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外语 >

中国翻译研究(1949-2009)

2010-12-29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国翻译研究(1949-2009) 去商家看看
中国翻译研究(1949-2009) 去商家看看

 中国翻译研究(1949-2009)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页码:45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7544615383/9787544615389
·条形码:978754461538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外语教育发展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中国翻译研究(1949-2009)》在梳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展现了60年来我国翻译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主要成果,重点论述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初,外教社集国内外语界百余位专家之力,策划并组织编写、出版本套丛书。
丛书分为5册,涉及外语教育发展历程、外语教育发展战略、外语教学理论、语言学、翻译研究等不同领域。丛书的撰写者既包括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及主要成员等,也包括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类型院校的专家学者。他们在治学、教改、教学管理等方面经验丰富,造诣深厚,其真知灼见富有启发性。丛书内容全面、资料翔实、脉络清晰,分析深入,对今后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编辑推荐 《中国翻译研究(1949-2009)》: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外语教育发展研究丛书
目录
绪论 探索、建设与发展——新中国翻译研究60年
第一编 建国60年翻译研究与翻译学科发展综述
第一章 艰难的萌生
一、1949-1978、1979-1986翻译研究概述
二、1987年5月研究生翻译理论研讨会
三、1987年7月全国翻译理论研讨会

第二章 青年的热情
一、1989年5月首届全国青年翻译理论研讨会
二、1990年11月全国中青年翻译家笔会

第三章 怀疑的声音
一、1994年第二次全国文学翻译学术研讨会
二、1997年国际翻译学术研讨会

第四章 激烈的论战
一、1999年译坛综述
二、2000年译坛综述

第五章 地位的确立
一、2001年译坛综述
二、2002年译坛综述
三、2003年译坛综述
四、2004年译坛综述
五、2005年译坛综述
六、2006年译坛综述
七、2007年译坛综述
八、2008年译坛综述

第二编 翻译研究成果回顾
第一章 1949-2008翻译研究著作、论文、会议
一、1949-1978理论意识薄弱期
二、1979-2008理论迅速发展期

第二章 1979-2008翻译研究博士论文
一、翻译研究博士论文数量
二、翻译研究博士论文选题

第三章 1979-2008国家级研究项目
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中的翻译研究项目
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立项中的翻译研究项目

第三编 翻译研究专题描述
第一章 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发展
一、1949-1978年的中国传统翻译思想
二、1979-2008年的中国传统翻译思想
附录:1979-2008以“传统”为题名的翻译研究文章

第二章 国外翻译理论的引进与影响
一、国外翻译理论著作
二、引介国外翻译理论的论文
三、引介国外翻译理论的影响
附录1:1949-2008大陆地区出版引介的外国翻译理论著作
附录2:1999-2008国内期刊所载外国翻译理论家之翻译研究论文
附录3:1999-2008国内期刊所载外国翻译理论著作书评

第三章 翻译批评实践及其理论
一、1949-1978年的翻译批评
二、1979-2008年的翻译批评
附录1:1949-1953在《翻译通报》上发表的有关翻译批评的文章
附录2:1979-1986有关翻译批评的学术论文
附录3:1987-1999有关翻译批评的论文
附录4:1987-1999有关翻译批评的专著
附录5:2000-2008有关翻译批评的实践类论文
附录6:2000-2008有关翻译批评的著作
附录7:2000-2008有关翻译批评研究的文章

第四章 口译研究与教学
一、对近50年国内期刊口译论文的考察
二、历届全国口译大会回顾与考察
三、口译研究著作和口译教材
四、国家级研究项目中口译研究的立项

第五章 翻译教学与培训
一、翻译教学
二、翻译培训
三、中国翻译教学研究的特点
附录1:1949-2008以“翻译教学”为题名的文章
附录2:1949-2008以“翻译培训”为题名的文章
后记
附录
1949-2008翻译著作索引
……
序言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外语教育事业成绩斐然。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外语教育发展迅猛,成就瞩目,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优秀外语人才,为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对外交往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体系正在逐步构建。外语教育在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外语教育事业取得今天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经历过起伏和波折,目前也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有鉴于此,总结经验,展望未来,研究如何进一步深入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这一论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于2008年组织编写并出版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外语教育发展丛书”。这是首套记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语教育发展历程的大型丛书。它在客观梳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剖析外语教育现状,并对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在外语界产生了良好反响。
文摘 插图:


对于如何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一些代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论者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符号现象,它更积淀着某一民族的思维方式与审美特征。因此,用另一种语言(英语)来翻译(或日“再现”)汉语所负载的文化传统几乎是不可能的。论者还以汉诗英译中文化问题的分析为例说明:有些更深层、更复杂的文化背景与意识是很难在译诗中直接传达出来的,这也许便是许多人认为“诗不可译”的缘由(吴伏生)。诗歌翻译中无法直接传达的文化差异在小说翻译中是否能够,并且有必要传达出来呢?杨晓荣的论文不仅给予了肯定的回答,而且提出了小说翻译中的异国情调的再现原则,这种异国情调就是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她首先从翻译目的、美学特征和翻译标准三个方面分析了异国情调的文化交流价值、审美价值、译作忠实性价值,然后分析了制约异国情调再现度的各种相关因素,如原作、译者和读者,最后提出了异国情调再现的两个原则,即文化对等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以及两个原则之间的平衡。刘超先也分析了文化的民族特色与翻译的目的、文化民族特色在作品中的反映,我国翻译界对待民族特色的态度以及如何保持原作的民族特色,他得出的结论是:没有民族特色的民族语言文化是没有的,翻译就是要引进文化上的“异己”以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新天地。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保留原文的民族特色。谢宝瑜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也得到类似的结论。他指出,人们理解和接受外国语的能力和他们所处的社会的开放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他认为,中国读者在读译文之前就已经对文化差异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阅读译文的目的之一就是想了解外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究竟在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因此,译者不应该把读者视为理解能力不高的小孩,自己扮演幼儿园阿姨的角色。那种担心读者不能理解和中国社会文化背景有差距的词语而一味代之以中国固有词语的译法是十分有害的。他提到,现在中国翻译工作者应该增强引进意识,变被动引进为主动引进,在引进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积极引进外国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的新鲜词语,从外族语言中吸取营养,使祖国的语言更丰富、更精确、更有表达力、更有活力。
后记 记得法国翻译理论家安托瓦纳·贝尔曼右《异之考验——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化与翻译》一书中,特别强调了思考历史对于一门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对历史的思考与总结,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自身确立的开始。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的翻译研究和翻译学科在不断的探索中发展,翻译界的同行不懈努力,开阔视野、拓展研究领域。翻译事业的繁荣与翻译研究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中,我们也充分意识到翻译在新中国的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社会的进步、翻译事业的繁荣和翻译研究与翻译学科的发展呈现的是积极的互动关系。我们的工作集梳理、思考与总结为一体,试图为中国译学研究和翻译学科的建设提供一点积累。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应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之邀,我们组织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和南京大学法语语言文学学科的研究力量,组成团队,集体思考,分工合作,尽可能全面地把建国60年来翻译研究和翻译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展示给读者。
本书具体分工如下:许钧、穆雷负责全书的策划、分工、协调、统稿并撰写绪论。南京大学的高方博士也参与了绪论的部分写作和全书的通读与修订工作。第一编主要由穆雷编写,仲伟合和杨平也参加了其中的部分工作。改革开放之初,在翻译研究的起步阶段,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和学术条件限制,许多宝贵的研究资料没有发表或保存下来,重要的学术活动也大多没有得到详细的报道。1987年之后的10年,是翻译学学科艰难萌生的阶段,编著者以为数不多的几次重要的翻译理论研讨会综述为主线,反映当时翻译研究的概貌。1999年以后,翻译学进入了学科快速发展阶段,为了清晰地展现逐年的研究进展,编著者选用了自己发表的相关年度译坛综述,并尽量参考、选用编著者或当年其他相关的会议综述或报道(编选时略有修改),目的是保留并还原当时的真实面貌。第二编第一章《1949一-2008翻译研究著作、论文与会议》由郑晔起草,其中前30年会议综述由杨振撰稿;第二章《1979一-2008翻译研究博士论文》由蓝红军起草;第三章《1979-2008国家级研究项目》由王斌华起草。第三编第一章《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发展》和第二章《国外翻译理论的引进与影响》由蓝红军撰稿;第三章《翻译批评实践及其理论》由桑仲刚起草;第四章《口译研究与教学》由王斌华撰稿;第五章《翻译教学与培训》由欧阳东峰起草。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