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儿子和同桌干了一仗。起因非常简单,据儿子说,他的英语贴花掉在地上,他捡起来,同桌小男孩儿说是他的,儿子当然不给,坚持说是自己的,然后俩人开始拉来扯去,最后拳脚相向,儿子脸上挨了一拳,同桌胳膊被掐得姹紫嫣红。兵戎相见后,他们怎样经老师“维和”,过程不详。
同桌小男孩儿的妈妈非常通情达理,而且我们以前经常在一起聊孩子,很是投缘,彼此都很不好意思。在安慰那个小男孩儿的时候,那孩子很大气地说:“阿姨,没关系,我们已经解决了。”一派男人气概,让人叹服。因为我的原则是不同着其他人吵孩子,有什么事关起门说话,当时只是安慰了那个孩子,没说儿子什么。回来的路上,儿子可能感觉“山雨欲来”,察言观色,迂回潜伏,只字不提打架一事,反而极尽讨好之能事。我的心倒是非常平静,因为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篇文章,一路盘算着,终于打定了主意。
回到家,瞅个机会问儿子,这场架因何而起,又是怎么打的,儿子如此这般说了一通,期间一再强调他是为了捍卫自己的东西,而且是后动的手。看着这小子一副怕挨揍的样子,心中又好笑又难过,好笑于他不知我今天已经设好“计策”,难过于以往的粗暴给儿子终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等他说完,我问他:“你脸上挨了一拳,是不是很疼啊?”他一听,马上摆出一副撒娇的模样:“当然了,可疼了!”我一看老虎已经进套,就接着问:“那你掐得人家胳膊青一块紫一块的,疼不疼?”“嗯,他肯定也疼。”说完拿眼神怯怯地瞟我一下,我假装没看见,接着问:“你们最后弄清那张贴花是谁的没有?”“当然是我的啦,弄清了。”“没有变成他的?”“我的东西怎么可能变成他的?!”我暗自发笑,故意用卡通的语气,再辅以夸张的表情,说:“哎呀!那你们可亏大啦!”儿子一听,来了兴致,赶紧问我:“咋亏啦?咋亏啦?”我故意摇头叹气地说:“唉,俩人都挨了一通暴打,都疼得呲牙咧嘴,最后东西是谁的还是谁的,真没劲!”儿子这下有些发愣,估计没想到我会怎么说,啥都不说了,坐在那儿光扑闪眼睛了。我摇头叹息了一阵,感觉差不多了,赶紧趁热打铁,问:“帅哥,你们俩小爷们儿就这么打一架,傻不傻呀?”这下儿子好像服劲儿了,说:“好像是挺傻的。”“哎,俩恁聪明的脑袋瓜儿就没想出个办法,又不打架,连吵都不用吵,就能解决问题,那才叫爷们儿呢!”儿子这下来劲儿了,又是拍脑袋又是骨碌眼睛,半天说,“老妈,好像没有其他办法啊~”我问他:“谁打赢的谁正确,还是谁有道理谁正确?”“当然是谁有道理谁正确呀!这还用说!”“好,那你们就想想怎样用讲道理、评理来解决这个问题吧。这样,星期一,你俩见面了,课间把这作为一个研究项目来好好研究研究,踅摸踅摸怎样用男人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我看看最后谁的办法更有水平,怎么样?”“行!”儿子一口应承,“星期一我们好好商量商量,就凭俺两个男子汉的聪明脑袋,保准能想出一个震翻你的办法!”
世上没有本质凶暴的孩子,武力,只是他们在不知道怎样用技巧保持良善的情况下,能想到的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作为比他们多吃了许多咸盐的我们,能做的,不要是批评和指责,更不能以暴制暴,而是用我们的人生历练和生活经验,给他们指一条和平的坦途,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如果孩子能发现更友好更轻松的解决发放,谁还会费劲生气地去拳脚相向呢?
兵戎相见的争端,也许就这样化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