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娱乐时尚 >

马革顺自传:生命如圣火般燃烧

2010-03-07 
市场价:¥22.00卓越价:¥20.30为您节省:1.70元 (92折) VIP 价:¥19.69 SVIP价:¥19.29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马革顺自传:生命如圣火般燃烧 去商家看看
马革顺自传:生命如圣火般燃烧 去商家看看

 马革顺自传:生命如圣火般燃烧

  • 市场价:¥22.00
  • 卓越价:¥20.30为您节省:1.70元 (92折)
  • VIP 价:¥19.69 SVIP价:¥19.29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1人 评论打分
  • 5 颗星:
  • (0)
  • 4 颗星:
  • (1)
  • 3 颗星:
  • (0)
  • 2 颗星:
  • (0)
  • 1 颗星:
  • (0)看全部1篇评论  (1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年11月
    ·ISBN:7806920285
    ·条形码:978780692028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马革顺自传:生命如圣火般燃烧》以作者自述的口吻,表现了我国音乐界、宗教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马革顺充满坎坷、追求光明的非凡一生,也显示出他在音乐上的伟大成就,马革顺,从小在教会唱诗班唱歌,中学毕业后,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音乐系,随奥地利音乐博士史达士学习。抗战胜利后,赴美国威士明特合唱音乐学院专攻合唱指挥,获硕士学位。1949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音乐学院,并从事合唱训练,和指挥法的研究,著有《合唱学》一书。他指挥的合唱作品,音乐形象准确,咬字吐词清晰,声音统一、整齐,并富有"弹性";在指挥技巧上力求达到"用最小的动作,达到最大的效果。1981年2月,应美国合唱指挥家协会邀请,前往美国二十一所大学进行讲学和举行音乐会,并获威十明特合唱音乐院"荣誉院士"称号。
    作者简介 马革顺 Mageshun 1914生,指挥家,中国基督教声乐委员会顾问。陕西乾县人。从小在教会唱诗班唱歌,中学毕业后入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音乐系,师从奥地利音乐博士史达士。193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音乐系,抗战胜利后,赴美国维斯铭士德合唱音乐学院专攻合唱指挥,获硕士学位。1950年毕业于美国西南音乐学院研究院。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音乐学院。1981年2月,应美国合唱指挥家协会邀请,前往美国21所大学讲学和举行音乐会,并获维斯铭士德合唱音乐 学院“荣誉院士”称号。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协第四届理事。
      马革顺教授关于合唱艺术的学术思想具有中国民族的特征,是在立足于汉民族的思维、情感、语言、声调基础之上,吸取国际合唱艺术的学术精粹创造性地发展形成的。马革顺教授关于合唱艺术的学术思想具有鲜明的个性。音乐表现重风格、重情感、重深度。合唱音响谐和典雅、色调丰富。对于我国的歌曲,他不仅仅在咬字吐字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更在运用声调、语调以加强合唱感染力方面有其极宝贵的成功经验。
      现在活跃在国内音乐舞台的合唱指挥家们,可以说没有一个没有得到过马先生的教诲和指点。他的影响甚至遍及东南亚各国和美国、澳大利亚。多年来马先生荣获宝钢高雅艺术特别荣誉奖、萧友梅音乐教育建设奖、中国文联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以及美国威斯敏斯特合唱学院荣誉院士和美国瓦特堡学院音乐艺大多数音乐爱好者对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教授马革顺的名字或许是比较陌生的,但从事合唱指挥的人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中国第一本《合唱学》即是由马革顺所著。今年已经87岁的马革顺除了带研究生、翻译著述外,还经常活跃于合唱指挥舞台和担任合唱比赛评委,直到有一次晕倒在排练场,他才知道自己患了老年糖尿病,也才终于意识到毕竟已是八十几岁的人了,是应该劳逸结合了。与合唱指挥艺术结伴终身的马革顺,几十年来就像一注音乐喷泉,一直在汩汩喷洒着动人的音符。
      1937年,马革顺从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毕业,这时抗战爆发了,马革顺的父亲带着一家逃到西安,马革顺入西北音乐学院任教。作为一名热血青年,看到国土沦丧,他和许多人走上街头宣传抗日,他指挥学生演唱抗日救亡歌,同时自己还创作了一些反映抗战的歌曲,用音乐为民族的抗战服务。建国后,一部《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的历史纪录片中,曾有马革顺在街头指挥青年演唱抗日救亡歌曲的镜头。
      新中国成立后,马革顺先在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任教,1956年调到上海音乐学院筹建指挥系,当时苏联专家建议马革顺写一本适合中国的合唱学讲义。马革顺感到原封不动地照搬西方的唱法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在通过对拉丁语系、斯拉夫语系、汉语系几种语言的比较以及对中国戏曲的长期研究后,马革顺找到了适合中国人演唱的方法,1963年,他终于写出了中国的第一本《合唱学》著作。至今,《合唱学》已再版5次,每次再版之前,马革顺都仔细地修订,以使之更趋完善。《合唱学》的出版,也标志着“马革顺合唱学派”的诞生。由于马革顺对中国合唱指挥的贡献,他留学的母校———美国威斯敏思特合唱学院于1989年授予他荣誉院士称号。
      马革顺就像其他许多老一代归国知识分子一样,也没能逃过历次政治运动。肃反时被隔离审查,反右时被戴上帽子,“文革”时又受到冲击,但所幸的是马革顺始终豁达、乐观,更幸运的是马革顺的婚姻非常幸福。马革顺的第一位夫人盛璐德女士是一位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许多人小时候读过的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就是她创作的,马革顺还曾和夫人携手创作了不少幼儿歌曲。马革顺和老伴相濡以沫几十年,老伴始终像一束阳光,温暖、和煦地照耀在马革顺心中。1985年,盛璐德去世了。10年后,马革顺再婚。对于两次婚姻,马革顺这样评价道:“婚姻是一件很冒险的事,但我很幸运,现在的夫人对我也很好。”马革顺常说,他最不喜欢的一个词就是“发挥余热”,这使人联想到将要燃尽的蜡烛。他最喜欢的是奥运会的圣火,只要人活着,就应该像奥运会的圣火一样熊熊燃烧。
      对于教会人士,了解马革顺多是因为他的一部圣乐作品———《受膏者》
      解放初,马革顺负责上海教会联合诗班的排练和指挥,当他感受到每年都排练亨德尔的《弥赛亚》有些单调时,就萌生了排练巴赫的《圣诞清唱剧》一类的作品,但又感到这类作品难度较大,不易排练。由此,马革顺计划创作一部适合中国人演唱的圣诞大合唱。1953年春天,马革顺将这一计划付诸实施,开始创作《受膏者》。经过整整一年的努力,《受膏者》于1954年春天写成,并于当年10月由中华浸会书局出版。《受膏者》分两个部分,由12首歌曲组成:第一部分为“预言”,共6首歌曲;第二部分为“成就”,共6首歌曲。1954年12月19日,《受膏者》在上海慕尔堂(今沫恩堂)首演,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受膏者》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曾被批判为“大毒草”,但却被译为多种语言,在国外广为传唱,有些音乐学院还将此作品用作声乐理论研究的样本。
      改革开放后,全国基督教两会再版了《受膏者》,并录制了录音带(后来也制作了CD),这部作品再次开始在各地教会的圣诗班传唱,作品的知名度随之越来越高,《我心尊主为大》、《报福音的人脚踪佳美》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诗歌,久唱不衰,百听不厌。
      马教授将信仰与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基督徒的人生追求,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应该有的见证。
    编辑推荐 《马革顺自传:生命如圣火般燃烧》不仅是马革老的传记,也是中华民族精英的漫长心路历程中最为耐人寻味的一章。

