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言情 >

呼啸山庄(精装)(全译本)(艾米丽.勃朗特著)(2)

2012-11-08 
《呼啸山庄》(全译本)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著名女性作家之一,英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天才,与夏洛蒂·勃朗特、安妮·勃朗特及勃朗宁夫人构成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妇女最高荣誉的完美的“三位一体”。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呼啸山庄(精装)(全译本)(艾米丽.勃朗特著) 去商家看看
呼啸山庄(精装)(全译本)(艾米丽.勃朗特著) 去商家看看

与19世纪英国的许多女作家一样,艾米丽·勃朗特是那种囿于家庭,但又依赖于家庭、无法离开家庭的女作家典型。除了几次痛苦而又短暂的离家外,艾米丽终身生活在那孤寂地坐落在荒原上的牧师公馆,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1835年,艾米丽到伍勒学校去上学,不久她就想家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在学校待了3个月就回了家。第二年,她又不得不到一所名媛小学去当教师,她又一次感到痛苦不堪,干了6个月,她只好再次回家。她最后一次离家是与夏洛蒂一起去布鲁塞尔学习,但时间也不长。夏洛蒂在为艾米丽的诗选所作的序中写到:“从她自己的家园,换到一所学校,从她自己那寂静无声、与世隔绝,然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换到一种纪律严格、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虽然得到极为和善的照顾),是她所无法忍受的。在这里,她的天性太强,压过了她的坚韧。每天早晨,一觉醒来,家和荒原的影像就涌进她的脑海,使得这一整天变得昏暗无光。除了我,谁也不知道她害的是什么病——我可知道得太清楚了。在这样一种苦挣苦熬中,她的健康迅速地垮了下去。她那苍白的脸,消瘦的身子和庸倦的神态,预示着很快衰弱下去的征兆。我心里感到,她若不回家一定会死去。”。就像一个久居于洞穴中的人,已经无法再适应外面的世界,强烈的光会让他失明甚至失常。艾米丽与夏洛蒂一样,对外面的世界怀有深深的不适和恐惧。由此,人们推断,艾米丽的生活中没有奇遇,据说她也从来没有恋爱过。就其性格而言,艾米丽是那种由相反的因素奇特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她在行动中羞怯异常,娴静闲散,拘谨扭捏,但思索时却感情强烈,独立不羁,性格坚强,想像丰富奇特。她像男人一样刚强,像孩子一样单纯。所有一个女人生活的局限、狭窄和封闭以及循规蹈矩都在她的想像世界中得以超越。艾米丽是那种拒绝现实生活而靠高水平的想像力来维持激情的、诗意的生存的天才,她将自己闭锁在自己的冥想之中,无法也不愿适应外部世界纷扰的生活,在她那平静的表面下,激情的地火在奔突。与其说,她的作品是她生活的曲折表达,不如说是她被压抑的隐秘激情的宣泄。她的生活与她的作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她写过贡达尔王国编年史、诗歌和传奇,但全都遗失了。她早期的诗作与姐妹们的诗合在一起冠以中性的假名出版,只卖掉两本。那是她们白日梦的曲折表达,是她们生活的一部分。她们既不想让人们知道作者的女性身份,也不想进入公众的视野,隐姓埋名可以使她们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在的热情。再说,写作在19世纪仍然不是属于女性的事。1847年,《呼啸山庄》出版,但受到的是来自评论界的批评,它那粗犷恢弘的气质、强烈激越的情感和恶棍式的英雄人物不为时人理解,一切都与时代精神不协调。1848年9月艾米丽在其兄博朗威尔的葬礼上受凉,很快便病情恶化,于同年12月19日去世。她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呼啸山庄》却无限地延伸了她的生命。 《呼啸山庄》以爱情为中心主题,表现了两个家庭三代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是两个风格不同的庄园,坐落在英国北部的荒原上,远离时代的潮流,过着传统的庄园生活,男女家长都恪守传统道德,父亲们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维系着家庭的生活,主宰一切,男主外女主内,孩子们在荒原上度过童年,长大后或许就近结为夫妻。