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娱乐时尚 >

光影言语: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

2010-03-09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49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563376437/9787563376438 ·条形码:9787563376438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光影言语: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 去商家看看
光影言语: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 去商家看看

 光影言语: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49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563376437/9787563376438
·条形码:978756337643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Interviews with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makers
·图书品牌:北京贝贝特

内容简介 《光影言語: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是美国当代新秀学者对华人知名导演的精彩访谈实录,主要訪談主要访谈导演包括:谢晋、田壮壮、陈凯歌、张艺谋、张元、王小帅、贾樟柯、李杨、侯孝贤、朱天文、杨德昌、吴念真、李安、蔡明亮、张作骥......作者亲自到台湾、大陆、香港,走访每一位知名导演,面对面访谈,将每位导演的电影精华心血第一手报道出來,同时结合作者长年对电影与文学的深厚研究,呈現出前所未有的丰富电影文化內涵。 半个多世纪以来,谢晋一直是中国电影的一位真正先锋,他在整个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上扮演了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谢晋是富裕的上海会计师之子,在战时的四川即参与话剧演出,一路成为中国屹立不摇、创作力最为丰沛的电影导演。他出生于1923年,1941年进入四川江安戏剧专科学校就读,1940年代早期至中期即参与包括《黄花岗》在内的多部舞台剧的演出。1946年抗战结束,谢晋回到南京国立戏剧学院继续接受两年的戏剧教育,学习导演。
  1948年,谢晋由舞台转到银幕,他在大同电影公司任副导演,参与拍摄《哑妻》及《欢天喜地》等作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继续以副导演的身份拍摄多部剧情片。虽然他很早即交出导演处女作,但直到1956年才凭《女篮五号》在中国电影界真正确立地位。这部片探索中国两代运动员不同的命运,是当时少数不以主流工农兵形象为主题的电影。这部电影同时标志了谢晋拍摄女性电影以及着重刻画强有力的女性角色的开始,这个兴趣一直贯穿了谢晋的电影生涯。
  在谢晋关注女性在现代中国命运的作品之中,1959年的《红色娘子军》和1965年的《舞台姐妹》称得上是当代中国电影最为重要的两部影片。《红色娘子军》追溯了吴琼花(祝希娟饰)的传奇故事,以及她从农奴、巾帼英雄,最终成为共产党党代表的转变过程。这部电影获得的成功也是传奇性的:这个故事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表演形式,并且获得1962年第一届百花奖的最佳影片奖。而《舞台姐妹》则追踪了两个女演员在1930年代的经历,虽然当时被贴上“毒草”的标签,遭到严厉批评,但今天已成为真正的经典,被许多评论者视为谢晋的代表作。
  “文化大革命”浩劫后,谢晋以一系列极为成功的电影确立了他作为第五代兴起之前最受欢迎的导演的地位。包括《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在内的电影都获得了评论与票房的一致肯定,并以1986年改编自古华的茅盾文学奖得奖作品《芙蓉镇》为巅峰。《芙蓉镇》是迄今刻画“文化大革命”最大胆、最敏锐的作品之一,刘晓庆与姜文[1]也因此片而绽放光芒。
