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击课堂,精彩四放
1、认识分数外的新“认识”。
曾经听过上海优秀教师潘小明在无锡的一堂示范课,课题为“分数的初步认识”。潘老师问:“阴影部分是这个圆的三分之一吗?”有声音问答:“是1他不动卢色地让赞成的同学举手,出乎意料地、学生们齐刷刷地举起了手。潘老师随机应变:“我不举手,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沉默之后还是沉默,他一再激励着:“没关系,说真话1有一学生终于脱口而出:“因为你是老师1空气似乎凝固了许久许久,问过之后潘老师郑重其事地纠正学生:“因为我不知道是不是平均分,所以我弃权。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不是平均分?用什么方法知道?”
[记录上面这段文字的时间还得追溯到三年以前吧,那时我们绝大多数教师尚未走进新课程,甚至不认识新课程,但潘老师已经领先了。他原来想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藉此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和科学探索的学习精神。遗憾的是没有一个学生敢于并能够指出:“我不知道是不是平均分,所以不能判断。”盲目地附和似乎已经成为学生们的习惯思维方式。他原来还在努力淡化师生间的界限,以“我” 来自称。但学生受传统教学捆绑太久,在他们思想意识中,教师和学生是分明的不同阶层,于是冒出“因为你是老师1的理由也在情理之中了。
当时有舆论称:目前人类的教育已陷入困境,其原因是教育的观念、方法已走到了尽头。是吗?“因为你是老师1在折射传统教育弊端的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这位教师花大力气鼓励学生说真话、做真人,因此才有那个学生“因为你是老师”的肺腑之言。可见,这种“说真话、做真事”的自由地、富有的教学环境正是萌发创新种子的沃土。教师能走多远,教育就能走多远,学生也就能走多远。
这节数学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找规律”。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我准备设计一个活动:5个男生围成一圈,每两个男生之间站一个女生。男生的参与热情比较高,很快便凑满了5个然后自觉地站成了一圈。女生可有些麻烦了:有的悄悄地垂下眼帘低下头,好象已经有了“男女有别”的浅意识呢;有的偷偷地你推我揉,其实很想上去可又担心同伴嘲笑;有的原来还是高高地举着小手的,一看没有志同道合者便讪讪地放下了手。有些失望,于是鼓励道:“巾帼不让须眉,让我们一起看看到底哪些女同学是勇敢的,好吗?”男生坏坏地笑着异日同声喊“好1稍一迟疑后,突然就如雨后春笋般站出了6个女生,跑在最前面的4个已经分别到位,还差一个啦。尾随在最后的是跑在左面的闽骁和陈欣想,陶骁在陈欣想的前面挡住了去路,人家都在心里喊:哎,陈欣想没戏了。意外就在一瞬间诞生了:陈欣慈猛地向右来了个大幅度的急转弯,从新的一条路上三步并作两步地飞奔上去,终于先阂骁一步到位了。好险好精彩的一幕埃这时,她才兴奋地抿起嘴儿,雄赳赳地将身子站得笔直。看阂骁,瞪着这仿佛不可能发生却的的确确已经发生的一幕一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尴尬地涨红着脸走下来。再看其他人,那定格在陈欣寨的身上的目光里有激动、有赞许还有佩服,多么机灵沉着的女孩子!我也情不自禁地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原计划想通过这一模拟情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抽象的数学规律,冲动与感动之下我改变了进程,问:“看了刚才的一幕情景,你想到了什么?”教室的气氛转冷为热,首先阕骁自己反思:“我太大意了,满以为自己在前面就肯定能轮到吧,谁知道会让陈欣滚抢先一步。”有的说:“学习上要多动动脑筋,多想想还有没有其它方法”有的说:“生活中也要处处用脑筋,跟着别人走有时是会失败的。”有的说:“要走自己的路,不要总是人家怎么说你就也怎么做。”而陈欣餐则领悟到:“遇到困难时,要赶快寻找正确的出路。”
此时此刻,教师再说什么都是多余的。这意料之外的问题情境闪现出学生智慧的光芒和巨大的创造潜能,多么精彩的发言、深刻的哲理!他们寻找到了数学书上没有的更广意义上的“规律”,我再一次情不自禁地对这群三年级的学生们竖起了大拇指。
方寸之间,海阔天空,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不再是单一的线形的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如教育家杜子华所说:教学活动并不是教师简单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够了,它还应该教会人进行思考,进行辨证和富有创造性的思考……数学课堂随时都会涌现出意外的问题情境,有的虽然表面与数学内客无关,我们也要努力乘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学会及时地“抓彩”。因为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全人的教育”,教育更重要的是对人的素质的教育、能力的教育和创新精神的教育,而不仅仅是以功利为目的的学科本位教育。
2、体验“新”体验。
“我们认识的数”,刚看到课题,我们纳闷:顾老师为什么选择这样生疏的内容上公开课?听完课却很是感动,是什么让简单的认数教学也能演绎得如此有滋有味?
