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寻觅一本“正”经 |
|
|
|
寻觅一本“正”经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24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4321556X/9787543215566
·条形码:978754321556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外现在家相,内修清静心,身在商业界,实践菩萨行”,这是我们的“大愿”。努力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将使你我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满足,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祥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一起来寻觅人生的一本“正”经。
作者简介 余惕君,上海铭源集团董事、常务副总裁,香港铭源医疗(HK 00233)执行董事。
曾任上海市政府计委研究所主任,兼任国内数所大学EMBA、MBA客座教授。现为卫生部“全国健康教育专家”、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企业分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健康教育孙会企业分会副会长。
曾出版管理论著二十余部。
藉宦海履历、学海阅历、商海经所,近年,又出版《俗世方圆》、《大智若“余”》、《字藏玄机》、《大道至简》、《快乐其实很容易》、《你可以活得更好》等“人生感悟”随笔。在香港出版的《字里人生》、《管理心语》,《快乐心经》系列丛书,获星云大师推荐。
王伟,硕士,职业服务人。
1986年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后,赴日本东京立教大学师从服务学泰斗前田勇教授修读服务学,深受池田大作的人学思想影响。1991年起任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讲师。1995年起,任中旅院东南(厦门)分院院长,厦门悦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慌华酒店常务副总经理,厦门国际会展酒店董事总经理等职。
主要著作:《服务通论》、《沟通原理与应用》、《饭店培训教程》、《饭店企业咨询与指导》、《饭店运营理论与实务》,《致现代人的简明佛典》、《服务人教程》、《品牌服务人教程》、《服务经理人手册》、《饭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饭店诊断》、《饭店危机服务》、《生命的安顿》等。
目录 上篇 佛的智慧
一、佛陀与佛教
(一)佛陀与佛法传播
(二)一本“正”经
(三)佛典导读
二、佛教在人间
(一)寺院闻思
(二)佛法之用
三、道法自然
(一)心猿归正
(二)人间正道
下篇 人的快乐
四、完善自我
(一)快乐在当下
(二)开心靠自己
(三)勿患得患失
五、善待他人
(一)常常感恩
(二)宽以待人
(三)助人为乐
六、身心快乐
(一)愉快工作
(二)快乐学习
(三)适者有寿
……
序言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各有各的活法,但不管有多少种活法,有一点是绝对相同的:那就是每个人都只能活一生。人生是一趟旅行,所不同的是,人生的旅行是条单行道,没有回程票。
人们常说,人生苦短。人生苦短,那是对于快乐人生而言,活着真好!也有人感叹,人生苦长。人生苦长,那是对于不幸人生而言,生不如死!时间上的长和短,源于人世间的苦和乐。人生不仅是度过生命,更重要的是享受生命。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人活着为什么?如何才能快乐一生?怎样才算快乐?古往今来,仁人志士“众里寻她千百度”。大清顺治皇帝也曾慨叹道:“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中国文字象形又会意,字藏玄机,字里有人生。“我”是什么?其实就是一个“找”,“找”到了关键的一撇,那就成就了“我”。找不到呢?那就只能继续“找”。那一撇是什么,是开阔的人生觉悟,是快乐的基本要素,是本有的真如自性。“找”又是什么?一边是“手”,一边是“戈”,手提戈,或是开荒种田,或是打猎捕兽,是为了生存而找。就这一点而言,人和动物都一样,但人不是动物,区别在于,动物活着就是为了吃,人吃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吃。人要活出个“人样”!
