯还挺得高高的,等候阿姨的表扬。小妹告诉我们,女儿吃了差不多大半碗呢。 我想起了“鲇鱼效应” 。我觉得对于独生子女也适当地引入一些竞争机制,为他们寻找“对手”,因为孩子们一般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 从此以后,女儿成了邻居家的常客,邻居家的男孩也成了我们家的编外人员,两个小家伙经常进行各种各样的比赛, 虽然有时免不了“大打出手” ,但却逐渐养成了许多好的习惯, 我们再也用不着追在她屁股后面喂她吃饭了。 女儿害羞、胆怯,除了隔壁邻居,你不要奢望她在其他朋友家呆上三五分钟。有了以前的经验,我并不急于求成,而是带着她出去,专门找比她大点的孩子和她一起玩。一方面,我让大孩子游戏的思维方式影响她,另一方面鼓励她和孩子们交朋友,以便有带她串门的借口。孩子喜欢孩子,有小朋友陪她玩,她一定乐意去。渐渐地,女儿回家后自觉不自觉地学会了他们那个年龄段的孩子不会做的一些游戏和动作,而且有时我要去朋友家,只要点明去某某哥哥或某某姐姐家,女儿也就不再表示反对,乖乖地跟着我出门。时间长了,女儿变得越来越活泼,越来越讨人喜欢。我想,这与我平常在女儿面前表扬某某哥哥、某某姐姐有关,我在表扬他们的长处时注意观察女儿的表情。开始,她总是有着一种羡慕的神情,只要她开始模仿,开始用她的小脑袋思考问题,我就不失时机地给以精神和物质上奖励。女儿心有灵犀,悟性很高,很快便从哥哥姐姐那里学到了不少花样,并不时表演给我们看,很是得意。 我认为有必要让女儿百尺竿头进一步,再彻底改正女儿的自卑和胆怯的毛玻一次,在一位朋友家,朋友的孩子,比女儿大五六岁的小姐姐惟妙惟肖地给大家表演节目,得到大伙的喝彩和掌声。女儿静静地站在一边,虽然不吱声,但眼睛里分明有一种想自我表现的渴望,我故意不理睬她,我知道还不到火候,便有意多赞美她的对手,让她站在我的身边。女儿开始吃“醋”了,也抢着往我的怀里钻,我借机怂恿女儿:“潘歌,来,你来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女儿学了不少儿歌,平时只是念给我和丈夫听,要是有外人在场,她是断然不肯开口的。这一次不同,小姐姐给她做了榜样,她自然不甘落后,稍稍犹豫了一下,她尽然开口了,十分流畅。当然,她也得到了同样热烈的掌声,也获得了同样的满足。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等到不足三岁的女儿大大方方,有摸有样地给大伙表演节目的时候,人们还不解地问:“这小丫头,怎么说变就变了呢。”给孩子找个对手,孩子从小学会在竞争中成长,这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有益,同时也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更重要的是,这种竞争意识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给女儿找个对手[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