一猜:先请学生像老师一样把手张大了,从1号口袋里抓一大把糖,尽量多抓一些,数数有几粒,记在心里后放回口袋。再请学生猜一猜如果像刚才那样从2号口袋里抓一大把花生,大约在多少粒呢?学生抓一把花生验证自己猜测。接着小结——花生的个儿小,糖的个儿大,同样抓一把,花生比糖的粒数多。最后再请小朋友先估计一下,如果像刚才那样从3号口袋里抓一大把黄豆,大约大多少粒?为什么?并实践验证。
二猜:顾老师请学生猜一猜小朋友抓一把花生大约有10粒,如果老师抓一把大约有几粒呢?为什么?如果抓两把呢?接着小结——老师的手儿大,小朋友的手儿小,抓一把同样的物体,老师抓到的数量比小朋友的多。
三猜:顾老师突然拿出一个黄澄澄的大橘子,请学生猜一猜这只橘子可能有几瓣?再拿出一个个儿小些的桔子,继续请学生猜一猜这只桔子又有几瓣?为什么?对于孩子们的众说纷纭,老师不置可否地笑着:“橘子个儿小瓣数就一定少吗,橘子个儿大瓣数就一定多吗?课后,小朋友吃橘子的时候留心数一数,说不定你还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1
顾老师由浅入深,精心安排的“猜一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活动经验,并引导学生在不断的猜想与反思中逐渐提升对数感的感悟层次。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看似简单的认数动背后学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体会到深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从“同样大小的手抓不同的物体”折射出“空向一定,物体大小与物碱量成反比” 的规律;从“不同大小的手抓同样的物体”折射出“物体一定,空间大小与物体
数量成正比的规律;最后的“猜一猜桔子有几瓣”又提醒学生“空间大小与物体数量、物体大小有时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到“任何物体之间的关系都是相对的”;防止学生陷入前面的思维定势。这也许就是本节课与一般的认数课之间存在天壤之别的最本质特征;课堂不再是单纯地复制文本的行为,而是一种有序的文化活动。
二、随心所语,思量无限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从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体系,两者在人类文化的逐步演化过程中,呈现出从“朴素的综合状态”到“逐步分裂、对抗”的发展轨迹。科学与文化的各自功能与局限、人类文化发展的内在张力,以及当前科学教育的人文化倾向追求,都说明两者必须走向新的更高层次的融合,走向科学的人文主义,走向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
小学教育不是分科教育,更不是专业教育,它要为人的发展奠定全面的基础,就必须努力创设条件,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数学的人文主义教育就是以数学为基础,以人文为指向的教育。如何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发展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导他们进行多种丰富的人文实践,以上认识也许粗浅、甚至错误,但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实践并反思着,比如怎样发掘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传承的人文知识?怎样构建数学教学与人文教育相匹配的教学方式……
就象李镇西所要求的“站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制高点俯瞰自己的每一堂课,他的心中应该装着整个世界”,把教书转换到教人,把学生当作人来教育,要使教育充满人性。人情、人道。相信,当我们试图从人文的视角探究数学的内涵时,我们不仅能看到数学的知识、技能,更能看到内隐在数学知识里的思想、精神、观念……这是新课程课堂感动人心的亮点之一,也是我们应该构建的理想的教育大厦。
点击人文视野下的数学新课堂[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