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革命史

2010-04-01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页码:425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ISBN:7304009918 ·条形码:9787304009915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国革命史 去商家看看
中国革命史 去商家看看

 中国革命史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页码:425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ISBN:7304009918
·条形码:978730400991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

内容简介 《中国革命史》内容为:中国革命史是研究和阐述中国近代以来革命发生、发展和胜利的历史规律的一门科学。具体地说,就是研究和阐述中国革命是怎样从旧民主主义革命、经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地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门科学。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国家的繁荣与富强,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了中国革命的任务,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所以中国革命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史,是进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教材,因此被定为高等院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马列主义理论课,也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课。
编辑推荐 《中国革命史》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之一。
目录
第一章 近代中国社会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
第一节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二、近代中国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
第二节 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不屈斗争
一、鸦片战争时期的反侵略斗争和爱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救国主张
二、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失败

第二章 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第一节 辛亥革命的准备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产生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二、同盟会的建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
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
一、武装起义的发动和革命形势的高涨
二、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三、袁世凯篡夺政权和辛亥革命的失败
第三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继续奋斗和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新发展
一、袁世凯的独裁与反袁斗争
二、北洋军阀的分裂割据和革命党人发动护法运动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第三章 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
第一节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第二节 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
一、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国民革命的兴起
二、国民党新右派的崛起和共产党的对策
三、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工农运动的发展
四、国民党右派集团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第四章 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
第一节 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
一、国民党政权的建立
二、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
第二节 土地革命和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三、中间派别寻求中国出路的主张和活动
四、在探索新道路中的失误与历史性转折
第三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国内和平的实现
一、九一八事变,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二、一二·九运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
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内和平实现

第五章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全民族抗战的发动
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爆发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和全民族抗日高潮
第二节 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的艰苦斗争
一、相持阶段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反对分裂的斗争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团结抗战的方针
三、敌后军民战胜严重困难
第三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国民党统治区的危机和民主运动的高涨
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六章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第一节 全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一、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各党派的政治主张
二、全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三、解放区军民自卫战争的准备
第二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和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二、国民党统治危机的加深和反蒋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与扩大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夺取全国胜利的纲领和政策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伟大的战略决战
二、粉碎国民党的“和平”攻势
三、中国革命的胜利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的确立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
一、建国初期的国情和面临的任务
二、建立各级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统一财经工作以及“不要四面出击”的战略方针的制定
三、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其它民主改革
四、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第一个
五年计划的提前实现
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和贯彻
二、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开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

第八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二、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恢复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第九章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第一节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二、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三、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
第二节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九十年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一、九十年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任务
二、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九十年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
序言 中国革命史是研究和阐述中国近代以来革命发生、发展和胜利的历史规律的一门科学。具体地说,就是研究和阐述中国革命是怎样从旧民主主义革命、经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地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门科学。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国家的繁荣与富强,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了中国革命的任务,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所以中国革命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史,是进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教材,因此被定为高等院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马列主义理论课,也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课。
学习中国革命吏的目的要求主要是:
了解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认识由旧民主主义革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学习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懂得中国进行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把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理。
文摘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与会代表165人,其中共产党员20多人,包括李大钊、谭平山、林祖涵、瞿秋白、毛泽东、张国焘等人。李大钊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大会的主要内容是:
(1)审议并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中,提出民族主义的两方面含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在民权主义中,强调“我们所主张的民权是和欧美的民权不同”,其含义一是给反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以自由权利;二是剥夺卖国罔民效忠于帝国主义和军阀者的团体或个人的自由权利。要建立一个最新式的“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共和国。在民生主义中,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主要原则。平均地权即在核定地价、增价归公的基础上,对缺乏土地而沦为佃户的农民,由国家给予土地,资其耕作。节制资本是指“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计民生。对于工人,则由国家“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之生活”。会后,孙中山又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