但这种平静与惯性随着一个外来者——希斯克厉夫——的到来而打破了。呼啸山庄的主人厄恩肖在收获的时节“出远门”,打算为子女、仆人带礼物回来。但是,他从离呼啸山庄30英里的利物浦回来时,却意外地带来了一个弃儿,这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在大街上快要饿死了,没有入知道他是谁家的孩子,善良的主人就把他带回家了。尽管这孩子“黑得简直像从魔鬼那儿来的”,但他还是要求妻子把这弃儿“看做上帝赐的礼物”。希斯克厉夫是一个“异数”,他既是英国殖民主义的产物,又是英国新兴工业城市的弃儿。他的黑头发、黄皮肤和无人能听懂的语言,都说明他是一个东方人。主人非常喜爱他,给他取了自己夭折的儿子的名字——“希斯克厉夫”,既是姓又是名,希望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养育,使这个野孩子文明化——变成一个英国人。但是,希斯克厉夫引起了孩子们的痛恨,厄恩肖的儿子亨德雷把希斯克厉夫当作一个掠夺父亲情感和特权的人,把对父亲的反抗化为对希斯克厉夫的虐待,埋下了希斯克厉夫仇恨的种子。随着小说的发展,呼啸山庄变得越来越不平静,老主人厄恩肖感觉到家庭成员对他的反对,因而变得多疑、暴躁,使这个家陷入一片混乱与不安状态。由于希斯克厉夫的到来家庭中的一切矛盾都变得表面化,尖锐化了,父子间、主仆间、内与外,都充满着猜忌、痛恨。不久厄恩肖死去,呼啸山庄第一代家庭解体。第二代主人亨德雷把希斯克厉夫贬低到仆役马夫的地位,并对其进行人格上的侮辱。在希斯克厉夫寄入篱下的生活中,只有凯瑟琳对他平等相待,他们相互爱慕,凯瑟琳成为希斯克厉夫惟一的安慰和他生活的全部希望。但凯瑟琳却选择了画眉田庄的林顿。画眉田庄与呼啸山庄,正如希斯克厉夫与林顿一样,是两种完全相反的元素的对比,前者象征着风暴,而后者则象征着宁静。“呼啸山庄”的主人及孩子们都是一些自我放纵、性格暴躁、充满野性如狂风般难以驾御的人。而画眉田庄,深宅大院,猎犬守卫,是一个漂亮辉煌的地方,富裕、体面、秩序井然。田庄的孩子也非常顺从父母,性格温柔、文雅,行为举止得体,但却自私、懦弱、缺乏生命力。凯瑟琳在画眉田庄待了一段时间后也变成了一个文雅端庄的姑娘。凯瑟琳得了热病,老林顿夫妇不幸从她那里染了热病,双双死去。小林顿成为第二代主人。凯瑟琳最爱的是希斯克厉夫,但她却违背自己的天性和内心而嫁给了软弱但漂亮、有钱、举止文雅的林顿,希斯克厉夫离开了呼啸山庄。5年后,神秘地发了财的希斯克厉夫回到了呼啸山庄,开始了他的复仇行动。此时呼啸山庄的主人亨德雷已经堕落成脾气暴躁、缺乏理性的酒鬼和赌徒。希斯克厉夫诱使亨德雷赌光了所有的财产,将一切抵押给希斯克厉夫,亨德雷的儿子哈里顿——呼啸山庄的第三代代表——也成了自己庄园里的奴隶,受到希斯克厉夫当年受到的待遇。同时,希斯克厉夫肆无忌惮地闯进画眉田庄,与凯瑟琳会面,对林顿进行人格的侮辱,诱使林顿的妹妹依莎贝拉与自己结婚,作为对凯瑟琳婚姻的打击,凯瑟琳受不了这种打击,在生下一个女儿后死去。而伊莎贝拉也无法忍受希斯克厉夫无情的折磨而离家出走,并生下一个孩子,几年后伊莎贝拉死去。希斯克厉夫设计让自己的儿子与林顿和凯瑟琳的女儿相爱,并逼迫他们成婚,林顿在一系列的打击下死去。画眉田庄落入希斯克厉夫之手。他终于报了仇,但却十分不幸福,最后绝食而死,在幻想中达到了与凯瑟琳灵魂的结合。 爱情是《呼啸山庄》的基本主题,但小说熔家族小说、复仇小说与哥特式小说于一炉,超越了传统的家庭、爱情、婚姻小说模式,诸如不顺利的爱情、欲望的延宕、不平等的婚姻、有情人终成眷属等等,这些都是传统婚姻家族小说通常的组成要素。《呼啸山庄》表现了超越种族、家庭、时代及一切道德、价值准则的旷世爱情,凯瑟琳和希斯克厉夫那种“令人惊异的如饥似渴的、占有欲的、完全超越道德规范的爱情”完全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范围。正如评论家莫里斯·梅特林克所说:“任何爱情与她所描绘的相比都会苍白无力,只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一方面,作者同情并赞美这种不受任何人类文明准则与理性约束的激情,塑造了一个把全部生活发狂似的倾注于一个目标的执著的人。但另一方面,作者又描绘了这种激情所带来的灾难与痛苦。小说的主人公希斯克厉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他是英国文明社会的异者、一个外来人,他代表了一种与英国的理想人格完全不同的精神气质。