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民间信仰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闽南民间信仰 |
|
|
|
闽南民间信仰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页码:19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9787211057467
·条形码:978721105746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闽南文化丛书
内容简介 《闽南民间信仰》在全面反映闽南民间信仰概貌的基础上,从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宫庙和最有闽南特色、有专庙奉祀的神祗着重予以介绍。力图从民间信仰的视野体现闽南与台湾之间深远密切的历史文化渊源关系,展示民间信仰这一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
目录 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闽南与台湾民间信仰渊源关系概述
第一章 自然山川信仰
第一节 天公
第二节 东岳大帝
第三节 三界公
第四节 土地公
第五节 三山国王
第六节 石狮王
第二章 生育女神信仰
第一节 泰山妈
第二节 注生娘娘
第三节 夫人妈
第三章 冥厉瘟神信仰
第一节 城隍爷
第二节 大众爷
第三节 五显大帝
第四节 王爷
第四章 禅道神仙信仰
第一节 三平祖师
第二节 清水祖师
第三节 大德禅师
第四节 法主公
第五节 九鲤仙祖
第六节 应魁圣王
第五章 忠义圣贤信仰
第一节 炎黄二帝
第二节 关圣帝君
第三节 哪吒公
第四节 唐太宗
第五节 开漳圣王
第六节 开闽王
第七节 开浯恩主
第八节 灵安尊王
第九节 三忠公
第十节 广应圣王
第十一节 林太史公
第十二节 广泽尊王
第十三节 圣侯公
第四节 番王爷
第六章 水神海神信仰
第一节 龙王爷
第二节 水仙王
第三节 玄天上帝
第四节 二郎神
第五节 通远王
第六节 妈祖
第七章 医神信仰
第一节 华元仙祖
第二节 圆山仙祖
第三节 保生大帝
第八章 财神戏神信仰
第一节 财神爷
第二节 郎君爷
第三节 相公爷
后记
……
序言 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闽南文化丛书》终于与读者见面了。我们之所以组织撰写这套丛书,主要基于以下的三点学术思考。
一、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闽南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磨合,以及东南沿海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逐渐造就的。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培育了闽南文化,而深具地域特色的闽南文化又使得中华文化的整体性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当今,区域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一个学术热点,从中华文化整体性的角度来考察区域文化,闽南文化的研究理应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二、闽南文化是一种二元结构的文化结合体。这种二元文化结合体既向往追寻中华的核心主流文化,又在某种程度上顽固地保持边陲文化的变异体态;既依归中华民族大一统政治文化体制并积极为之作出贡献,又不时地超越传统与现实的规范与约束;既有步人之后的自卑心理,又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自我欣赏的意识;既力图在边陲区域传承和固守中华文化早期的核心价值观念,却又在潜移默化之中造就了诸如乡族组织、帮派仁义式的社会结构。这种二元结构的文化结合体,可以把许多看似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人文因素,有机地磨合和交错在一起。也许正是这种二元文化结合体,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闽南区域文化及其社会经济的持续生命力,从而使得闽南社会及其文化影响区域能够在坚守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同时,有所发扬,有所开拓。我们通过对于闽南二元结构文化结合体的研究,应该有助于对于中华文化演化史的宏观审视。
