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学片段回顾
第五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关于世界遗产的。第17课《长城》讲得不透彻,孩子们学得也不深入。今天开第18课,我告诉自己得用心点了。
一上课,慌慌张张地先把17课的思考练习简单处理了一下,然后直奔主题。先读第一自然段“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读书声一落便直截了当地问:这段话是总写还是分写?孩子们准确地判断出是总写。我有追问道: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出颐和园的哪些特点?得到的回答是,美丽、大。其实我还想再问问孩子们这样写的好处,但终于忍住没问。
第二段介绍了长廊。先让孩子们读了一遍,发现个别带有注音的生词读得不太准确,如横槛。于是赶紧停下来,把该段三个生词都划出来,带着读了两遍,又让他们默看默记了片刻。再读的时候,明显感觉流畅多了。读完第二遍,提出了一个问题:本段重点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个景点,其特点是什么?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孩子们回答并不困难。然而真正让他们对长廊的“长”有所体会,却并非易事。课文介绍说“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孩子们能从“一眼望不到头”这个词语体会出长廊的确很长,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形成了具体的感性认识。我引导他们抓住“700多米”这个具体数字,拿学校教学楼的长度与其相比较,一个110米,另一个700多米,感性认识一下子就形成了,瞧着孩子们一个个目瞪口呆的神情,我知道他们确实领教了长廊的“长”。这个环节用了大约5分钟,不敢再有丝毫迟疑,立即组织孩子们读第三遍。这次的要求是找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长廊。读完课文,没有急于让孩子们回答,而是请他们拿出笔边默读边在课文中做标记。很快,孩子们就摸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本段课文分别从长廊的位置、外观及长度、横槛上的画、长廊两旁、作者感受五个方面对长廊做了介绍。我突然意识到此处是读写结合的极好训练点,便话锋一转谈起了景物描写的基本常识。
举的例子是西湖公园的百花亭,仿照课文的写法,让孩子们从所处位置、总体外观、内部景观、周围环境、个人感受几个方面做了口头表达训练。这个过程有些抽象,孩子们一时还不能准确无误地描述,但至少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不会再像我过去接触过的一些孩子那样,要求写公园景物,他们从早上起床写起,洗脸刷牙吃早饭乘车买票进大门都一一详细记录,唯独不写在公园里看到的景物,常常是刚进了公园大门就已接近尾声,中间只三言两语便到了中午时分,于是在家长的带领下高高兴兴从公园回了家。文章的结尾处少不了会有一句:今天我过得真开心!出现这种情况,不单单是观察能力和思维水平的问题,其中也有不知如何下笔、从何写起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课文第二自然段具有标本意义。孩子们可以从中学到具体描写一处景物的方法。
时间紧迫,不容我再耽搁下去。读写结合训练结束后,再次让孩子们读了第二自然段,顺带着把第三段也读了。第三自然段写作者在万寿山脚下看到的景物——半山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作者的观察点变了,观察角度也发生了变化。为了帮助孩子体会这一点,我在黑板上画了示意图(线条勾勒的万寿山、简笔画小人儿),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观察点及观察角度,然后结合课文比较二、三两段写法的不同。孩子们敏感地觉察到第三自然段写得较为简略。至于作者为什么略写这部分内容,我想等学完全文再带孩子们探究。
课后,又认真看了几遍课文,感觉可以挖掘的东西还有很多。如总—分—总的写法、多角度观察以及按照参观的顺序写等。就内容而言,后面几段似乎更为精彩。期待明天的语文课上跟孩子们一起再次走进《颐和园》。不知道我的孩子们是否也像我一般迫不及待。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