    目录

    引子——启蒙
    1.我是牧师的儿子
    2.父亲创办孤儿院
    3.严父慈母难为儿
    4.音乐启蒙在教会
    5.“九·一八”激发少年爱国情
    第一篇 追求
    1.难忘的大学生涯
    2.发表首篇合唱论文
    3.我以我歌荐轩辕
    4.抗战音乐之我见
    5.娶妻组织小家庭
    6.携妻女逃难去西安
    7.在大后方的音乐活动
    8.抗战庆胜利 加入浸信会
    9.赴美留学求深造
    10.威斯敏斯特 我心中的艺术圣殿
    第二篇 磨练
    1.学成即回国 接办神学院
    2.音乐事奉教会 无罪我不下地狱
    3.脱离宗教界 就职华师大
    4.创作合唱《受膏者》 尝试“圣乐”民族化
    5.被诬集团反革命 隔离审查又抄家
    6.任教“上音”指挥系 专业从此有发展
    7.替父申诉成右派 灾难之年事事难
    8.逆境中求索 《合唱学》出版
    9.文革苦难 不堪回首
    10.我可以原谅 但不会忘记
    11.日久见人心 患难显真情
    第三篇 再生
    1.文革结束 与祖国一起重生
    2.《合唱学》修订再版 当选为“音协”事事
    3.怀念琴坛英才顾圣婴
    4.出席“ACDA”年会 致力中美文化交流
    5.荣获院士称号 补行毕业典礼
    6.在春天里快乐耕耘
    7.再赴“ACDA”喜获荣誉博士
    8.创办室内合唱团 很有成就感
    9.桃李不信 不自成蹊
    10.相濡以沫情深 难舍老伴离世
    11.从教五十年 艺术从头越
    12.访宝岛 旧友新知同唱中华情
    13.信仰得自由 圣乐再奉献
    14.“路向”持己见 客观评“三自”
    15.今年八十 明年十八
    16.桃李满江 师徒情深
    17.“嘟嘟”、“娃娃”都叫我外公
    18.二度赴澳演出 喜结一段良缘
    第四篇 使命


    ……
    文摘 插图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