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给教师的建议》(6)
在上学期的期末测试中,我发现班级内有这样一份试卷,做得挺满,正确的不多,不是少点,就是多横,复习数遍的字词依然错误百出,更别说那些灵活性的机动题目了,阅读,作文简直不堪入目。可这孩子在平时学习中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妥:上课注意听讲,笔记也很认真,作业完成得工整,家长也十分重视。着实看不出有什么与别的学生不同的地方,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说话很小心,以至于一天听不到他的声音。
经过与家长沟通,发现这孩子在家里也是如此,听话、好学。家长天天陪同学习。但是总是出现这样的问题:头一天学过的东西,第二天就忘。家长费了很大的劲,天天陪着预习、复习,但孩子却因此而变得郁郁寡欢。
我能理解孩子的心境,自己努力了,甚至付出了比别人多十倍,二十倍的辛勤,却得不到预想的效果。自然而然地就会联系到自己的脑袋天生不聪明。家长和老师的期望,也会无形中加重其心理压力。正是因为如此,孩子就愈显得学习的被动,学习的无趣,学习的烦恼。
为此,我与家长多次联系、交流,希望在孩子完成作业之余,多引导孩子阅读课外书籍,并与之共读、共讨、共写,以启发孩子的思维,使其活跃起来。进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今天读到了《给教师的建议》第6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深受启发。对自己的做法有了更清晰、更深入的思路。
大教育家说,“应当让这些儿童的头脑里产生尽可能多的关于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疑问,让他们带着这些疑问来问我——这是对他们进行智育的十分重要的条件。”在这里,我充分地认识到大教育家在充分地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好胜心启迪孩子思维,让孩子在思维过程中,产生疑惑,进而自然而然地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这种交流是平等的、探讨性的,没有等级分别,没有灌输与讲解,更多地则是探讨与争论。
如何才能创造如此多的机会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后进生’所读的书籍里,在他从周围世界所遇到的事物中,应当经常发现某些使他感到惊奇和赞叹的东西……用惊奇、赞叹可以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正像用体育锻炼可以治疗肌肉萎缩一样。现在还很难说明,当儿童面前出现某种使他惊奇和赞叹的东西时,他的头脑里究竟发生着什么变化。但是,千百次的观察使我们得出结论:在儿童感到惊奇、赞叹的时刻,好像有某种强有力的刺激在发生作用,唤醒着大脑,迫使它加强工作。”由此,我得出,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是可以激活孩子的探究性思维的。这不正与我平时和孩子们一起读书,让孩子们空暇时间就读书,书写学后感受的做法不谋而合吗?
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这样做。全体参与阅读,每天一点点,不在于内容的多少,而在于读书内容的健康,读书欲望的增强。现在,我班的孩子就是这样,早晨来到就读书,不收任何作业。走到教室,就是读书。中午来到学校,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可以随意阅读,只要读,就行。如果孩子能按要求早上起床前,晚上睡觉前,各读上十来分钟,相信,读书习惯的养成指日可待。
有的同学也许就是看别人读,自己也读,但是读了之后并不见什么效果,就如我一开始聊到的那个孩子。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下番工夫了。为孩子推荐可读的作品。根据孩子的喜好,选择孩子喜欢类型的书籍,有少而多,慢慢来。如果条件允许,家长可以共读此本书,每天找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探讨书中的内容,主人公的做法,通过这样的交流,无形中激活了孩子的探究性思维。
记得在引导女儿读书的时候,我们经常一起探讨绘本。那一次,我们读《母鸡萝丝去散步》,女儿每读一页,就会有一个问题,因为她年龄的限制,生活经验的不足,对于常理性的知识并不是全都懂,这时候,我又适时地让她认识重与轻的区别,滑与粗的区别,认识鸡的特点,等等,孩子对所有的事物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时,她的思维开阔了,理解就不仅仅只在文字的表面了。读完之后,她说了一句话,每一次危险都有惊无险。因为那些都是母鸡萝丝的长处。这时,我适时引导她说,我们也是一样的,在做事情的时候,就要扬长避短。孩子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体验了成功的乐趣,感受了习得知识后的喜悦,又怎能不爱上读书?
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激活孩子的探究性思维,不仅有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当孩子对阅读有了一定的兴趣,有了一定的需求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向孩子推荐与学习相有关的内容,让孩子们将自己学习的内容在课外阅读中加以铺垫,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孩子的学习没有了困难,难道还会厌倦学习吗?难道还会烦恼学习吗?难道还不变得主动学习吗?
当然,无论做什么事,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需要等待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主导作用,家长的全程参与,无疑将会加速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所以,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了孩子,真正走进书里来,让孩子们在书中寻找到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