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历史与文化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页码:451 页 ·出版日期:1996年10月 ·ISBN:7810014870 ·条形码:bkbk85439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苗族历史与文化 |
|
|
|
苗族历史与文化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页码:451 页
·出版日期:1996年10月
·ISBN:7810014870
·条形码:bkbk85439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苗族历史与文化》包括远古时代的苗族、苗族古代社会、苗族近代史、苗族现代史等十四章内容。
目录 叙论
一、苗族的人口和分布
二、苗族族称的含义
三、苗族的语言
四、苗族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难题
五、关于对苗族的研究
第一章 远古时代的苗族
第一节 蚩尤、九黎与苗族先民及其经济文化发展梗概
第二节“三苗”与苗族先民及其社会经济发展梗概
第二章 苗族古代社会
第一节 南蛮、荆蛮与苗族
第二节 楚国与苗族
第三节 秦汉至唐宋时期的苗族
第四节 元明清时期的苗族
第五节 雍、乾、嘉时期的苗族人民起义
第三章 苗族近代史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的苗族社会政治状况
第二节 鸦片战争后的苗族社会经济
第三节 咸同时期的苗族人民起义
第四节 近代苗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第四章 苗族现代史
第一节1919年至1949年苗族的社会经济
第二节1919年至1949年苗族地区的政权状况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苗族人民的革命斗争
第五章 苗族的宗教文化
第一节 苗族宗教信仰的内容
第二节 楚族巫风与巫官文化
第三节 苗族社会中的巫教文化
第四节 巫师与道术及气功
第六章 苗族的服饰艺术
第一节 衣裙款式
第二节 刺绣、挑花、织锦及蜡染
第三节 银饰
第七章 苗族饮食与体育
第一节 饮食
第二节 体育
第八章 苗族医药与建筑
第一节 医药
第二节 建筑
第九章 苗族音乐、舞蹈与节日
第一节 音乐
第二节 舞蹈
第三节 节日
第十章 苗族民间文学
第一节 神话
第二节 民间传说
第三节 民间故事
第四节 歌谣、谚语与诗歌格律
第十一章 苗族的婚姻、家庭与姓氏
第一节 婚姻与家庭
第二节 姓氏
第十二章 苗族的丧葬文化
第一节 土葬
第二节 软葬、风葬、火葬及崖葬
第三节 苗族丧葬中的“防鬼”
第十三章 苗族的伦理观念
第一节 勤劳勇敢 酷爱自由
第二节 平等博爱 和睦相处
第三节 团结互助 集体至上
第四节 尊老爱幼 热情好客
第五节 恋爱自由 婚姻自主
第十四章 苗族社会历史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 苗族社会历史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 苗族社会历史诸特点形成的原因
第三节 研究苗族社会历史发展特点的意义
后记
……
文摘 (一)建筑于斜坡上的吊脚楼
山地的斜坡很多,最适于建筑吊脚楼,费工少,建筑效率高,这是建筑吊脚楼的有利条件。建房前,先用石块于选定的斜坡地上砌一层牢实的保坎,然后在距保坎有一定高度的斜坡上,纵深挖出土方,用挖出的土方将保坎的内里填满扎实,使之与保坎形成一块宽平地,筑成修建吊脚楼的下一级地基。然后将纵深挖出的土方空地,修整成为修建吊脚楼的上一级地基。
建房时,视下一级地基的面积宽度而定。如果下一级地基较宽,即将上一级地基的垫地纵穿枋伸出过其空间,与落地于下一级地基外沿的外柱相连,并用短柱撑住其伸出于下一级地基的穿枋空档部分,加强垫地穿枋的负荷力。然后再通过外柱的挑手挑以吊脚柱,挑出屋外去争抢空间,扩大空间的使用率。如果下一级地基的面积较窄,即将两边房架的外柱,直竖于下一级地基的外沿上,其他排柱的外柱即充当吊脚的楼柱,形成形式美观的吊脚楼。
吊脚楼的落地排柱(包括竖于伸出下一级穿枋的内柱),一般都以五柱四瓜(架于上穿枋的短柱)的圆木为一排柱架,也有七柱六瓜或三柱二瓜的,但很少用。吊脚楼既运用了高深的力学建筑原理,又应用了普通的几何图形。瓜柱相连,枋枕交错,檩椽纵横,挑手结实,吊脚坚固。伸出楼外争抢空间的部分,盖上瓦片后,起到了保护主楼前外壁不受日晒雨淋的作用。吊脚楼的每根柱子根部,都雕琢着一圈山浪齿形,犹如一轮齿轮缠包柱端,增加了美观。每根柱顶和瓜顶,都开有架梁口,高低适度,倾斜得当。斜坡吊脚楼的下一级空间,用厚木料铺成一层厚楼板,与上一级地面地基相平。
后记 本书为国家民委民族类教材“八五”规划课题之一。自1991年分工撰写,到1995年夏定稿,历时四载。较之以往的苗族史学论著,本书更着重于对苗族历史、文化的全方位研究,史事论述更为详细;增加了大量文化习俗方面的篇章,吸收了《苗族简史》问世以来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部分作者在撰写《苗族简史》时因篇幅所限未能展开论述的问题,在本书中作了深入探讨。另外,作为大学教材,本书尽量注意对资料的运用及各种学术观点的介绍。尽管如此,书中不足之处仍在所难免,惟望读者指正。
本书由李廷贵教授(贵州民族学院)、张山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周光大教授(广西民族学院)任主编,石昭明副教授(中南民族学院)、翁家烈教授(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王秀盈副教授(贵州民族学院)任副主编。各章节撰稿人如下:
李廷贵:叙论及第九章第二节;周光大:第一章、第四章及第十四章;翁家烈:第二章;张山:第三章;岑秀文:第五章第一节;杨正勇:第五章第二节至第四节;杨通儒:第六章;罗廷华:第七章;杨昌文:第八章第一节;王秀盈:第八章第二节、第九章第一节、第十章和第十二章;石昭明:第九章第三节;燕宝:第十一章;张萍:第十三章。张山对全书作了较大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