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考试 >

申论考试热点标准表述(2010中公版)(附赠价值20元远程学习卡)

2010-08-25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申论考试热点标准表述(2010中公版)(附赠价值20元远程学习卡) 去商家看看
申论考试热点标准表述(2010中公版)(附赠价值20元远程学习卡) 去商家看看

 申论考试热点标准表述(2010中公版)(附赠价值20元远程学习卡)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页码:20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9787802087798
·条形码:978780208779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突破教材

内容简介 《申论考试热点标准表述(2010中公版)》共分四篇三十三个专题,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个领域。与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的“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相契合。尺幅之间为考生展现了现代中国恢弘壮观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从而帮助考生深化对申论写作规律和规则的认识,弥补自身的理论背景的不足,提高应对申论的能力,掌握解决热点问题的对策思路,准确把握申论命题的题材,强化对策和文章表述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作者简介 李永新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具有极其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公务员招考有博大精深的研究,主持研发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效果显著的公务员考试辅导课程和全系列教材。讲授深刻、系统、精彩,极受考生欢迎。
张永生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多年来潜心致力于公务员考试的教学研究。参与编撰了中央国家机关及各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培训针对性强、真题命中率高的特点,成为深受考生信赖的实力派讲师!
张成
中公教育申论首席研究专家,在政府机关文字综合部门任职逾十年,曾在多家媒体发表评论性、介绍性文章近百篇、20余万字。结合起草文字材料工作和从事文论研究的实际经验,对申论进行了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是国内最优秀的公务员考试申论研究专家。
邓湘树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曾在组织部门工作多年,熟悉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公务员招考有博大精深的研究,具有丰富的公务员考试面试经验。辅导课程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深人浅出,幽默生动。深受广大学员欢迎。
编辑推荐 《申论考试热点标准表述(2010中公版)》:中公教育,创新公考教材体系 理论+实证 精辟总结命题规律 深入解析试题结构
问答+误例+改进思路 紧扣考生关心问题有针对性促进应试水平提高
对应新大纲全面修订完善内容 丰富拓展知识单元 破解试题热点难点
《申论考试热点标准表述(2010中公版)》适用于国家及各省市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警,村干部,军转干招考
目录
第一篇 总纲——科学发展观
专题一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材料1】 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材料2】 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背景
【材料3】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材料4】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材料5】 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原则
【材料6】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途径

专题二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
【材料1】 社会主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内涵
【材料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材料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材料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五方面任务
【材料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材料6】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专题三 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材料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位一体布局
【材料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二篇 经济建设
专题四 改革开放三十年
【材料1】 “三不”的含义及其引申应用
【材料2】 改革开放的性质、目的及发展进程
【材料3】 改革开放的意义与成就

专题五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材料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材料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材料3】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材料4】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专题六 金融危机
【材料1】 树立信心积极应对
【材料2】 辨证认识危机与机遇的关系
【材料3】 在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转型积极改善民生
【材料4】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危机转变为企业发展的机遇

专题七 节约型社会
【材料1】 标准表述
【材料2】 社会现象面面观
【材料3】 原因分析
【材料4】 措施对策

专题八 创新型国家
【材料1】 标准表述
【材料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材料3】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材料4】 建设创新型国家
【材料5】 举措总结

专题九 地区发展差距问题
【材料1】 标准表述
【材料2】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原则(科学发展观)
【材料3】 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和地区发展差距
【材料4】 西部大开发战略
【材料5】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材料6】 中部崛起
【材料7】 统筹区域发展的具体举措

专题十 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1】 标准表述
【材料2】 生态问题现状
【材料3】 原因分析
【材料4】 具体举措

专题十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宏观调控
【材料1】 事件概述
【材料2】 2009年经济工作的五项重点任务
【材料3】 2009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
【材料4】 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措施
【材料5】 扩大投资前提是优化结构
【材料6】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材料7】 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专题十二 节能减排
【材料1】 标准表述
【材料2】 政策背景
【材料3】 过去几年取得的成绩
【材料4】 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仍面临的问题
【材料5】 实现“节能减排”的对策措施

专题十三 灾害应急机制
【材料1】 情况综述
【材料2】 南方雪灾
【材料3】 汶川大地震
【材料4】 洪涝灾害
【材料5】 灾难与信息公开
【材料6】 灾害应对与应急机制建设
【材料7】 看毒奶粉事件中媒体的角色和信息公开化

专题十四 知识产权问题
【材料1】 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材料2】 进一步加强专利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材料3】 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宏观管理工作
【材料4】 加强专利审查综合能力建设
【材料5】 着力推进知识产权信息化建设
【材料6】 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工作
【材料7】 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材料8】 进一步开拓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交流:
【材料9】 进一步加强条件保障能力建设

第三篇 政治建设
专题十五 服务型政府
【材料1】 服务型政府的含义
【材料2】 为什么要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
【材料3】 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材料4】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
【材料5】 “大部制”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
【材料6】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材料7】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专题十六 解放思想
【材料1】 标准表述
【材料2】 三次思想大解放
【材料3】 新的解放思想
【材料4】 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材料5】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
【材料6】 怎样落实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要求

专题十七 基层民主建设
【材料1】 标准表述
【材料2】 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意义
【材料3】 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材料4】 完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
【材料5】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专题十八 政府公信力
【材料1】 华南虎事件
【材料2】 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重要性
【材料3】 政府公信力的评价标准
【材料4】 政府公信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材料5】 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措施