他是原始、野性、感情奔放不羁与生命力的代表,他的性格气质与充满风暴的荒原相一致,既严酷、无情、狂暴但却又充满活力。同时希斯克厉夫又是一个恶魔式的人物,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在成长过程中遭受的挫折、受到的虐待以及他的欲望与情感的受挫,逐渐使他变成了一个“恶棍英雄”。在他身上,可以看到英国哥特式小说对作者的影响。他将他所有的爱、柔情、忠贞以及牺牲都奉献给了凯瑟琳,而对于其他的人,包括自己的儿子都表现出极其冷酷残忍的一面。他阴谋霸占了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诱骗林顿的妹妹,并在精神上虐待她,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没有半点人性,这个孩子在他的教育下,变得残忍、自私、下贱而卑缩。希斯克厉夫毫无人性的残忍行为超出了常人所能理解的范围。作者在对希斯克厉夫恶魔性的表现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的残忍、冷酷及其给他人造成的伤害。因此,超越了通常复仇小说中“复仇”行为所包含的惩恶扬善及复仇的合理性,在读者心中引起的不是恶人受到惩罚的快感,而是厌恶和恐惧。
女主人公凯瑟琳身上具有希斯克厉夫的某些品质,她对希斯克厉夫具有某种难以言说的亲缘感,戴维·西塞尔说“她和他都是风暴的孩子,这使他们之间有一条交织在他们生命的本质之中的纽带”。。正如小说中,凯瑟琳自己所说,她爱希斯克厉夫是因为他更像她自己,他的灵魂和她的一模一样。凯瑟琳作为“呼啸山庄”的女儿,她富有激情、充满野性。但她却有着希斯克厉夫所没有的痛苦,他在野性与文明之间徘徊,正如她在呼啸山庄与画眉田庄、在希斯克厉夫与林顿之间徘徊一样。林顿和画眉田庄与希斯克厉夫和呼啸山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前者表现了温柔、宁静、和谐与文明的一致,但这种宁静却同时又是软弱、缺乏生气的表现。后者体现了与文明和谐秩序相对立的狂乱、动荡不安的灵魂,以及人性的激情与充满风暴的大自然的融合。凯瑟琳尽管在天性上更倾向于希斯克厉夫,但他毕竟是英国社会的异数,一个外国入,处于低层社会,粗野不羁。当凯瑟琳顺从自己的天性和内心的呼唤时,她爱着希斯克厉夫,但当他从画眉田庄所代表的文明宁静的角度看希斯克厉夫时,她就无法忍受他低下的地位和粗野的行为举止。但作为画眉田庄的女主人,她又无法抵挡对希斯克厉夫的爱。凯瑟琳处在内心极度冲突之中,不得安宁。
《呼啸山庄》是一部具有丰富象征意义的小说,在艺术手法上,结合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一方面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表现了英国乡村庄园的日常家庭生活、爱情婚姻,反映了在19世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远离都市的庄园生活所受到的外来影响。同时,小说通过一系列象征手法,曲折表达了一种隐蔽的“反家庭”倾向,如画眉田庄的排外与封闭,呼啸山庄的混乱无序。小说开端从外来者的视角对希斯克厉夫统治下的“呼啸山庄”的描写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小说大量采用了象征手法,如梦境的运用,超自然力的表现等等。在小说中,对大自然的描绘占有重要的地位,作者通过人的性格特征、入内心的风暴与大自然的风暴的对应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大自然作为人生存的外部环境,不仅影响着人物的心理及性格,而且自然现象的表现常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风暴。小说中对于大自然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的描写,传达了鲜明的地方色彩。寂寞的沼泽峡谷、荒凉的山顶上、被风雨摧残的荒野、寒冷的空气、绕屋咆哮的狂风、坚硬的土地、暴风雨之夜的悬崖以及那荒凉的盐碱沼地,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形象地传达了苍凉荒原所特有的那种惊心动魄的狂野。在小说中,大自然作为男女主人公逃避家庭带来的痛苦的避难所,与家庭封闭、压抑的空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复旦大学外国文学博士
陈晓兰
2006年1月