  谢晋的影响力所及,塑造了当代中国电影界的风景。他的电影风格通常被称为“谢晋模式”或“谢晋情节剧模式”,1990年他甚至在上海创办了戏剧学校。谢晋也发掘了多位当代中国电影的重要演员。好几位中国内地最重要的电影明星都因主演谢晋影片的角色而奠定地位,《红色娘子军》的祝希娟即是一例。甚至在“文化大革命”之后,谢晋仍继续培养有才华的演员,包括1977年出演《青春》的陈冲,随后因《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1987)一片获得国际赞誉,更近一点的,还有赵薇,她就读谢晋的表演艺术学院,出演《女人谷》,之后在多部电视连续剧与电影中担纲,包括《少林足球》(2002)、《夕阳天使》(2002)和《天地英雄》(2003)。
  进军国际的不只是谢晋的多位重要演员,在1980和1990年代,谢晋有多部电影在日本和美国拍摄,包括《秋瑾》、《清凉寺的钟声》和《最后的贵族》。1997年摄制的《鸦片战争》是当时中国电影史上投资最巨的电影,本片庆祝的是又一件国际性事件:香港结束英国殖民统治,主权移交中国。《鸦片战争》是对总督林则徐抵抗鸦片输入及背后的殖民力量的传奇描绘。谢晋还有野心更大的计划在筹备中,包括改编南京大屠杀期间纳粹英雄约翰?拉贝(John Rabe)日记的大型制作。就在电影生涯六十年之后,谢晋依然创作不辍,持续拓展中国电影的疆域。
作者简介 Michael Berry(白睿文)1974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大学现代中国文学与电影博士.现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东亚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华语文学、电影、流行文化和翻译学。著作包括Speaking in Images:Interviews with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makers(2005),《痛史.现代中国文学与电影的历史创伤》(A History of Pain:Trauma in Modern Chinese Fiction and Film,2008)与《贾樟柯的故乡三曲》(Jia Zhangke'S Hometown Trilogy,2009)。中英译作包括王安忆《长恨歌》(The Song of Everlasting Sorrow,2007)、余华《活着》(To Live,2004)、叶兆言《一九三七年的爱情》(Nanjing 7937: A Love Story,2003)、张大春《我妹妹》与《野孩子》(Wild Kids:Two Novels About Growing Up,2000),现正在进行舞鹤《余生》的英译。
媒体推荐 谢晋:我一直希望贡献最美好的东西……我一生的志业都希望经由我的电影、我的电影里美好的东西,给予他们一些希望。
田壮壮:我自己老有一种感觉,风筝挺像中国人.中国人有时候很希望能够飞起来,但
又希望有人牵着他飞,离开这条线他反而飞不了……
陈凯歌:我觉得我所有电影的人物都是叛逆的。都是对社会怀疑的。都是对现存的环境挑战的。其实在《霸王别姬》里,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是非常典型的这样一个人。
张艺谋:说心里话,喜欢浓郁的颜色、强烈的颜色.我还真没有什么理论……是感性的选择胜过理性的选择……就是本能地喜欢。
候孝贤:当导演若不懂得编剧,基本上是吃亏的。变成只是技术上的,永远要仰赖别人,那样是很难的。你必须有想法、有结构,做导演一定需要这些。
杨德昌:我一直认为,电影或艺术本身。其实并不关联到国族性,只关联一件事,就是人性。对人类来说,电影提供了与生活经验最贴切的东西。
李安:我总爱拿烹饪比拟电影。拍片像是在办杂货……越好的食材在手。拍出你要的电影的机会越大。剪接是当你下厨时,你必须忘掉你在想什么……而不是把拍到的看成结果.那只是一部电影的烹调原料。
许鞍华:他(胡金铨)觉得导演的工作是在陶冶观众.不过他也认为导演不应认定电影的首要目标是商业,即便它必须是商业的。这些都是我向他学到的最重要的事。
马丁·斯科塞斯:我看到白睿文对当代华语电影有着极高的热忱.而他似乎就是为这段历史留下新页的不二人选……这本著作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提供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而非局限一处)的绝佳写照。
大卫·波德维尔:白睿文与这些电影工作者极为珍贵的互动,以及他对中国文化和华语片历史的深厚学识,使他得以对这些主要创作者有寻根究底、洞见非凡的描画。
编辑推荐 杨德昌病逝后,孝贤感慨台湾新电影也走了,而《光影言語: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收录了杨德昌生前最后的访谈。同时邀请了美国名导演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1942年11月17日生于美国纽约市皇后区,美国电影导演,曾获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
目录
序/马丁·斯科塞斯/3
中文版自序/5
谢辞/7
前言:光影言语/9