第四篇 文化建设
专题十九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材料1】 标准表述
【材料2】 文化的基本定义和具体任务
【材料3】 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材料4】 解决当前影响和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思路
【材料5】 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材料6】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的新型文化发展理念
【材料7】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对策
【材料8】 城市和谐文化建设
【材料9】 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专题二十 文化体制改革
【材料1】 标准表述
【材料2】 基础理论
【材料3】 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材料4】 深化文化企业改革
【材料5】 调整文化领域结构,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材料6】 完善相关政策,加大政府管理力度
【材料7】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文化事业发展

专题二十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材料1】 标准表述
【材料2】 基本理论
【材料3】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材料4】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专题二十二 思想道德建设
【材料1】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材料2】 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材料3】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材料4】 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
【材料5】 努力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

专题二十三 弘扬民族文化
【材料1】 标准表述
【材料2】 中华传统文化
【材料3】 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4】 对外文化交流
【材料5】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对策

专题二十四 奥运精神
【材料1】 奥运精神的含义
【材料2】 奥运带动的发展及建设

专题二十五 网络舆论的监管问题
【材料1】 胡锦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材料2】 习近平:政府与新闻监督
【材料3】 网络舆论热点
【材料4】 当前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机制
【材料5】 进一步健全完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
【材料6】 掌握网上话语权,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材料7】 “人肉搜索”问题

第五篇 社会建设
专题二十六 收入差距与社会公平
【材料1】 标准表述
【材料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分配制度
【材料3】 贫富差距的影响
【材料4】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紧迫性
【材料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材料6】 合理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专题二十七 教育优先发展与人才强国战略
【材料1】 标准表述
【材料2】 普及和巩固免费义务教育
【材料3】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材料4】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材料5】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必要性和要求
【材料6】 如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材料7】 人才强国战略

专题二十八 就业问题
【材料1】 标准表述
【材料2】 就业难题
【材料3】 措施对策
【材料4】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材料5】 农民工就业问题

专题二十九 医疗问题
【材料1】 标准表述
【材料2】 看病难现象及原因
【材料3】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专题三十 住房问题
【材料1】 标准表述
【材料2】 现状
【材料3】 建立和完善中国住房政策体系
【材料4】 切实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的对策

专题三十一 三农问题
【材料1】 标准表述
【材料2】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材料3】 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
【材料4】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材料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材料6】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节选)
【材料7】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专题三十二 生产安全问题
【材料1】 山西襄汾溃坝事故
【材料2】 当前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材料3】 产生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材料4】 加强安全生产的必然性和奋斗目标
【材料5】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措施
【材料6】 指导支撑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五个体系:
【材料7】 狠抓安全生产,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专题三十三 食品安全
【材料1】 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
【材料2】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的问题现状
【材料3】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材料4】 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材料5】 具体对策措施

专题三十四 群体性事件
【材料1】 问题表现
【材料2】 原因深度剖析
【材料3】 解决措施
【材料4】 我国实施新规,禁止滥用警力处置群体性事件

专题三十五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材料1】 标准表述
【材料2】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内容
【材料3】 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
【材料4】 存在问题
【材料5】 具体举措

附录
【附录一】 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附录二】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附录三】 热点事件与2010年国家申论命题考查点
中公教育·2010年强大课程体系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
……
序言 正确洞察热点事件、轻松掌握官方表述是每位准备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梦寐以求的目标。但是,碍于有限的备考时间和备考精力,考生往往无暇顾及卷帙浩繁的理论书籍和浩如烟海的海量信息。
中公教育为了便于考生及时了解和洞察社会的时事热点,精准掌握官方言论,特组织权威师资精心筛选时事热点,将热点事件与理论阐述相结合,帮助考生全面了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领域的热点事件,洞察热点背后暗含的政治哲理,掌握解决热点问题的对策思路,把握针对热点问题的官方言论,从强化语言、完善对策、丰富文章的角度。打牢应对申论的基础。
一、体例新颖
针对公考辅导教材一直沿用“申论教材+试题演练”的传统模式,本书打破常规,另辟蹊径研发了以“热点事件+标准表述”的图书体例。帮助考生在学习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并掌握丰富多彩的热点事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热点事件和理论表述结合学习的过程。帮助考生掌握轻松应对申论考试的方法。
二、资料丰富
本书共分四篇三十三个专题,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个领域。与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的“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相契合。尺幅之间为考生展现了现代中国恢弘壮观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从而帮助考生深化对申论写作规律和规则的认识,弥补自身的理论背景的不足,提高应对申论的能力,掌握解决热点问题的对策思路,准确把握申论命题的题材,强化对策和文章表述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文摘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中国百年来经验与教训的高度总结,是对近年来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充分肯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世界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增强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善于运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充分发挥我国市场、资源、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引进来”战略有机结合,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产业优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第二,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第三,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四,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材料5】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原则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当前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且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我国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在本世纪中叶实现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要解决近30年来快速发展所积累的大量矛盾和问题,还要解决好今后十几年、几十年发展中产生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要求我们必须把以下重要原则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第一。必须坚持发展的全面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具体落实到定量化的指标上,就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达到40000亿美元,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这个定量化的指标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全面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配套进行。
第二。必须坚持发展的协调性。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由来已久,当前城乡差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