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娱乐时尚 >

华语电影的美学革命与文化汇流: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研究

2010-03-29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页码:28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7010045844/9787010045849 ·条形码:9787010045849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华语电影的美学革命与文化汇流: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研究 去商家看看
华语电影的美学革命与文化汇流: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研究 去商家看看

 华语电影的美学革命与文化汇流:大陆、香港、台湾\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页码:28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7010045844/9787010045849
·条形码:978701004584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华语电影的美学革命与文化汇流: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研究》以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地区的电影创作为主体的华语电影,是在互渗互补中不断拓展的,中华文化是贯穿华语电影的共同血脉,也是共同的文化渊源和文化之“根”。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先后掀起“新电影”运动,对三地电影文化的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从整体上显示出华语电影的技术水准、艺术追求和美学风格的演化。全书以华语电影的美学革命与文化汇流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文本个案读解为逻辑起点,在大中华文化复合交叉的视野中,对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运动进行了整合性研究。在分析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华语电影美学观念的革命,本源于三地社会语境的急遽变动,内在动因是异中有同的电影文化生态。
作者简介 郭越,男,研究生学历,讲师职称,学科专业电影学,中国汤显祖研究会会员。1995年入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习,攻戏剧史论及戏剧美学,兼顾东西方戏剧的比较研究。1999年本科毕业,完成学位论文《论庄禅艺术精神与戏曲审美意识》。
编辑推荐 《华语电影的美学革命与文化汇流: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研究》为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研究述评
一、全球化语境与华语电影的美学革命
二、广义“新浪潮”坐标与华语电影的美学革命
三、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的研究方法
一、比较电影
二、作者论和文本分析
三、文化学与生态学方法
第三节 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研究对象及意义
一、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的研究对象
二、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 演进与落潮
第一节 香港“新电影”的崛起与演化
一、香港“新电影”的崛起
二、香港“新电影”的演化
第二节 台湾“新电影”的兴起与演变
一、台湾“新电影”的兴起
二、台湾“新电影”的演变
第三节 大陆“新电影”的勃兴与衰落
一、大陆“新电影”的勃兴
二、大陆“新电影”的衰落

第二章 核心导演研究
第一节 香港“新电影”核心导演研究
一、“怒海”波涛中的许鞍华
二、“蝶变”幻影中的徐克
三、伦理深情中的方育平
第二节 台湾“新电影”核心导演研究
一、乡土写实的侯孝贤
二、知性思辨的杨德昌
第三节 大陆“新电影”核心导演研究
一、精英电影“作者”——陈凯歌
二、先锋电影“作者”——田壮壮
三、岭南市井风情的诗意“作者”——张泽鸣
四、西部城市风情的现代“作者”——黄建新

第三章 兴衰动因考量
第一节 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崛起的动因
一、香港“新电影”崛起的动因
二、台湾“新电影”崛起的动因
三、大陆“新电影”崛起的动因
第二节 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衰落的动因
一、香港“新电影”衰落的动因
二、台湾“新电影”中落的动因
三、大陆“新电影”淡出的动因

第四章 贡献影响综论
第一节 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的贡献
一、香港“新电影”的贡献
二、台湾“新电影”的贡献
三、大陆“新电影”的贡献
第二节 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的影响
一、香港:从“新电影”到“后新电影”
二、台湾:从“新电影”到“新新电影”
三、大陆:从第五代电影到新生代电影

第五章 美学比较与文化汇流
第一节 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的美学比较
第二节 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的文化汇流
一、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的文化抉择
二、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的文化汇流

结语华语电影的美学革命与文化汇流
第一节 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运动:民族电影文化振兴的探索与选择
第二节 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运动:民族电影美学革新的“新浪潮”
一、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运动的美学轨迹
二、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运动中的核心导演
三、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运动崛起潮落的动因
四、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史学意义
五、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运动的美学比较与文化汇流
主要参考文献
著作类
期刊论文类
后记
……
序言 学术的发展端赖学者的专门精深研究,没有学者长期沉潜、训练有素的研究,没有含英咀华、厚积薄发的成果,则学术的繁荣要么流于一句空话,要么就成了印刷垃圾的堆砌。在日益资讯化和全球化的今天,仿效古人将相关成果藏之名山以冀传之后世,不仅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故学术成果的刊布与交流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而学术共同体与学术机构的职责就在于不断提供这样的平台,促成学术交流在共同体内外彼此互动,良性循环,以维持学术之树生生不息,常青常新。
近十年来,本院秉持为人文学术研究繁荣发展设平台、与津梁的素朴理念,曾先后与日本东北大学、专修大学,韩国庆尚大学、放送大学,台湾淡江大学、佛光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大陆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机构进行合作,主办或合办了十多次重大学术活动,为学术交流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本院还常设“名师讲坛”与“新视角讲座”两个论坛,有计划礼聘海内外大家名师来院内讲学,举行专题讲座与报告达近百场(详见本院网站所列,恕不逐一列举)。讲坛上鸿儒硕学络绎,名流大腕云集,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演讲者的智慧机锋,每次与听众互动的思想火花,不时爆出佳话。
文摘 第一章 演进与落潮
第一节 香港“新电影”的崛起与演化
一、香港“新电影”的崛起
1976年,香港无线电视台节目部经理梁淑怡创立了“菲林组”,提倡用l6毫米摄影机拍摄电视节目并先后招揽了一批在国外受过正规电影教育的年轻人,这批年轻人主要包括严浩、徐克、许鞍华、余允抗等人,又提拔了一批自学成才的年轻人,如拍摄实验电影的章国明和摄影师出身的谭家明。值得注意的是,当时除了“无视”的菲林组外,另有徐克等人也在着手准备拍摄电视剧集。对此,梁良指出,“香港新浪潮的崛起,主要是拜香港无线电台菲林组所赐。”梁良敏锐注意到香港“无视”对于香港“新电影”人才的培养功莫大焉,因此,香港电视工业对于“新电影”崛起的影响不容忽视。
1978年初,梁淑怡加盟新成立的“佳视”,引发了“无视”菲林组的年轻成员们的集体自动退职。当时正逢电影产业不景气,大公司疲软,这群年轻人跃跃欲试,在独立制片人帮助下纷纷寻机进入电影界。
后记 历时一年,这部在我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书稿终于完成了。其实,对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关注不仅出于对这一课题的特别喜好,而是长期以来对于中国电影史的研究中发现,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运动对于华语电影所构成的影响早已超出了特定历史阶段的影像革命的意义,而越来越在新世纪华语电影的跨文化交流中显示出其重要的美学价值和实践意义。一如上世纪五十年代法国电影“新浪潮”对于世界艺术电影运动的演进所构成的深远影响,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运动对于华语电影的现代演进也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它对于亚洲电影乃至世界电影的影响更加不容忽视。今天,从电影美学革命的意义上重新审视这场“新电影”浪潮的美学轨迹,探寻其演进、落潮的动因,揭示大陆、香港、台湾电影文化演进汇流的趋向,将会为处于全球化语境和跨文化交流中的华语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实践意义的美学参照。在写作期间,我深深感受到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复杂性,三地源于不同的意识形态环境和政治、经济语境,“新电影”作品虽在表层结构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在深层结构上不约而同地彰显出儒家文化的精髓和民族美学的内涵。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