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早安分享作文

2020-07-23 
早安分享英语中有句谚语——如果你站在我的鞋子里……意思就是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父母不但要用心听,而且还要“
 

早安分享 

英语中有句谚语——如果你站在我的鞋子里……意思就是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父母不但要用心听,而且还要“站在孩子的鞋子里”去听,更要不加任何评判地去听。这才是“认同”。认同的意思就是“证实、肯定”。当我们认同孩子的感受是欢喜还是灰心失望,认同孩子的感受等于是在告诉他:“你是独立的,有自己的情感。我尊重你的感受。”当孩子撒泼打滚、耍赖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很可能就会跳起来对他们说:“不许胡闹!再胡闹我揍你!”在孩子高兴得忘乎所以地又跳又叫又跑时,我们也可能全然不顾他们的喜乐,斥责他们不许吵闹。可一旦我们认同了孩子的感受,其实就等于承认孩子是人,他们有资格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有被理解的需要。“认同”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允许孩子随心所欲地发泄。父母可以有情绪,不认同孩子的行为方式,但不要用负面的方式来表达怒气。父母完全可以先认同孩子的感受(噢,妈妈看到你很高兴,也为你高兴呢/没有达到自己的愿望,你是不是很生气啊,妈妈能体会你的伤心/看到你这么高兴,妈妈也为你感到高兴),同时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是在这样的场合这样又蹦又跳又叫不合适,妈妈觉得有些不舒服,因为这样影响了别人),也有机会和责任纠正孩子错误的行为方式(我们可以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影响别人:比如唱一首歌,画一幅画,和朋友到旷野去抒发一下……)。


早安分享   那我们要如何认同孩子的感受,使孩子感到有人理解他们?当孩子处在情感的波峰低谷时,我们又该如何在情感上与孩子连结?秘诀就是: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孩子开心的时候,我们与他一起开心;孩子忧伤的时候,我们与他一起忧伤。每当我们用心倾听孩子,分享他们的内心感受时,就等于是在告诉孩子:“我对你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感兴趣,我想知道你对这些事情的感受。”要经常把孩子搂在怀里问问:“今天都干什么了呀?过得怎么样啊?”然后认认真真、饶有兴趣地听他们讲。或许你会发现,与孩子促膝长谈,聊聊他们的想法、感受、梦想的最佳时间是吃晚饭的时候。孩子通常在吃东西的时候更容易敞开。假如你能令他们随便聊聊平时的日常活动,他们的感受很可能就会不经意地冒出来。然后,就需要你专注地聆听、关切地回应了。切记:听时候不要妄加评论。回应的基本原则是:与喜乐同乐,与哀哭同哭。


早安分享  当遇到孩子犯错误,我们的第一反应是:重申规则、纠正错误、解决问题,那么你就斩断了你和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从而导致他们反叛你、抵触你期望传授给他们的真理。但是如果你先以认同孩子的感受来开道,再以关怀和爱的“动之以情”做铺垫,那么你的“晓之以理”才会奏效,而且你和孩子的情感纽带会因此更加坚固。你和孩子的连结越牢固,孩子就越愿意接受你的劝告、批评和指正。记住:用心倾听在前,认同回应紧跟,其他的建议、劝告、指正都要在倾听和回应之后孩子愿意接纳的状态之下才能给出。因为亲子交流是家长和孩子之间互动的舞步,关键是看双方的协同移动,而不是家长自己的思想意志驰骋,随意闯入别人的空间和领域。


早安分享   当一个人感到没有被接纳的时候,他内心的反叛就会以各种形式爆发出来。那些故意在课堂上、在家里、在公共场合捣蛋的孩子有其内在心理意义,他们这样的行为表现意思是在说:“嘿,我在这里,我需要爱。要是我得不到爱的话,我起码应该被关注。否则,得不到关注,我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这些孩子在家里没有得到爱,甚至都不会有人批评他,骂他,一个人想要别人恨他,至少得让别人先注意他,可他们的父母对他们漠不关心。对人尊严最大的轻蔑就是对其不屑一顾,无视他们的存在。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回应比负性回应更可怕。还有一种推测,就是这些负面行为成瘾的孩子,他们的家庭里正上演着这样的回应模式:孩子做了好事情,父母视而不见,没有回应;孩子一犯错误,父母马上给予热切回应,不管是批评还是责怪,只要有回应就好。两种情景进行比对,是不是父母的反应模式强化了孩子坏的行为习惯呢?事实确是如此。那这样,父母们就看到了:要想纠正孩子坏的行为习惯不是紧盯着这个坏的东西不放,而应该是对坏行为忽略,对好行为大加赞赏。如此这般,坚持执行,不久的时日你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习惯其实是被你的关注和语言标明出来的。


早安分享  心理学家纳塔尼尔·布兰登写了一本关于自我形象的书,书中指出:一个人对自尊心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但这种天生就有的自尊心不是靠知识就能满足的,也不能用什么标准衡量。人必须去寻求满足自尊心的源泉,就是全然地接纳自己,与自己属灵的生命相连接,按着自己内心的指引活出那个真实的、独一无二的你自己。可是,因为陪伴新生命、影响青少年的人和环境有限,往往把属灵的生命引向偏颇的道路上去了。人们孜孜以求,企图通过外貌、表现、地位和金钱来找寻到人生的价值。我们千方百计,花了不计其数的金钱想让外表更加富有吸引力;我们努力学习、发奋工作,想要让别人看到我们好的表现而认可我们;我们穷尽心思追求地位,获取金钱,当这一切达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短暂的喜乐过后,突然是空无的死寂。这种生命飘忽的感觉促使我们定静思考:活着的意义到底何在?我们是否要让孩子在这条充满诱惑的,外貌、表现、地位、金钱的路上前赴后继,燃烧自己的青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