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中的哲学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之二
相较于篇中所描述的其它人物,明朝在位最长的万历皇帝,重臣申时行、张居正,抑或清白一生的海瑞,抗倭将领戚继光,虽不乏特点,但都失之于泛泛,唯独本书中的最后一位人物的介绍,却刻画得最为出彩!即“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
为什么李贽喧宾夺主地成了本书的主角?
说起来,不怕笑话,在读这本书之前,连李贽是何须人也,也不清楚!但通过作者的笔墨,一个古代文人志士,怀才不遇,壮志未愁的形象跃然纸上!
之所以在读完本书后,自作主张地将李贽归纳为本书的重要人物,可能也是由于作者弃戎而转向文化研究的经历有关,作者从内心里能够切实体会到李贽的不易,并产生共鸣,所以,让人阅读的时候,都能感觉出来作者对中国文人共有的那种理解与信赖。李贽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李贽就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首先,他是儒家的信徒,但又不能言行合一;有个人的抱负,但更多的却是悲观遁世;可以毫不留情地抨击别人,也能冷静地解剖自己;家道中落又郁郁不得志,而官运来临时却又出家以示决裂;他的人生充满着矛盾,经常无情地指责官僚政治的种种弊端,可回过头来还得需要这种体制的支撑才能得以继续生活;著书颇丰但又行为异端授人以柄……
李贽作为明朝的一个思想家,一个时常需要接济的落魄文人,不仅时常处于自身思想与生活的冲突中,也时常要面对儒家文化与现实主流的冲突中,更要面对自身与外界的冲突之中,悲观的念头左右了他的一生,也使得他最后不得善终,在狱中以剃刀自刎!
孔孟之儒家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古老的中国
古代的中国,不是欧美那样以商业法则作为人际关系的准绳,而是以完全的道德来约束,来引导社会关系。
比如李贽的出家动机,就是因为恐惧那世俗的家族观念所带来的道德上的巨大压力与责任,还有无休止的族人的期望与逼迫。更甚的是,因着李贽膝下无儿,他的家族竟然不顾他的愿望,指定一个侄子作为他的继承人!再加上仕途的不顺与生活所迫,不得已才削发为僧,以此来摆脱那世俗的纠缠。此即乃道德社会下的一个小小缩影。
而作者,更是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待统治古代中国的孔孟之道,从统治者到文官政治,从文人中举入仕到宝贵阶层,莫不以“仁、孝”的道德标准来评判。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界也需要更新来应对日益凸现的社会冲突,然后有了朱熹的理学,王阳明的心学。而李贽则一半唯物,一半唯心,在这种学说的交叉点上,更多地用符合传统的眼光来看问题。他既能洞察孔儒之所心成为领导和改造社会的力量,也能看到其正日益成为限制创造的牢笼。
社会变革至今,在我们逐渐建立法制社会的同时,以道德作为评判标准的思潮仍不时隐现。孔孟儒学是我们中华文明巨大的一笔宝贵财富和文化遗产,但正所谓不破不立,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顺应时代的潮流,超越道德的高度,建立良好的法制社会关系氛围,在制度层面上,在经济层面上,强大我们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