文摘

书摘
“我主保佑!”他从我手里牵过马时,很不情愿地咕噜噜自说自话着。
同时他那样满腹冤屈地盯着我的脸看,以致使我好心地猜想,他一定是需要神灵相助,来消化他的饭食。因而他脱口而出的那一声虔敬,同我这个不速之客,是并不相干的。
呼啸山庄是希斯克厉夫府宅的名称。“呼啸”。是当地一个意味深长的形容词,描述这地方在狂风暴雨的日子里,空气的骚动不安之声。说真的,他们这里一年四季,准管够享用纯洁流畅的冷空气。瞧一瞧房舍尽头那几棵朝一边倒过去的矮矮的枞树,以及一排憔悴的荆棘朝着一个方向伸手伸脚,仿佛在向太阳乞讨恩赐似的,北风吹过树篱的威势,便也可想而知了。所幸建筑师有先见之明,房子盖得结实,狭窄的窗户深深陷进墙里。墙角也给突出的大石块加固起来。
跨进门槛之前,我驻足欣赏起府宅正面,尤其是正门周围的一大片稀奇古怪的雕刻来。在正门的上首,野里野气地有一群支离破碎的鹰头狮身怪和恬不知耻的小男孩,这中间我发现了“1500”这个年代,和“哈里顿·厄恩肖”这个名姓。我本想说上一两句话,求这阴郁主人讲一讲这个地方的一点历史。可他站在门口的架势,分明是要我赶快进去,要不干脆回头走路,我可不想还未穿堂入室,就来给他火上浇油。
我们一步就跨进了这一家的起居室,没有厅堂也没有走道来作先导。他们别出心裁地把这里叫作“房子”。它通常包括厨房和客厅。但是我相信在呼啸山庄,厨房是整个儿被迫撤到另一个角落里去了。至少我听到喋喋说话声和厨房器皿的声音,从尽深处传了出来。巨大的壁炉周围,我却没看到烧煮烘烤的痕迹,墙上也没有铜锅和锡滤锅之类闪光,倒是在屋子的另一头,一个庞大橡木碗橱上,摆放着一排又一排的焊锡盘碟,中间夹杂着银壶和银杯,重重叠叠,一直堆到屋顶。这些玩意儿,倒真的光辉灿烂地放出光和热来。碗橱永远是开着的,它整个构造让人一览无余,只有一处是个摆满了麦饼、牛腿、羊肉、火腿之类的木架,遮盖了些许。壁炉上方,是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老枪,和一对马枪。为装饰起见,三个画得花里胡哨的茶叶罐,也一并排安放在壁架上边。地上是平滑的白石。高背的椅子结构原始,漆成了绿色;有一两把笨重的深色椅子,蛰伏在阴影当中。碗橱柜下面的一个拱穹中,躺着一条硕大的棕红色短毛母猎犬。周围是一窝唧唧叫着的小狗崽,另一些狗在别的一些隐蔽处。
这屋子连同家具原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如果它们属于一个平平常常的北方农人,他有一副执拗的面容,粗壮的胳臂腿仿佛天生的优势,专为来穿齐膝短裤和打绑腿似的。这般样坐在安乐椅中的人物,面前的圆桌上放着一大杯麦酒冒泡,只要你正好在饭后的那一段时间里,在这一带山峦间随便走出五六英里,触目皆是。但是希斯克厉夫先生同他的住宅生活方式,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外貌上看他是个皮肤黝黑的吉卜赛人,衣着与风度上,又是一个绅士。这是说,他与许许多多的乡绅毫无二致,也许很有点邋遢马虎,可是他的不修边幅并不难看,因为他有挺拔漂亮的身材。一副郁郁不乐的样子。或许有人会怀疑他是教养不够而显傲慢,可我在内心却与他深有同感,这同感告诉我他不是这一类人。我凭本能知道,他的冷漠是出于厌烦卖弄陈列感情,厌烦相互之间显弄亲热。他在掩饰之下一样在爱在恨,认定再度被人爱和被人恨,是有失体面。不,我结论下得太快:我把自己的个性,随心所欲加到他身上去了。希斯克厉夫先生可能是有完全不同的理由,每遇见一个或许想同他交朋友的人,便把他的手深藏起来。但愿我的脾性是与众不同吧。我亲爱的母亲过去总说,我永远也不会有一个舒适的家。直到去年夏天,我自己就彻头彻尾证实,我果真是不配有家。P2-4

相关阅读:

  • 经济思想史(第4版)(哈里.兰德雷斯著)
  • 怪诞行为学(怪诞行为学升级版+怪诞行为学2
  • 计量经济学(第2版)(庞晧著)
  • 管理学(聂正安著)
  • 高等学校信息管理学专业系列教材:信息管理 
  •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http://www.reAder8.cn/book/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