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页码:20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 ·ISBN:710602886X/9787106028862 ·条形码:9787106028862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个性与共性:中美电影文化比较研究 |
|
|
|
个性与共性:中美电影文化比较研究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页码:20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
·ISBN:710602886X/9787106028862
·条形码:978710602886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媒体技术与艺术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一章从理论的高度分析阐释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使电影制作方法正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的状况。尤其是数码科技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审美方式。第二章追踪了新近出现的新锐美国电影群体,他们的个性风格与创作取向。他们以新颖的政治,社会美学价值,独立的电影精神和政治倾向,边缘人的姿态,暴烈的语言试图在好莱坞这一电影霸权的王国中寻找一条崭新的道路。其他章节从经济、社会的不同层面分析了90年代以来好莱坞对全球大众文化和电影市场形成的关键效应,揭示了他们采用的一系列新的成功的经营模式和策略。此外,还重点分析了高科技时代的美国电影形态,我们的研究涵盖了变化中的世界电影文化环境;数码科技时代的新电影制作和电影观念;数字电影风格形成的特点。最后部分将讨论在全球化传媒环境中好莱坞文化帝国的形成,将重点探索其产业结构,商业运作及流通模式,从中把握其发展脉络和走势。
作者简介 张爱华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1989年获得加拿大约克大学电影/文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得美国俄亥俄大学比较艺术学博士学位,她的导师包括著名的美国哲美教授布洛克先生和美国比较艺:术的创始人之一威特曼教授。曾先后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外国语学大学,美国俄亥俄大学,哈工大媒体技术与艺术系,美国芝加哥拉伊奥塔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中美艺术理论,中美影视文化比较研究。
目录 个性与共性:中美电影文化比较研究
第一章 来自新时期的挑战
一、理论的挑战
二、实践的挑战
三、市场的挑战
第二章 我们是谁?中美新锐电影人的宣言
一、美国“X世代”的主要导演及其作品
二、中国“第六代”电影人及其作品
三、中美新锐电影人及其作品比较研究
第三章 进入动漫时代:来自大洋彼岸的挑战
一、迪斯尼模式的思考
二、中美动漫差异比较
三、中美动漫审美表征的差异
四、中美动漫审美内涵的差异
五、中美动漫产业概述
第四章 中美大片与数字特技的制作差异
一、数字电影特技的内涵
二、数字特技在电影中的基本美学功能
三、数字特技在中美电影中应用的比较分析
四、中国电影中数字特技应用个案及元素分析
五、中美电影数字特技差异的成因
六、中国电影人对数字特技的态度分析
第五章 张艺谋与斯皮尔伯格电影中儿童形象的比较研究
第六章 中美影视明星与追星族
一、中美影视明星与影视业
二、90年代以来的影视明星与追星族
三、新时期影视明星与受众的互动发展趋势
第七章 来自美国的MTV:中美混合的艺术形式与风格
一、MTV从美国走进中国
二、MTV与中美影视
第八章 中美边缘电影叙事的共通性
一、从线式到非线
二、倒装句的格式
三、从并列到复合
四、梦幻式复调结构
第九章 90年代以来中美女性电影纵观
一、不宣而战:美国里根时代男性的反击
二、中国近几年来女性电影的缺失
三、大众文化中性别电影的共融:从男性、女性、同性到人性
第十章 摇滚与叛逆:对焦新好莱坞电影与中国第六代电影中的摇滚
一、摇滚文化与新好莱坞电影
二、摇滚文化与中国“第六代”电影
三、新好莱坞与中国“第六代”电影中摇滚叛逆精神的相通性
四、新好莱坞与中国“第六代”电影中电影风格的相似性
第十一章 情绪的交响曲:感悟中美新生代电影声音
一、有关新生代电影的理论研究
二、近年来电影声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三、中国新生代电影中的声音创作
四、90年代后美国电影声音创作的趋势
五、美国新生代电影中的声音创作
六、中美新生代电影中的声音共性
后记
……
序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影研究的视点发生了巨大的转移,长期盛行的结构主义,符号学等理论运动的科学性在新时期受到了学术界的质疑和挑战,尤其在西方,随着多元社会的建构,一个前所未有的“跨学科”,“跨领域”,“跨民族”的研究正在大规模的展开。随之产生了一批以反权威为特征的理论与观念,如“中观理论”和前面提到的“跨学科”理论等。近年来,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跨地域”,“跨文化”的研究如日中天,发展迅速。这一方面显示着电影研究文化向全球化语境转向的新趋势,但同时也预示着这一领域内东西方间的相互了解和对话的重要性。
在中国,当我们今天漫步在北京的大街上,高高耸立的楼群不时向我们展示着万国风采,我们忽儿会看到丰厚敦实的古希腊古罗马式的古典风格建筑,飞扬向上的歌特式建筑,不时又会是造型怪异的后现代楼群,蛋式,网式,样样皆是,万种风情相互交织,它们从另一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国际交流对话世纪的到来。
文摘 插图:
后记 这是我自2003年回国后有关中美电影比较研究的第一次尝试。它基于我几年来教学中的一些研究的积累。比较研究是一种跨民族,跨领域,跨学科的新型研究方法,在北美它已成为一种流行的研究趋势,但在中国则刚刚展开,尤其对中美电影的比较成为近年来中国学者的关注中心。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为教育领域带来一个新的学术交流平台,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我衷心地感谢哈工大的支持,他给了我出版本书的机会!
该研究是北京电影学院2004面上科研项目,项目号:2004MS27
学校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本课题的研究,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们成功的案例分析给了我很多灵感和支持。其中,张雪参与了第二章中国“第六代”电影人的研究;朱海涛参与了第三章的研究;周巧玲,梁梦泉参与了第四章研究;郭姝涵第五章的研究;翟玉红第六章的研究;徐珊珊第七章的研究;张鉝坤第八章的研究;王娟第九章的研究;樊娇娇第十章的研究,田贝达第十一章的研究。对大家的努力特此鸣谢!
最后我要非常感谢我的爸爸张希英和哥哥张新华,弟弟张建国对我写作期间的支持,没有他们的这份支持,我就不会完成本书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