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政权形态与苏区社会变迁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页码:27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500481652 ·条形码:9787500481652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中央苏区政权形态与苏区社会变迁 |
|
|
|
中央苏区政权形态与苏区社会变迁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页码:27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500481652
·条形码:978750048165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央苏区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中央苏区政权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首次局部执政所创建的全新政权形态。《中央苏区政权形态与苏区社会变迁》旨在考察中央苏区政权形态的特点及其与赣西南闽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讨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与发展、社会改造与社会重建、精神文明建设与民众物质生活等问题。将中央苏区政权形态与赣西南闽西区域社会变迁结合起来研究,不仅可以全方位多层面地透视苏维埃革命的意义,还有助于深化埘政权形态与社会变迁关系的认识,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张玉龙,1963年生。湖南泸溪人。200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现任职于赣南师范学院中央苏区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民国政治史、中央苏区史。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学术著作三部。
何友良,1953年生,江西高安人。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赣南师范学院中央苏区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苏区史、民国史的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多项,主要著作有《中央苏区史略》(合著)、《中国苏维埃区域社会变动史》、《江西通史·民国卷》等,在《近代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编辑推荐 《中央苏区政权形态与苏区社会变迁》:中央苏区研究丛书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革命前赣西南闽西地区的经济与社会
第一节 赣西南与闽西的地理、气候与行政区划
第二节 赣西南与闽西的经济与社会状况
第二章 中央苏区政权的形成沿革、结构形态与特征
第一节 中央苏区政权的形成与沿革
第二节 中央苏区政权的结构形态与特征
第三章 经济建设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经济政策及其特点
第二节 经济结构分析
第三节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第四章 社会改造与社会重建
第一节 扫除豪绅地主与匪患,建立新秩序
第二节 移风易俗
第三节 宗族与流民的改造
第四节 社会保障
第五节 法制建设
第六节 卫生与防疫
第七节 广泛的社会流动
第五章 红色氛围下的民众物质生活变化
第一节 物质生活的改善
第二节 轻重交杂的税役负担
第三节 兵役与佚役
第六章 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节 通过教育铸造革命灵魂
第二节 以苏区干部好作风影响整个社会
习尚与风气
第三节 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与习尚
结语
附录中央苏区行政区划沿革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赣南,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从井冈山来到赣南,开辟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不仅版图最大,人口最多,而且是中央首脑机关所在地,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领导指挥中枢,在全国苏维埃运动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1931年11月,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红色共和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她是新中国的雏形和基石。2001年10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座谈会上曾指出:“中央苏维埃政府的建立是我们党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和尝试,它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各根据地、各部分红军的中枢指挥作用,扩大了党的影响,也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建设,以及后来新中国政权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培养了大批领导骨干和组织、管理人才。”
文摘 插图:
论及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缘由之时,往往存在某些“极化”的现象。过去的诠释似乎绝对地强调共产党依靠阶级观念分化和动员农民,在获得广大农民支持后才获得革命的成功。这种诠释的假设是贫困化的农民对平等、公平的诉求与革命正是达到这一诉求的桥梁。这种“理所当然”的诠释固然存有忽视地区差别的误区,而对农民的“主体性需求”关注不够,但如据此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过多地强调差异,或者说对社会、经济与意识形态等因素视而不见,则显然亦有悖于历史唯物主义,或多或少有以个别取代一般之嫌。近来,有学者试图在两者之间寻找结合点,并取得某些令人信服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即表明在诠释中共革命发生发展缘由这一复杂性问题之时,应予关注者不仅仅是某些差异或个别性的因素,经济的、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因素更应在考察之列,至少在中国问题上应是如此。因而,当我们将关注视野聚焦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在赣西南、闽西大地上的中共式苏维埃革命时,对前苏维埃革命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的一般状况作一简要的交代,就显得很有必要。
整体言之,赣西南与闽西地区属中国相对落后的地区。苏维埃革命前,虽然在外力的推拉作用下该地区的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但其经济主体仍是小农经济,没有现代化的工业,只有分散的个体农业、手工业和中小商业,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后记 拙著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招标课题“中央苏区政权形态与赣闽粤区域社会变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的研究与撰写酝酿于2007年底。时值学校领导及科研处计划编撰一套反映中央苏区历史的著作,并将该任务下达给笔者所属的中央苏区研究中心,由中心具体负责组织研究与整个丛书的撰写工作。因选题缘故,拙著《中央苏区政权形态与苏区社会变迁》有幸纳入该丛书的出版计划之中。
学校领导及科研处高度重视丛书的编写工作。在整个资料收集与成果撰写过程中,拙著始终得到了田延光校长、孙弘安与陈新副校长、科研处处长、副校长范小林教授等与科研处周建新副处长以及校长助理邱小云教授等人的关心与支持。田校长及范小林副校长及科研处领导等多次前来中心调研、召集相关会议,及时协调、解决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本人所在文旅学院领导林晓平、罗勇、黎章春、朱钦胜、孙胤诸也经常给本人以鼓励与支持。正是他们的这种关心与支持,使得本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