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珍藏清民国邮品集粹:天津特辑(1878-1947)
基本信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页码:152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1月 ·ISBN:9787530517338 ·条形码:9787530517338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麦克珍藏清民国邮品集粹:天津特辑(1878-1947) |
|
|
|
麦克珍藏清民国邮品集粹:天津特辑(1878-1947)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页码:152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1月
·ISBN:9787530517338
·条形码:978753051733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CHINA-TIANJIN POSTAL AND CULTURAL HISTORY(1878-1947)
内容简介 集邮家在一定意义上是没有国界的,他应该放眼世界。集邮家只关心邮品,而不问时事。这里展示的商业和私人信件的信封、照片、风景明信片是编者对古老的天津的第一印象。 希望年轻人会有机会通过这些历史的真实写照了解他们的传统,老天津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将再次被唤醒,而集邮家及历史学家将为书中搜集的琳琅满目的邮品而瞠目。
作者简介 麦克J·雷登(中文名字:雷杰鸣),教授,工商管理学博士。曾任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专家教授。
伦敦皇家集邮协会(RPSL)会土,纽约集邮者俱乐部(CCNY)、美国集邮协会(APS)、美国领地集邮协会(USPPS)、夏威夷集邮协会(HPS)、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ACPF)、美国集邮展览者协会(AAPE)、中华集邮会(USA)会员。
目录 献辞
致尊敬的读者
林崧赠言
序(冯骥才)
引言
邮政史话
在津外国邮局
租界旧影
天津风俗民情
珍邮摭拾
集邮哲学
后记(张仲)
中文参考书目
……
序言 世界上有些事物令人永远不解,比如爱情。真正的爱总是存在于那个无法出来的部分里。再比如人的爱好,一个钓鱼迷往往明知他很难再钓上一条鱼来,他却偏偏执竿临河而立,你能说他到底为了什么吗7正是这样,谁也无法说清为什么麦克在没来中国的天津之前,就那样深深挚爱上天津了。
当然你可以说,由于他是杰出的集邮专家,他的藏品具有一流的博物馆水平,而他珍藏的邮品中相当的一批精品与天津有关,爱屋及乌,所以爱上了天津。当然你还可以说,他的妻子是天津人。他说:“我爱你,爱你的出生地,爱你的亲人。”但为什么他却常常从妻子身旁走开,整天扎在图书馆里去考证与他的邮品有关的天津所独有的遥远的历史文化?天津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独特的城市。东西方各自经过上千年的自我完成之后,在天津这块土地上发生碰撞,并充满冲突地并存过。从1 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50年里它的历史经历,可以作为东西方的政治、军事、科技和文化全面接触的一个缩影。历史,有时在漫长时期里内涵平淡空洞,有时在短暂时刻里却蕴涵复杂而又深刻。天津的近代史属于后者。它的经历是一个远未有开发尽的宝藏。然而麦克竟从邮品和邮政史这一角度,穿透天津的城市躯体,找到它深藏其中的历史经络,使我们对天津一下子获得那么多新的认识。一个小小的使用过的邮封,却曾经漂洋过海,体现着天津与世界各地的某种关系:一张张褪了色的印有天津昔时风光的明信片,给我们留下往日逼真的景象,倘若没有这些画片与照片,我们头脑中这种历史印象岂不是一片空白?尤其是那些邮票、邮戳、印记,还使我们了解天津邮政业起步时的状态。这状态不也是那个时代科技、电讯、航运和社会进步的一个确凿的旁证吗?
然而,如果不是麦克,有谁肯这样忠心耿耿地从世界各地将这些关于天津的邮品,一件件收集起来一一就像从整个地球上找回一百年前失散了的一群飞乌一一最终汇集成一份天津近代邮品完整又分量十足的史料?尤其他还以学者的精神,对这些邮品做了那么严密又翔实的考证。作为一个天津人深深感激麦克。他所做的事,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了天津和天津人做的,为他并不熟悉却神秘地热爱着的天津和天津人做的。这使我们又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他为什么深深挚爱天津?
我忽然想起最初见到他时看到的一个画面。他,麦克,一个胖胖、直率、爱笑的美国人,他一手拢着喜爱的妻子的肩膀,一手提着一个小皮箱。箱内装满这些珍贵的邮件。他的神气、他的笑,都充满着得意与满足,似乎这就是他的全部,他生命的全部。我想,理解了他这个画面,也就理解他身上所有的问号了。
文摘 插图:
后记 作为文史研究馆馆员、民俗学家,我每次看到雷杰鸣贤弟所收藏的,关于晚清有关天津的邮件精品,都为之激动不已。一些历史上的珍贵镜头,都反映在雷杰鸣所藏的明信片上。这些邮品当之无愧地是天津之宝。
天津从1861年开埠,作为天朝沿海城市,才打开自己的大门。西洋的商船、商品和外国传教士、侨民,一天比一天多地涌入天津。他们也带未了西方文明,摄影术就是其中之一。天津城市是美丽的,到处闪耀着古老的人文文化的光彩。但是,清代顺洽十二年(1655),荷兰使节高页(Petrum de Goyer)和开泽(Jacobum de Keyser)携带贡品,去北京路过天津时,只能用笔写道:“这个地方到处被庙宇所点缀,而且人口众多,交易频繁,像这样的商业景象,实为中国其它各地所罕见。”这种文字描写,当然距离真实的、可视的形象很远。他们能最大限度提供的具象资料,不过是天津三岔河口一速写画。这自然不会准确。当外国记者、传教土、军官和商人手里有了照相机,这种情况才有改观。1890年前后,天津的风土人情,大街小巷,店铺小贩,都被照相机捕捉成画面,留下历史的瞬间。不过,由于外国人来去匆匆,洗印出的照片大都流出中国境外,仍然是一种遗憾。幸好有一些国家的邮政局,把这些镜头印成了明信片,又经写信人之手流传到世界各个角落。雷杰鸣的贡献,就是花费精力和金钱,从南洋群岛、香港、日本、纽约等许多地方,把19世纪末叶有关天津风景、人物、民俗画面的明信片,尽量搜集、收藏,又带到天津。这才弥补了这种缺憾,让人们重温旧梦,如实地认识历史,了解天津的文化积淀,把丢失的东西又找了回来。它很宝贵,因为天津美好的现实与未来,同过去是绝不能分开的。
就这一点说,雷杰鸣不但是国际贸易专家、教授,还是一个知识渊博、目光远大的史学家、民俗学家一个中国的好朋友,天津的老乡亲(他的夫人徐中玉女士及女儿钱瑜是天津人)。他同我是“哥们儿”,而且够“铁”的。我们都不拘小节,爱开玩笑,但我们在治学上都喜欢认真,一丝不苟,因此很谈得未。雷杰鸣一见到我,那种兴奋劲儿,那憨直诚恳的笑,实在很感动我。所以我在这里说上几句话,算是友谊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