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认知·语用·功能:英汉宏观对比研究 |
|
|
|
认知·语用·功能:英汉宏观对比研究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页码:58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54461123X
·条形码:978754461123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英语
·丛书名: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
内容简介 《认知·语用·功能:英汉宏观对比研究》为系列文集之三,共选收近30年来国内英汉宏观对比研究方面的重要论文41篇,分别归入“语篇与功能”、“语用与修辞”、“认知与思维”三个栏目。这些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的英汉对比研究由微观逐步走向宏观,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向纵深发展的过程。编者预言,宏观对比研究将成为英汉语对比研究的主旋律,汉语的主体性将在英汉语宏观对比研究中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将会成为其主要研究方法。
编辑推荐 《认知·语用·功能:英汉宏观对比研究》为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系列丛书之一,“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系列文集是近30年来我国英汉对比和翻译研究的历史检阅,共八个分册,涵盖英汉对比语言学、对比文化学和翻译学三个学科。每册都包含总序、综述、编者札记、选文、重要论著索引和编后记六部分,选文均为高水平论文,其中多篇为名家名篇。编者札记是分册主编为每篇选写的画龙点睛的评论,综述总结了本分册研究领域的成绩,预示了发展趋势,总序堪称三个学科研究与发展的总结和指南,论著索引有重要参考价值。本套文集实为上述三个学科及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库,是这些学科或有关专业本、硕、博师生学习、教学、研究的必读参考书。
目录 英汉宏观对比研究综述
一、语篇与功能
1.王 寅 英汉语言宏观结构的区别特征(1990/1992)
2.曹合建 英汉语体量化分析与比较(1994)
3.胡壮麟 英汉疑问语气系统的多层次和多元功能解释(1994)
4.索玉柱 及物性效应对推理的制约作用——英汉语篇的实验研究之二(1997)
5.瞿宗德 从汉英篇幅差异比较汉英语的信息密度(1998)
6.刘礼进 英汉篇章结构模式对比研究(1999)
7.牛保义 英汉语篇含意衔接琐议(1999)
8.廖开洪 试析英汉说明文段落划分的相同性(2000)
9.徐盛桓 关于英汉语篇比较研究——从中西比较诗学的视角(2001)
10.刘承宇 英汉语篇互文性对比研究(2002)
11.陆振慧 英汉语篇中指同表达的对比研究(2002)
12.黄国文 汉英语篇对比研究的语言学尝试——对唐诗《芙蓉楼送辛渐》及其英译文的功能分析(2003)
13.徐珺 功能语法用于《儒林外史》汉英语篇的研究:情景语境观(2003)
14.陈晓燕 英汉社论语篇态度资源对比分析(2007)
15.王菊泉 关于形合与意合问题的几点思考(2007)
16.许余龙 贺小聃 英汉语下指的篇章功能和语用分析(2007)
二、语用与修辞
17.何自然 阎庄 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查(1986)
18.杨自俭 中西修辞学发展史比较(1988)
19.Richard M.Coe 胡曙中 英汉对比修辞研究初探(1989)
20.刘英凯 汉英“回环”修辞格探微(1991)
21.唐松波 中西修辞学内容与方法比较(1991)
22.马秉义 英汉篇章修辞比较(1994)
23.李经伟 英汉书评中的礼貌策略比较(1996)
24.毕继万 汉英告别语的差异(1997)
25.李国南 antithesis与“对偶”比较研究(1997)
26.张绍杰 王晓彤 “请求”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1997)
27.陈治安 文旭 关于英汉对比语用学的几点思考(1999)
28.邵志洪 邵惟韺 英汉平行结构对比研究(2001)
29.王爱华 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模式调查(2001)
30.吴慧坚 语用原则对篇章结构的影响(2002)
31.冯 友 英汉称赞语回应策略差异的优选论解释(2006)
三、认知与思维
32.王墨希 李津 中国学生英语语篇思维模式调查(1993)
33.连淑能 英语的“抽象”与汉语的“具体”(1993)
34.司显柱 论英汉民族思维模式、语言结构及其翻译(1999)
35.牛保义 徐盛桓 关于英汉语语法化比较研究——英汉语比较研究的一个新视角(2000)
36.许余龙 英汉指称词语表达的可及性(2000)
37.张辉 汉英情感概念形成和表达的对比研究(2001)
38.魏在江 英汉语气隐喻对比研究(2003)
39.杨玉晨 英汉学术论文开头段语篇模式和思维方式对比分析(2003)
40.陈家旭 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哲学基础(2006)
41.窦卫霖 董继荣思维方式对经济新闻写作方式的影响——《中国日报》和《金融时报》之比较(2006)
附录:重要论著索引
编后记
……
序言 我们受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委托,主编“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系列文集,共八个分册:
一、潘文国、杨自俭主编:《共性·个性·视角——英汉对比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二、邵志洪主编:《结构·语义·关系——英汉微观对比研究》
三、牛保义主编:《认知·语用·功能——英汉宏观对比研究》
四、刘英凯、李静滢主编:《比较·鉴别·应用——英汉对比应用研究》
五、左飚主编:《冲突·互补·共存——中西文化对比研究》
六、罗选民主编:《结构·解构·建构——翻译理论研究》
七、杨晓荣主编:《二元·多元·综合——翻译本质与标准研究》
八、陈宏薇主编:《方法·技巧·批评——翻译教学与实践研究》。
选编这套系列文集的目的是比较全面系统地总结1977一-2007年间国内英汉对比语言学、对比文化学和翻译学三个学科的研究成绩与发展状况,寻找研究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研究和建设的构想,努力推动三个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因为这三个学科关系密切,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同时也是提高学会的学术水平和促进学会与出版社进一步合作的需求。因此,我们在选编方案中提出了以下几项要求:(1)各册选文均应为本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高水平论文,和三个学科领域密切相关的名家经典可不受所定时空限制。(2)各册主编为每篇人选论文写一篇500-1000字堪称点睛之笔的导读性【编者札记】,其内容主要包括文章的创新点和价值所在(理论的、方法的、应用的、资料的等)。
文摘 诗学研究不能代替语篇研究,我们也不是准备以诗学比较代替语篇比较的研究。古代诗学专著作为文论的原初形态,是对直至当时人们写作经验的总结并加以发挥,这就记录并论述了产生这些文论的民族从其民族的童年起就已形成的在形成作品(包括口头和书面的)时的思维状态、用语方式和表达习惯。当我们暂时撇开文论所面对的具体文学形式而专注于文论对形成作品的理念和思路作出的论述时,我们会发现这些理念和思路同样会成为形成作品外部形态即其语篇的织体所参照的理论前提和方法框架。这些诗学专著形成后,其总结和发挥的理论又对后来世世代代人们的写作产生过巨大影响,甚至至今仍不绝如缕。因此,诗学比较研究,我们所关注的,不是对古代诗学作理论的研究,而是通过这些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论述,看到自古至今东西方一些一直在直接地或间接地、有意识或下意识地实践着的写作的理念和思路,从而追寻作为我们观察东西方语篇(本文只指汉英语篇,下同)所参照的理论前提和方法框架。这些理念和思路分别反映了文论作者前后几千年东西方深厚的文化积淀、思维特点和表达习惯,是我们理解东西方语篇各自特点的重要历史参照。因此,我们不是准备做文论的研究工作,我们看重的只是这些文论基本观点所反映的写作传统。
中西传统诗学常将摹仿和表现作为反映现实的基本方法,这一点可能是诗学传统中对作品的语篇织体产生影响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么,摹仿和表现又是什么意思呢?“中西传统诗学在其主导方面乃是一种‘自然之思’。诗学上的‘自然之思’指的是将‘文学’设定为‘自然现象’,将文学与自然关系设定为同一或类似关系,‘文学世界’被假设为‘自然世界’的‘摹仿’或‘表现”’,“自然世界和文学世界是一一对应类似或同一”的(饶芃子等1999)。这就是所谓“文学的自然性”,成为形成作品的诗学假设和方法,或者说,“以‘取法自然’为自己最根本的诗学方法”(同上)。
文学的自然性这一点,中西传统诗学皆然,不同的是如何看待自然及由此而如何摹仿和表现自然。
后记 从2007年5月受托编辑《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论文集第3分册——《认知·语用·功能——英汉语言宏观对比研究》,至今一年多了。掩卷冥思,颇有感慨,写在这里,与众读者交流。
《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是一部时间跨度(1977——2007)长,内容含量(包括8个分册)大,质量要求(本研究领域中最高水平)高的大型论文集(近400万字)。论文集内容含量大,各分册内容涵盖应明确划定。编辑过程中,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划定“英汉语言宏观对比研究”。本分册将句子以上的,从社会、文化和认知心理等外部因素进行的英汉对比划归宏观对比研究;句子以下(包括句子)的英汉对比划为微观对比研究。即使这样,也还有一些难以定位。比如,一些英汉语修辞对比文章,其中有涉及语篇段落的,也有涉及句子甚至词汇的等。因此,本分册收入论文划界不太清楚的地方,请读者谅解。 感慨之二是“篇目选定难”。论文集的定位是“本学科或本领域发展史或理论史研究的文献库;本学科或本专业的本科、硕士、博士以及相关专业师生学习、教学、研究的必读参考书”。要实现这一目标,至为关键的是要挑选出确实能够代表本研究领域中最高水平的论文。在本分册篇目选定过程中,我们从文献中初选了近700篇论文;从中选出366篇。其中经与总主编几轮磋商,41篇收入本分册论文集。这4l篇论文的选定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具有较高的理论创新和实用价值,能够代表英汉语宏观对比研究的最高水平;其次考虑的是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富有新意,力争照顾到“语篇与功能”、“语用与修辞”和“认知与思维”三个栏目的平衡;另一点是在考虑收入论文的时间跨度的同时注重最新的研究成果,力争能够反映英汉语宏观对比研究发展的历程和趋势。这样,就会有一些同属一个栏目的、同一历史时期的重要论文我们不得不“忍痛割爱”。如果这些论文的作者们能够体谅到这一点,我们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