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这样一句话“选择了军人就选择了牺牲,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奉献。”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的基本道德,他要求教师能够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书育人当中。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注重“严师出高徒”注重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必须达到绝对的服从,再这样的情况下,虽有一些优秀的人才被培养出来,但他存在着各方面的不足,比如有些学生思想受到钳制,不能自主创新,只能完全的一味的接受,而不能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想法,再如,有些学生上课无法集中精力,不能跟随老师的思路走,使一些同学在课堂上就被落后,从而越落越远,致使有些同学不再喜爱读书,厌烦上课。而且不愿和老师沟通,与老师距离远。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自己与学生的情感的构建,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还要与学生拉近距离,建立起一种情感的纽带!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但是却要一切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教师对学生的爱更加坚定、执着、深厚、真正做到心与心相通。
曾有人说:“教育者所得到的机会是教育的机会;是甘当人梯;是奉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1
在教育教学中,我曾亲身感受到“教育爱”的重要与伟大之处:
刚刚分配那一年,我担任初一年级的美术工作,作为刚分配的新教师和科任,我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可以说是非常少,对学生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怀着对工作的那一份热忱和充满无限热情的我,开始了美术教学工作,为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爱上美术课,我特意设计了“我的母亲”这样一节综合课,让学生通过谈话、表述等方式,既表达对母亲的那一份感情,从而也能创设一种气氛使感情得到一定的升华,正当大家说在兴头上,我发现在教室的角落当中有一个同学不但不喜欢参与,而且头一直低着,不参与到我们当中来。这时,我请他站起来形容一下自己母亲的外貌和母亲对自己的各种关爱的情景,讲给同学们听,而他却将头埋的更低了,一声不吱,同学们这时都注视着他,有同学低声告诉我:“他是单亲家庭”,老师:“他和他爸爸一起住1我当时真是不知所措,我让他坐下,我问同学们:“我们今天把课题改了,好吗?”我们将课题改成:“我最喜欢的人”,这个人不只局限于你的父母,还可以是同学、老师、朋友等等,同学们都同意了。这回他也随着同学们一起参与起来。从这以后,我和同学们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给予他无限的关怀和帮助,他也从此与我们更加融洽的相处,不再感到孤独,性格上也更加开朗起来,学习、生活上也更加积极主动!事后我回想过,假如这个同学当时被我给忽视了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师生之间的“心理交融”是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连接师生的心灵的桥梁是彼此之间的“爱”,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我们必须有一颗爱心,只有热爱学生、设身处地的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才会有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的愿望,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接受教育,他也会使教师更加努力的工作,并从中体会到一种特殊的“幸福”。
教师的爱能够启发学生,激励学生,能够化解一切。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师德是震撼心灵的雷鸣闪电,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火的熔炼,是爱的奉献”。
“爱”拉进我与学生的情感[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