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可断,发型不可乱
五一期间,我在电脑上听了一场公开课,名字就叫《头可断,发型不可乱》。说来也奇怪,为什么头发比生命更重要呢?当我听完这一节课时,心中才豁然开朗。
这节课讲述的事情是发生在清军入关后的清朝初期的事情。当时,满族进入中原,占领了天下,首先要同化中原的汉人。所以满清皇帝按照满族的习俗,要求汉人也把头发留下一点点,并只能用这一点点的头发扎成一个辫子。清军要求:汉人如果不剪头发,就得关入牢房;如果还不同意剪发,就要灭九族。这就是说“要发没命,要命没发”。所以为了保命,汉人们就剪了头发,扎成了最初的和满人一样的“老鼠辫”。这种辫子----这种发型,极其难看,光光的头上只留一点头发再扎成辫子,像一个又细又长的老鼠尾巴。
到了清朝中期,人们头上的头发就多了一些,辫子又粗了一些,叫这时叫做“蛇尾辫”。到了清朝后期人们头上的留的头发又更多了,一半有头发一半没头发,辫子更粗了,这时候叫“牛尾辫”。现在同学们看了一些清宫戏,如《甄嬛传》、《步步惊心》等,它们讲的都是清朝初期的事,所以那里的男子就应该扎鼠尾辫;但是为了视觉上的美观,电视上那些男主角扎的都是牛尾辫了。
话又说回来,当清军占领江南时,那里的百姓纷纷抵制剪发,导致清军大为恼火,所以就发生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大屠杀。听到这里,我很钦佩江南百姓的民族气节,因为当时只要头发被剪了,就说明你已经不是汉人了,做了亡国奴。江南百姓之所以宁愿砍头不愿剪发,是因为他们不愿让汉族绝种,不愿没有尊严地成为别人的奴隶,成为国耻。他们的民族气概,值得我们学习。
历史上还有很多的民族英雄,比如文天祥,也是宁死不屈的。这一节课让我了解了历史,也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身上要有民族气节。“头可断,发型不可乱”,让我们默默地为这些民族英雄而称赞吧!