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不可能从天而降
今天闲聊时,临班一位同事问我:“常老师,昨天你们班孩子们读书读得真有激情!你是怎么辅导的呀?”我笑了,要知道达到这样的效果确实不易。
昨天我讲的是《我们成功了》这节课,本文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字字句句浸透着、流动着作者的爱国情、自豪感。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步深入地挖掘课文的情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感情朗读等,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课文情感,用课文的情感培育学生的情感,以达到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原来讲过这节课,讲完之后总觉得与犹未尽,似乎缺了点什么。因此在这次讲课之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
课钱,我先出示一些申奥成功时欢庆的图片,然后问:“孩子们,这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呢?”一些聪明的孩子从人们拿的横幅上“北京申奥成功”的字样,就纷纷说出这是申奥成功欢庆的场面。这时我又播放了我精心搜索的有关当时的视频。这样的情景再现让孩子们全都安静下来,聚精会神地观看着当年申奥成功时的盛况,当看见人群开始欢呼雀跃的时候,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开始鼓掌,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此情此景让我知道孩子们已经初步走进文本了。
有了这样的前提,我在开始讲课的时候并没有直奔主题,而是给他们讲起那仅以两票之差输给悉尼的惨状,谈起当时人们的抱头痛哭,从孩子们的表情上我知道他们似乎明白了人们为什么会如此之兴奋了。这时我才带领他们真正走进文本。
这时候的朗读再也没有往日的平淡无奇,这时候的朗读再也没有往日的矫揉造作,有的是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自豪与骄傲。孩子们的眼神不再冷漠,孩子们的声音充满激情,特别是当我们班一个小女孩声情并茂地朗读完第二段文章时,教室里不约而同响起的掌声,让我和孩子们沉醉其中。我想我的同事估计是听到了我上的这节课的高潮部分。
难得的充满激情,难得的掌声,难得的赞美,让我陷入了自责之中,有时候一直埋怨孩子们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实从未想过可能是文本内容与他们相距太远,他们无法理解和领略其中蕴含的深意;或许是我们的指导缺乏激情,没有激情的指导只能换来没有激情和活力的课堂。
看来,要想让课堂充满激情,首先得创设一个可以容纳激情的空间——那就是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孩子们真正走进课堂,走进文本,真正做到披情入文。当然我知道,以我现在的教学水平,不能让每节课都充满激情和掌声,但至少这会成为我奋斗的一个目标,因为我知道:激情不可能从天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