三、闽南文化是一种辐射型的区域文化。从地理概念上说,所谓闽南区域,指的是现在福建南部包括泉州、厦门、漳州所属的各个县市。然而从文化的角度说,闽南文化的概念远远超出了以上的区域。由于面临大海的自然特征与文化特征,使得闽南文化在长期的传承演变历程中,不断地向东南的海洋地带传播。不用说祖国大陆的浙江温州沿海、广东南部沿海、海南沿海,以及祖国的宝岛台湾,深深受到闽南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带有变异型的闽南方言社会与乡族社会,即使是在东南亚地区以及海外的许多地区,闽南文化的影响所及,都是不可忽视的社会现实。因此,闽南文化既是地域性的,同时又是带有一定的世界性的。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的趋势之下,研究闽南文化尤其显得深具意义。
本书在全面反映闽南民间信仰概貌的基础上,从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宫庙和最有闽南特色、有专庙奉祀的神祗着重予以介绍。力图从民间信仰的视野体现闽南与台湾之间深远密切的历史文化渊源关系,展示民间信仰这一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
文摘 第一章自然山川信仰
闽南人虔信万物有灵,举凡天公、地母、太阳星君、太阴(月亮)娘娘、风伯、雨师、雷公、电母……无奇不有,无所不拜。
第一节天公
闽南民间俗称玉皇大帝为“天公”。百姓认为天公高居天庭,统辖天上、人间、阴间三界神灵,是天地宇宙万物兴衰隆替、吉凶福祸的主宰,掌握人间万物生长、保育和赏罚大权。闽南传统民宅正厅前梁多悬有代表天公的天公炉或天公灯,每日晨昏及朔望上香,以示崇敬。正月初九为玉帝神诞,闽南称“天公生”。“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原始要终也”。象征天公尊贵非凡,天威永垂。
天公生是闽南民间一年中第一个重要节日。或称“做天香”,即设天香清醮。“初九日……道观多报赛,近则里巷有之,乡村之间无定日,谓之天香”。一般神诞通常在寺庙宫观举行,而天公生则是家家户户在大厅外院子天井摆香案祭祀。正月初九祭天公形式特别,规定时间必须在太阳未出、天未亮之前,地点要求在户外进行,才可以让天公知道。同时,屋檐内悬挂天公灯,以增光明。天公生的供品最高级,用的“天公金”箔纸规格最大。祭祀别的神佛都不能烧这么大箔纸的天公金。初八夜设香案、摆供品、点香烛、折天公金,全家守夜。过半夜,鸣放鞭炮,为天公祝寿,直至天明。闽南民间重视做天公生,因为玉帝是最高主宰,一年之始许心愿,祈求风调雨顺,阖家平安。民众百姓对至高无上的玉帝非常敬畏,所以极少供奉神像,只在神坛上没立牌位虔诚膜拜。即便是主祀玉帝的宫观,也少有玉帝塑像,一般只供奉香炉,称“天公炉”。如泉州东岳庙有石天坛天公炉,“供泉郡各神庙往此击石取火(俗称‘乞火’),称‘名山取火’”。龙海市白水镇大帽山麓的金仙岩(亦称妙善宫),亦供奉一石雕天公炉。而漳浦县石榴镇长兴村张姓村民自古奉祀玉帝。村中虽没有专门供奉玉帝的宫观,但有世代相传的两座金牌,高30厘米,宽20厘米,阳刻“玉皇大帝”四个宋体金字,平时由值年头家保管,每年正月初九日天公生,必虔诚供奉醴礼。
后记 笔者生于安溪文庙廖厝馆,襁褓中寄籍泉州,自幼生长在这座夙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从小对闽南民间信仰耳濡目染,得益于闽南文化的熏陶浸染。平日经常出入奇仕宫、关岳庙、花桥宫嬉戏游玩,对房东老太的神龛与节俗祭拜,更是屡见不鲜。因此,早就熟识奇仕妈、帝爷公、花桥公、圣王公、祖师公……近年来,由于参与了一些地方民间社团工作的缘故,曾经从事过一些闽南民间信仰宫庙田野调查研究活动,写过有关民间信仰的文章,有缘结交一帮三教九流的朋友。于是常被人善意调侃,说我“吃虺公”有之,说我“开牛鬼蛇神会”者亦有之。孰不知,民间信仰虽有迷信色彩,毕竟也是闽南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关系到两岸同根的历史渊源,可登学术研究大雅之堂!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①。闽南民间信仰宫庙及其神祗,对于传统的闽南人,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然而,闽南民间信仰宫庙及其神祗成千上万,实在无法穷尽,看似简单,其实深不可测。本书较多参考了泉州市区道教文化研究会编《泉州市区寺庙录》,吴幼雄著《泉州宗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