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和语文连起来
——《生命》教后
今天学习了当代作家沉河的作品《生命》,开始接触到这篇文章,感觉这个命题好大,对于七年级的学生他们能理解得透吗?对于生命这个大话题他们能感悟出作者的用心吗?……带着这个困惑,我只有好好备课,用心讲课,努力让课堂和生活连起来了。
反复读了几遍课文,感觉内心渐渐明晰:这个题目虽大,但作者却是从小处着笔,并且思路清晰自然。其中的内容并不深奥,只要学生多读几遍,自然会明白其意的。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
第一步:写了小学校操场上小学生们自由玩耍的情景,与中学教室里的学生情况形成了对比,文字中流露的无奈反应了作者内心对生命“生”的渴望。自然也就显示出生命的特征那就是“动”。的确,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生命的一个表征。在这个步骤中,我是这样引导的:
“今天我们来学《生命》,谁来说说什么是生命呢?”
“会动的就是生命。”马上有很多同学同意这个说法。
“那我随手扔了个玻璃球,玻璃球在滚动,这个玻璃球就是一个生命了?”
同学们马上又否定了刚才的说法,开始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内容当然是生活中见到的,有的说是生命,有的说不是生命,……最后,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总结出了生命的含义:即有自主的活动能力,并且有吸收营养完成转换的能力,比如树能进行光合作用,人能生存,这都是生命。我感觉他们说得好极了,率先给了同学们掌声,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第二步:学校草场上的幼儿的可笑行为学生们是怎样评价的呢?我找同学读了这段,(一个小孩子也许是玩累了,坐在了草场上先前为升旗而准备的一个铁桩上,老师出于安全考虑就把他呵斥了下来,不料其他的同学开始在这上面找乐子,先是一个胖胖的小男孩上去了,老师把他呵斥下来,然后有个小女孩也上去了,老师又把她呵斥了下来,后来又有几个小孩子如法炮制,老师没了办法,最后老师自己跑了上去,坐在那铁桩上不下来了。)之后,马上有同学说,这是”山里猴,戳不开头儿“,我一听也是这个理,就让同学们说说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行为,一番有趣的诉说后,同学们都兴致勃勃,“这些事和生命这个题目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陷入了思考。
我开始引导:同学们想想石缝中生长的野草,有力量在阻止,但它不屈服,这也是生命的一种表现,野草和文中的小孩子有相似的地方吗?如果有,相似在哪里呢?二三分钟的时间过去了,没人自信地作答,我又扫视了一遍教室,举起了一个怯怯的小手,我赶紧叫她:你来说说吧。
“是不肯受压制吧?”她不太自信地说。
同学们也都瞪着我想听我对她作出的判断。“你这个压制用得真好,……”还没等我往下说完,她满脸通红地说:“我是从下文中看出来的,第三段中有一句‘多么自由啊,不肯受压制’……”同学们又“哄”地笑了起来。我灵机一动说,“同学们笑什么呀?她说得很对呀,这就是小孩子们不肯受压制,才会有这种可爱又可笑的举动,你看刚才这位同学也不肯受第二段的压制,才找出了这个恰当的词啊。”同学们的劲头又足了。
第三步:学习最后两段,理解作者的感悟。
由生命的表征和本质,作者悟到了什么呢/同学们齐读了最后两个段落。这段中句意是很好理解的,同学们从中总结出了生命的真谛:追求自由,有自己的思想,有独立的个性。并且由这种意识的改变引起了态度的转变:不再烦恼,不再生气,不再失望,而是用心去感悟,用耐心去支持,用爱心去感动……因为作者意识到了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个尊贵的生命。由作者的转变我也给同学们引出了学生之间的转变: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每一个人。这样相处就会无限美好。
生活是语文的大课堂,今天我是第一次尝试把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感觉效果还不错,学生有了说的欲望,课堂气氛也活跃了不少。以后我会接着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