内地
谢晋 电影创作六十年/27
田壮壮 放风筝的盗马贼,53
陈凯歌 历史革命与反叛电影/81
张艺谋 佻<亻达>飞扬的色彩/103
张元 在电影的桑拿里出出汗/133
王小帅 禁拍中国/151
贾樟柯 捕捉转变中的现实/167
李杨 中国电影的希望? /189


台湾
侯孝贤与朱天文 文字与影像/211
杨德昌 幸运地不幸/243
吴念真 在文化殖民的阴影下书写台湾/265
李安 电影的自由度/289
蔡明亮 闲于过往/325
张作骥 从边缘拍摄/355

香港
许鞍华 影语年华/375
关锦鹏 从幽冥怀旧到身体欲望/393
陈果 香港独立电影/409
陈可辛 泛亚洲电影的先驱/429
陈耀成 最后的中国人/451
参考书目/483
……
序言 和许多西方人一样,我第一次真正接触中国电影始于1980年代中期,那时第五代导演开始在西方崭露头角。那些电影令我惊艳。早些年造访中国内地时曾见过张艺谋、陈凯歌和田壮壮,我为他们的热忱与激情所感动。而他们初试啼声之作--《红高粱》、《大阅兵》、《黄土地》和《盗马贼》--皆使我大吃一惊。殊难一言道尽他们如何从众多不同面向予人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那是一种处理电影语言、陈述故事及塑造角色的新方式,一种观看人与处境的新方式。《盗马贼》尤甚表露此点,田壮壮的处理方式值得记上一笔--凭其纪实角度侧写世界,既深刻又澎湃,不温不火但又发人深省,纵使当时我对他一无所知,但已坠入其剧中世界的冲击。所以当罗杰·艾伯特[1]拉我上他的节目,谈谈我心目中的1990年代十大佳片时,出于对《盗马贼》的珍爱。我将其评为首选,即便它早已于1986年完成。我自圆其说地谈到我可是在1990年才第一次欣赏到这部电影。它就是如此光彩夺目。
这些年来我持续关注第五代导演的动向,虽然他们面对着几乎无从克服的政治困境,但他们的功力却有增无减。此后,又一震撼及启示来到面前:台湾。相较许多评论家及制作人已开始以侯孝贤为议题,在接触台湾电影方面我算是晚了一步,而我看的第一部片是《多桑》,由侯孝贤的编剧吴念真(之后也在杨德昌的《一一》中担纲演出)所导。在同一份名单中,《多桑》也成为我1990年代十大佳片中的第三位。
文摘 问:您拍摄《舞台姐妹》的时候,不曾想过会遭受这么大的批评?
  答:根本不会想到,那时谁会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国家主席刘少奇(1898-1969)都没想到会遭到这种命运。他受到严厉的批斗,邓小平也是。邓小平被打倒了几次,送到江西劳改。他又复出之后,问我们的国家怎么会搞成这样?他思考了很长时间,倡议了很多政策上的改革。他跟所有人一样都有同样的疑问--当时并不是我一个人不能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你们把这问题看得太小了,整个国家都陷入混乱,连国家主席都被打倒。我为什么拍悲剧?不是我想拍,而是生活逼得我非要说话不可。我很多朋友被打成“右派”,吃了很多苦,有些人就走了,我一定要替他们说话,要为这些不能再说话的人发声。所以像《牧马人》、《芙蓉镇》都是在极大的激情之下拍的。如今很多人都在谈歌舞片、数码片,认为那是观众唯一关心的。其实相反,只有对社会生活真诚的感情和切实的反省才能打动观众的心弦。《天云山传奇》就是这样~部电影。“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有很多冤案。胡耀邦(1915-1989)做总书记时把几干万人的冤案都平反了。所以这部电影在这个时机出来,获得很大的共鸣及世界的注目。《芙蓉镇》也是,中国的问题不看这部电影你不会了解。《芙蓉镇》到日本上映时,日本人说:“谢导演,原来是这么可怕的灾难,这么小的镇子也发生这么大的悲剧,你们真是苦啊!”通过我的电影,人们更了解中国发生了什么事。美国是不可能拍出这样的电影的,因为两个国家的历史经验不同,美国人怎么会过这种生活呢?所以必须研究我们国家的历史才能了解我们的电影。很多美国学者写的文章都不着边际。很多人说谢晋导演你吃了很多苦,我说不是我,是整个国家!连国家主席刘少奇都死在牛棚,骨灰都几乎找不到了。我们经历如此巨大的悲剧,我们自己把它克服了。
  现在第六代导演根本没经历过这些,他们拍出来的电影当然跟我们不一样。有些影评家很糟糕,老拿我们比,但比较是不可能的。美国今天的电影怎么跟卓别林(Charlie Chaplin)的电影比较?它们完全不同。美国现在不可能拍出跟卓别林一样的电影,因为时代完全不一样。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现在不可能拍出1950年代美国最优秀的电影,难道现在的美国电影工业还可以出现另一个卓别林吗?不可能。每个时代都有它电影的风格,而我们和下一代的电影风格不同,我觉得非常自然。
  问:197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电影导演因为当时激进的政治气氛而无法拍摄电影。然而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