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国留学 > 海归动态 >

留学牛津归来月薪仅1千5 技术才是优势(3)

2011-08-27 
章涛(化名)到英国牛津大学药理学系做学术交流,每个月还能拿到当地政府500英镑的生活补贴。可他回到厦门从事科研技术工作,每月工资仅1500。

  刘教授建议,是否去国外读书,家长和孩子要有一个全面的考量,盲目跟风只能是害了孩子。

  “我觉得孩子太小还是别送出去,回来后再想要适应国内的环境很难。”智联招聘厦门负责人刘先生也说,“特别是难以适应国内企业的文化和管理制度,还有整个大的国情。”

  【企业说】

  海归不是优势,技术才是饭碗

  没技术+可替代=劣势

  “我们对海归人员没有特别的期待。”厦门惟华光能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斌是从瑞士留学回来的博士,但他表示,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没有特别才能的话,海归不一定有优势。”

  他认为,自己回国后直接创业成功,得益于掌握了填补国内空白的关键技术。“除非是学很高端的技术,不然留学也没有多大作用,国内的本科教育又不比国外差。”他说。

  “我敢说,许多海归没有什么不可替代性,但对薪资的要求却比较高,同样的岗位,他们开口就要5000元,而国内的毕业生往往只要两三千元就可以了。”他坦言,比起没有留学背景的人,“他们甚至还有许多劣势。”

  “还是要调整好心态。回到了国内,就要根据国内的情况,一点一滴从基础做起。”他这样建议刚回国的留学生们。

  能力+责任=价值

  “我们采用同样的薪酬、待遇标准,拿多少钱,要看你有多强的能力,还要看你承担了多大的责任。”爱芯环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喜生说。

  据他介绍,公司与厦大合作的一个项目中聘用的都是该校的海归,“他们的技术开发能力很强。”他没有透露具体的薪酬待遇,但是他说,“带着价值回来,价格就会体现这种价值。”

  钟喜生认为,海归人员的定位要准确,择业时要“忘掉自己的身份,以满足公司需求为原则”。

  技术+项目=待遇

  “他们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又是带着项目进入公司,定位高,贡献大,待遇当然也要好。”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马凌燕主任兴奋地向记者介绍公司里的两位海归人才。

  据了解,这两位海归是从日本和法国回来的,不仅懂技术,手头上还有相关研发项目。专家评估后发现,其价值高达几千万元,公司自然很欢迎。

  她说,除了付给薪酬、解决住房外,“他们是当然的研发一把手”。公司为他们建设了专属实验室,还组建了研发团队,加快技术项目转化。另外,他们也可以利用本公司的技术平台申请国家科研经费。

  马凌燕表示,公司是做生物医药的,“想要成为这个高科技行业的龙头,靠的就是技术和项目。”公司期待更多海归加入,但也希望海归能多了解国家的政策和行业资讯,“这样才能最快地把技术转化为成果。”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