相同的是,每个人都有一生;不同的是,有人快快乐乐过一生,有人糊里糊涂混一生;有人潇洒走一回,有人茫然走一遭。人都有知觉,但悟性不同,有人先知先觉,有人现知现觉,有人后知后觉,有人不知不觉……
人生,说到底,只有“生死”两个字,生也简单,死也简单,复杂的是在世时的纷纷扰扰、坎坎坷坷、恩恩怨怨……数千年前,孔子、老子、耶稣、穆罕默德、释迦牟尼等古圣先贤就开始追寻真正健康、和谐、智慧与幸福的源头了,他们各有各的道,远近有异、深浅不同,但毕竟殊途同归。
在寻觅快乐真谛的过程中,我们的目光自然地转向了世上最智慧的宗教之一——佛教。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认为“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科学家的爱因斯坦曾赞叹佛法是“最圆满的认识论”,他认为,人类科技的发展最多不过是对佛法的证明。佛教的核心在于劝人为善,“利乐众生”,它告诉人们除了肉体,还有个灵魂更需要关心,善良的人们可以从中获得信仰和安慰。佛教在时问上讲过去、现在、未来,但最重视现在的福祉;佛教在空间上说十方世界,却最重视现实世界;佛教在人间问题上讲十法界无量无边众生,但却以人为本,最重视人类。佛教是一个重视现实、重视此刻的人间教育,非消极,乃积极;非迷信,乃智信;非独善,乃兼善;非厌世,乃救世;非差别,乃平等;非他力,乃自力。
人生,我们自己;宇宙,人生活的环境。佛法,归根结底,是一种关于人的自性的探索,一种关于人的心灵奥秘与潜力开发的努力,一种关于人的生活的自由、平等、独立、圆满的追求的大法,是要我们做一个“大明白人”。
人生的许多困惑都可从佛教中找到答案,但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对此并不清楚,个中原因,不在佛教本身,而在于确有人把一本好经念歪了。现在,寺院越来越多,但有些却在心田之外,梵音妙语不能与社会共享,或者纯粹以商业为目的来经营,靠香火钱度日。或有研究者经纶满腹,理明义清,却没自修,钻在象牙塔里不肯出来。另有一些弟子,名相的东西挂在嘴上,却是花架子,甚至有些弟子的行为超越了一般人审视中的规范。自行且不知,哪还能化人,致使民间对佛教越来越不知其所以然了。佛法在于阐述宇宙真相,探索人生意义,布告道德规范。它教我们如何止恶扬善、追根求源、转迷为悟、发菩提心、离苦得乐、度化众生、光明四现、舍己利人。但有些信佛者只修命不修心,只念经不修行,只顾己不顾人,只修福报不求佛道,心态不明,目的不纯,全然忘了佛教“利他”的这一核心,偏离了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宗旨。如果佛应你所求或因你所供而满足了你的愿望,那么是否所有人都“灵验”?倘若有人不能如愿,不就足以证明佛“不灵”吗?这当如何是好?倘若佛“拿”了你的供养而助你成就,则佛岂不是见钱眼开,又当如何解释?正确的答案只能有一个:进香供佛,旨在促成信者的自我教育,从而使信者见贤思齐,生起敬畏之心和效法之思,在生活中随时调整自己的言行,以修行的“因”,结修行的“果”。不明这个道理,那就是迷信,只能徒增烦恼,平添困惑。
文摘 佛的一切修行,都是为了世人的幸福。佛如父母一样热爱着人们,他祈望他们获得最高的福祉,他祈望他们都能渡过颠倒迷惑的大海,到达觉悟的彼岸。他率先垂范,以身作则,首先实现了誓愿。因此,他实际上是在领导着我们。他总是挥手招呼我们说,跟我走吧;而从来不站在后边说,你们去吧。
在菩提树下怔悟后不久,佛陀第一次在鹿野苑正式说法,分享开悟成果,史称“初转法轮”。这次,他开示了悟道所得的“四圣谛”,成为日后佛法体系的基础。
万般皆苦的观念源于三点:其一,苦乐不相舍离,所以即使受乐,也是苦;其二,一切乐都必须依于因缘,而非自主,所以还是苦;其三,任何乐都是无常的,来得快,去得也快,仍是苦。这些显然都是苦的果报,我们称之为“苦谛”。在佛法上,“苦谛”所概论的,是世间一切苦的现象,即“苦果”。
每每我们去追溯这烦恼的来源时都会发现,它们正根植于我们本能之中对于求取的强烈欲望里。烦恼,可以细分为两小类:第一类,是迷惑于道理的所谓“理性烦恼”;第二类,是在现实经历中遭遇的近乎莫名其妙的“情感烦恼”。这两种烦恼,是基于人类一切烦恼所做的本质性分类。
当我们继续深究构成这些烦恼的根本原因时,就一定能发现,在深处还是那个无明与贪执。无明与贪执,拥有产生一切烦恼的自在力量。人在认识上的种种迷惑,来自智慧的无明,而行为上的种种迷惑,则来自于贪执。所以,它们实际上是知与行的一对儿,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无明是无知、无法辨识万物的道理;贪执就是充满世俗激情的欲望,而对长生永驻的贪执是其根本所在。所见所闻,都成为他渴求的对象,并产生据为已有的冲动。当然,有时候求死也是欲望的一种
佛的一切修行,都是为了世人的幸福。佛如父母一样热爱着人们,他祈望他们获得最高的福祉,他祈望他们都能渡过颠倒迷惑的大海,到达觉悟的彼岸。他率先垂范.以身作则,首先实现了誓愿。因此,他实际上是在领导着我们。他总是挥手招呼我们说,跟我走吧;而从来不站在后边说,你们去吧。
在菩提树下怔悟后不久,佛陀第一次在鹿野苑正式说法,分享开悟成果,史称“初转法轮”。这次,他开示了悟道所得的“四圣谛”,成为日后佛法体系的基础。
万般皆苦的观念源于三点:其一,苦乐不相舍离,所以即使受乐,也是苦;其二,一切乐都必须依于因缘,而非自主,所以还是苦;其三,任何乐都是无常的,来得快,去得也快,仍是苦。这些显然都是苦的果报,我们称之为“苦谛”。在佛法上,“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